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勵多元投入,大力提倡個人、企業、社會組織等社會力量采取設立科教基金、資助科教項目、捐資掛牌等方式協助縣區及學校做好科學教育工作。加強科學課程建設。嚴格落實國家課程方案和標準,組織研制適配課程資源,開齊開足開好中小學科學類(小學科學、中學物理、中學化學、中學生物、中學地理、中學信息科技/信息技術、中學通用技術等)課程,將科學教育課程納入全市精品課程評選范圍,深化實驗教學,注重加強探究類、體驗類課程設計。 注重主要素養立意的教學評價,發揮評價的導向、診斷、反饋作用。吉林實驗教學與管理實驗教學管理平臺
推動特殊教育與普通教育、職業教育、醫療康復和信息技術等相結合,遴選融合教育示范區和示范校。加強融合教育資源建設,推進國家、省、市、縣、校五級特殊教育資源中心建設。實施素質教育提升行動,促進學展。構建“大思政課”體系。堅持用鑄魂育人,以講好道理為本質要求開好思政課,統籌用好國家中小學思政課統編教材、《新時代社會主義思想學生讀本》,將課程思政有機融入各學科教學。遴選推出一批思政“精品課”,加強質量教學輔助資源建設。寧夏實驗教學與實驗實驗教學與實驗室信息管理系統至2027年,形成配套性的常態長效實施工作機制,培育一批深入實施新課程的典型區域。
開展實驗教學評價??茖W運用考試評價方式,在綜合學生日常實驗教學活動參與情況評價的基礎上,持續做好初中畢業生中招理化生實驗操作考試工作,認真貫徹落實《河南省教育廳關于推進中招實驗操作考試信息技術應用工作的通知》(教技裝〔2018〕811號)要求,確保按省統一規劃,積極推動信息技術手段在中招實驗操作考試中的應用;積極探索小學實驗能力考核評價機制方法;從2024年起將普通高中實驗操作考試納入全省統一學業水平考試。規范實驗室建設與管理
為貫徹黨的二會議精神,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強化科學教育與實踐教學,促進育人方式,受教育部基礎教育司委托,教育部教育技術與資源發展中心(電化教育館)組織團隊,制定了《中小學實驗教學基本目錄(2023年版)》(以下簡稱《基本目錄》)。《基本目錄》以《義務教育課程方案》和課程標準(2022年版)、《普通高中課程方案》和課程標準(2017年版2020年修訂)為基本依據,以各學科教學裝備配置標準和教材為參考,立足我國中小學實驗教學實際,遵循育人規律。分析實驗室的使用績效。
已建成的可根據自身條件和需求進行升級改造,為落實好科學課程提供有力保障。條件薄弱的縣區或學??梢灾鲃优c各類社會機構對接,通過社會機構捐資、掛牌、冠名等形式援建科學教育場所,添置設備、器材、圖書、軟件等。在每個縣區已經建設一所校園科技館的基礎上,繼續加大投入,建設一批新的校園科技館。開展科技場館的評選工作。加強科學教育師資隊伍建設。建立科學教育雙副校長制度,每所中小學必須安排1名校領導擔任科學副校長,鼓勵有條件的學校聘請校外科學家、高校(科研院所)等領域的學者擔任學??茖W教育副校長,定期為學校開展科普講座,指導學??萍紕撔禄顒印?專業支撐與數字賦能行動。福建實驗教學與管理實驗教學管理系統
滿足實驗教學開展需求。吉林實驗教學與管理實驗教學管理平臺
征集和遴選一批科學教育特色課程和師資,豐富課后服務課程庫、師資庫。建立健全第三方機構進校園機制,根據實際需要通過購買服務等方式。引進科技類校外培訓機構和社會質量科普類課程參與學??茖W教育。在課后服務中,每周安排不少于2次科普講座和科學實驗、科技創作、創客活動、項目探究、觀測研究等科學實踐課程。與高校合作,開發科學教育課后服務特色課程資源包,進一步豐富科學教育課后服務課程資源。統籌社會科學資源。鼓勵有條件的高校、科研院所、科技館、青少年宮、兒童活動中心、博物館、文化館、圖書館、規劃展覽館和工農企業等,探索建立面向中小學生開放所屬場館、基地、營地、園區、生產線等陣地、平臺、載體和科學資源的工作機制、政策,分時段實行有序預約參觀。吉林實驗教學與管理實驗教學管理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