講好孔子故事:91-93篇
91:初到魏國
孔子帶領弟子們來到了與魯國相鄰的衛國。初到此地,大家即被衛國富庶的景象吸引了。孔子不由地贊嘆:“這么熱鬧,沒想到衛國的人口這么多。”
正給孔子駕車的弟子冉有便問:“人口眾多,然后該如何呢?”孔子答:“讓百姓富裕起來。”冉有又問:“那么富裕之后呢?”孔子答:“讓人們接受教育。
92:奉粟六方
孔子一行抵達衛國的都城后,對孔子事跡早有耳聞的衛靈公很快接見了孔子。
衛靈公問孔子在魯為官一年拿多少俸祿,孔子據實以告:“粟米六萬小斗。”衛靈公當即按照這個標準發給孔子一年的俸祿。這筆收入,足以供給孔子與弟子一行人的生活需要了。
93:不走捷徑
來到衛國,孔子一行先住到了子路在衛國的妻兄顏濁鄒的家里。子路的一位連襟,叫彌子瑕,是衛靈公的寵臣。他讓子路轉告孔子:“如若孔子投靠我,我保證能讓孔子得到衛國卿相的高位。”子路如此告訴了孔子,孔子聽后只是淡淡地說:“我還是聽從命運的安排吧。”
儒商大廈平臺
內儒外商、以儒興商的儒商文化也一直為國人所重,在約束儒商自身誠信經營、重義輕利的同時,也提升了儒商信譽,降低了社會交易的成本和風險,有效促進了經濟發展和商業繁榮。 作為傳統儒商商幫的典范之一,明清 晉商的誠信、團結、敬業、進取等核xin精神,時至現在,對我們仍然有著重要的指導意義。
使 命:傳承儒家文化,致力于為客戶提供質量的服務,為社會創造持續的價值,為員工提供成長的空間。
愿 景:打造具有儒家特色的商業生態圈,實現企業與員工、客戶、社會的共同發展。
價值觀:仁愛,誠信,創新,共贏,責任,和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