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淘金地

7月2日早報 星期三 廣東微靈工科技

來源: 發布時間:2025-07-02

7月2日 | 人力資源行業新聞速遞人力資源雜志 新聞匯總

本期導讀陜西西安:打好穩就業促增收硬仗廣西:多舉措護航青年就業創業內蒙古50余名高級育嬰員留京就業河南溫縣:三舉措“提升”就業服務保障能力寧夏:2025年我區選拔青年拔尖人才150名安徽省統計局公布2024年平均工資1來源:陜西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 陜西西安:打好穩就業促增收硬仗陜西省西安市全面推進就業優先、服務提質、權益保障,堅持把穩就業促增收當作民生頭等大事來抓,將穩就業促增收工作列入全市“八個新突破”重點工作、2025年重點領域攻堅硬仗和年度為民實事部署推進,緊盯底線任務、重點群體發力,切實以高質量充分就業促進 持續穩定增收。



完善重點行業與重點群體的就業服務體系。持續推動就業政策與產業、區域等政策協同發力,落實 高質量充分就業意見,用好用足減稅降費、擔保 、資金補貼等政策工具,全力支持經營主體減負穩崗。積極引導人力資源服務機構與重點鏈主企業深度合作,簽訂人才服務戰略協議、產教融合示范基地戰略合作協議,提供用工招聘、人才尋訪、員工培訓、人力資源服務外包等急需必需服務。積極創新就業服務產品和服務模式,開展供需對接、精細招聘、創業扶持、技能培訓等多樣化人力資源服務,加強 對大齡、殘疾、較長時間失業等就業困難群體的幫扶,完善及時發現、優先服務、精細幫扶、動態管理的就業援助制度。



健全精細高效的就業公共服務體系。一是完善覆蓋 的就業公共服務制度。以創設線上線下信息服務平臺、創新零工市場、就業驛站運營模式為重點,引導人力資源服務機構為餐飲、快遞、養老、托育、醫療護理等用工密集型企業提供精細化就業服務。以健全蘇陜勞務協作機制、完善人力資源市場供需信息聯通聯動機制、積極開展對外勞務合作業務為重點,拓展勞務協作服務。二是夯實基層導向的就業公共服務基礎。綜合區位特點、人群特征、服務半徑,布局就業服務設施、人員隊伍,促進服務資源向基層延伸、向農村覆蓋、向就業困難群體傾斜。將基層就業公共服務融入以黨建 基層治理范疇,打造“家門口”就業服務站,健全標識統一、布局合理、服務規范、運行高效的基層就業公共服務網絡。三是推動就業服務數字化。推廣數字賦能、實地摸排、精細服務的模式,推進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教育、公安、民政、稅務、市場監管等部門數據共享比對,將政策和服務主動精細推送給用人單位和勞動者。



多措并舉穩定提高居民收入。一是促進技能增收。提高勞動者技能,可以穩定增加收入。圍繞康養托育、先進制造、文旅數字等產業需求,深入開展“崗位需求+技能培訓+技能評價+就業服務”四位一體項目化培訓,持續提升勞動者技能水平,穩定增加社會成員收入。二是推動 減負增收。適當提高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加強社會保障資源向中低收入群體傾斜。積極推動集體補助規范化試點,提升繳費水平和多渠道籌資,提高城鄉居民基礎養老金。圍繞提高勞動報酬占初次分配的比重,加強工資宏觀指導調控,推動 工資收入合理平穩增長。

 

2來源:廣西壯族自治區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 廣西:多舉措護航青年就業創業近日,廣西壯族自治區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等4部門聯合印發《關于做好2025年高校畢業生等青年就業工作的通知》,實施“才聚廣西”就業崗位擴容計劃、“技興廣西”就業能力培優計劃、“暖心廣西”就業服務提質計劃、“宜業廣西”就業保障護航計劃,共推出20項舉措,全力以赴做好2025年高校畢業生等青年就業創業工作。



實施“才聚廣西”就業崗位擴容計劃。大力推廣就業補貼“直補快辦”,企業招用畢業年度、離校兩年內未就業高校畢業生及16—24歲登記失業青年,享受一次性擴崗補助政策。拓展人工智能、數字經濟、智能制造、養老服務新興領域中適合青年人群的新職業和新工種崗位。拓寬基層就業空間,推進“三支一扶”計劃、志愿服務西部計劃、農村教師特崗計劃等基層服務項目。穩定公共部門崗位,統籌用好本地事業單位編制存量,深入實施基層人才定向培養計劃,穩定擴大國有企業招聘高校畢業生規模。支持青年自主創業,開展創業擔保 擴面增量行動。



實施“技興廣西”就業能力培優計劃。推動自治區內高校開設100個“微專業”和100門職業能力培訓課程。鼓勵高校建立更靈活的學習制度,允許近年持續就業狀況不佳相關專業學生按規定轉專業或輔修其他專業。 開展青年求職能力實訓營,擴大青年職業技能培訓規模,全年力爭組織1萬名高校畢業生等青年參加技能培訓活動。不斷加大就業見習崗位募集力度,重點面向企業、 投資項目、科研院所等開發見習崗位,全年募集見習崗位不少于2萬個。



實施“暖心廣西”就業服務提質計劃。積極開展政策宣傳、招聘服務、就業指導、創業服務、職業培訓、困難幫扶等“六進”校園公共就業服務活動。實施人社局長結對幫扶專項行動、離校未就業畢業生就業服務攻堅行動,向求職畢業生提供至少1次政策宣介、1次職業指導、3次崗位推薦及1次培訓或見習機會。健全就業幫扶援助機制,低保家庭、零就業家庭、防止返貧監測對象家庭、殘疾等困難高校畢業生,實施“宏志助航計劃”就業能力培訓項目,并做好一次性求職補貼發放工作。實施就業公共服務體系建設三年行動,為高校畢業生等青年提供“一站式”就業創業服務。



實施“宜業廣西”就業保障護航計劃。加強招聘活動參與企業資質及崗位信息審核,指導用人單位和人力資源服務機構根據崗位需要依法依規合理設置招聘條件。開展清理整頓人力資源市場秩序專項行動,依法打擊涉就業違法違規行為,加大求職陷阱提示和防電信詐騙宣傳。開展就業創業政策服務宣傳和青年就業創業典型宣傳,舉辦“筑夢廣西 未來有你”主題宣講和“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局)長進校園”就業創業政策宣講活動。落實各項就業幫扶政策措施,強化高校畢業生就業指導服務,為高校畢業生順利就業保駕護航。

 

3來源:內蒙古日報內蒙古50余名高級育嬰員留京就業“人社部門了解到我的崗位需求后,幫我報名在北京 培訓,現在我掌握了育嬰技能。”6月28日,來自呼和浩特的李瑞芳說,選擇了在北京就業,我對未來的工作充滿期待。



當天,由內蒙古自治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北京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聯合舉辦的內蒙古2025年家政服務人員崗前培訓暨"北疆家服"從業人員示范培訓班結業( 期)供需雙方見面會在北京舉行,家政公司及30多名雇主現場搶人,我區50余名高級育嬰員留京就業。



此次在京就業的高級育嬰員來自內蒙古10個盟市的農村牧區婦女,在北京經過10天的專業培訓后,通過“理論+實操”取得了高級育嬰員證書,同時參加了職業技能等級考試。



“我們不但有了上崗就業的敲門磚,人社部門還對接了家政服務公司、母嬰陪護機構及雇主,專門為我們提供了質量崗位,薪酬待遇超出預期。”作為此次留京就業的一員,來自巴彥淖爾的王姣激動之情溢于言表。



活動現場,北京三家家政服務機構與學員簽訂就業協議書,為高級育嬰員提供就業指導、崗位推薦、勞動 等服務。京蒙兩地人社部門為學員頒發了結業證書, 學員 王馨分享了她在培訓中的學習和感悟,希望更多的姐妹在崗位上追求 、創造價值。



此次培訓項目是深化京蒙人社領域協作,持續推動京蒙兩地資源共享、優勢互補、共促就業的重要舉措之一,也是內蒙古創新實施“崗位需求+技能培訓+技能評價+就業服務”四位一體項目化培訓的生動實踐,推動家政服務提質擴容,進一步擦亮“北疆家服”勞務品牌,助力勞動力就業增收。活動自6月初啟動以來,已培訓家政服務技能人才70余人。



“此次培訓項目旨在解決北京‘一老一小’家政服務市場用工難題,持續壯大我區技能人才隊伍,切實將'北疆家服'勞務品牌轉化為獨具特色的就業金名片,促進 穩定增收。”內蒙古自治區就業服務中心主任伏凌濤說,下一步,自治區人社部門將在提高培訓數量和培訓質量、擴大勞務輸出規模等方面持續發力,不斷提升在北京家政市場就業份額,讓勞動者勞有所得成就出彩人生。



內蒙古第二期家政服務人員培訓班將在8月舉辦,全區70余名農村牧區婦女參加培訓合格后,力爭在北京實現就業。

 

4來源:溫縣人社局河南溫縣:三舉措“提升”就業服務保障能力2025年以來,溫縣人社局緊緊圍繞“提升就業服務保障能力”這一省市重點民生實事,通過強化技能培訓、推動人崗精細對接、優化服務體系建設,著力將實事清單任務,轉化為增進 就業福祉的幸福賬單。



增強 就業力。聚焦技能河南建設,實施“技能照亮前程”制造業根基工程等九大培訓項目,持續推進全勞動周期、全工種門類職業技能培訓。圍繞食品加工、醫藥健康等特色領域,推動大咖食品、保和堂等企業開展自主評價,有效提升高技能人才供給能力。截至目前,完成各類職業技能培訓4600人,新增高技能人才達1300人,讓更多人捧起“技能碗”,享受“手藝飯”。溫縣平安種子繁育員和大咖國際飲料制作工成功認定為河南省區域人力資源品牌。



提高人崗匹配率。突出“春風行動”“就業援助”等主題,線上線下舉辦“直播帶崗”“入企探崗”“大篷車送崗”等招聘活動共計38場,促進1200余名求職者與120家重點企業用工的雙向對接。創新實施“3+1”見習崗位征集模式(每個見習單位每安置3名畢業生見習,即可優先安置1名公益性崗位人員),鼓勵機關、企事業單位申報見習崗位,為高校畢業生等青年群體夯實就業基礎。截至目前,共征集到就業見習崗位130個,招募安置高校畢業生等未就業青年57人。



完善就業服務網。針對勞動者就業和企業用工的多元化需求,將零工服務納入“15分鐘就業服務圈”。積極構建“縣—鄉鎮(街道)—村(社區)”三級零工服務網絡,并延伸至產業集聚區。目前,正在新、改建的1個縣級零工市場、17個零工驛站和6個“家門口”就業服務站完工后,將為零工人員提供常態化的對接服務。


 

5來源:寧夏回族自治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寧夏:2025年我區選拔青年拔尖人才150名6月27日,自治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自治區黨委人才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下發《關于組織申報2025年自治區青年拔尖人才培養項目的通知》,聚焦教育科技人才一體 ,持續推進“才聚寧夏1134行動”,2025年選拔自治區青年拔尖人才培養項目人選150名。



《通知》明確,選拔對象為全區各級各類企事業單位(含 駐寧單位)、社會組織中的青年專業技術人才、高技能人才、企業經營管理人才、農村實用人才、社會工作人才、文化人才、技術經理人,以及法醫鑒定和理化檢驗等專業技術類公務員,側重選拔在自治區重點產業、重點領域從事科技研究、產品開發、技術推廣、創新操作法應用的人才,以及長期扎根基層 工作的 青年人才。



青年優秀人才更有利于脫穎而出。《通知》明確,人選年齡在45周歲以下(1980年1月1日以后出生),其中40周歲以下占比原則上不低于55%,一般應具有碩士研究生及以上學歷,或副高級及以上專業技術職稱或技師及以上職業資格(技能等級)。中南部9縣(區)以及中衛市沙坡頭區、中寧縣納入中部干旱帶西部片區鄉鎮的推薦人選,其學歷、職稱、職業資格(技能等級)可分別放寬至大學、中級專業技術職稱、高級工。培養期已滿、表現 、業績貢獻突出的自治區 青年托舉人才優先推薦。



《通知》還明確,此次選拔通過單位推薦、行業協會(專業學會)推薦、 三種渠道推薦,申報人員選擇其中一種推薦方式進行申報。同時,為激發科技人才創新創造活力,支持企業特別是民營企業人才培養與隊伍建設,此次選拔工作對青年科技人才、企業人才單列名額進行選拔,并且人選比例較往年有較大增加。



自治區青年拔尖人才培養項目從2016年開始實施,目前已選拔9批1163名青年才俊,培養期結束479人,均在各自領域成長為行業 人物和業務骨干。

 

6來源:中安在線安徽省統計局公布2024年平均工資近日,安徽省統計局公布了2024年安徽省城鎮非私營單位、私營單位就業人員年平均工資。



數據顯示:



2024年安徽省城鎮非私營單位就業人員年平均工資為105416元,比上年增加1728元,名義增長1.7%;其中,在崗職工年平均工資為107605元,比上年增加836元,名義增長0.8%。



2024年安徽省城鎮私營單位就業人員年平均工資為60610元,比上年增加1112元,名義增長1.9%。



全省各市、各行業城鎮非私營單位就業人員年平均工資如下:


2024年,全省經濟運行穩中有進,就業形勢總體穩定,城鎮單位就業人員年平均工資保持增長。



一、工資水平保持穩定增長



2024年,全省城鎮非私營單位就業人員年平均工資為105416元,比上年增加1728元,名義增長1.7%;城鎮私營單位就業人員年平均工資為60610元,比上年增加1112元,名義增長1.9%。分行業門類看,城鎮非私營單位就業人員年平均工資水平排 位的行業是金融業,采礦業以及電力、熱力、燃氣及水生產和供應業;城鎮非私營單位就業人員年平均工資水平較低的行業主要集中在農、林、牧、漁業,住宿和餐飲業,水利、環境和公共設施管理業以及居民服務、修理和其他服務業等。



二、工資統計有關情況說明



(一)工資統計對象及統計口徑



工資統計中城鎮單位是指城鎮地域內從業人員在5人及以上法人單位,不包括個體工商戶和自由職業者。



工資總額是稅前工資,包括單位從個人工資中直接為其代扣或代繳的個人所得稅、社會保險基金和住房公積金等個人繳納部分以及房費、水電費等。因此,公布的平均工資比個人實際拿到的工資要高。



(二)平均工資不等于個人工資水平



需要注意的是,平均工資是反映一個國家、地區或行業、崗位總體工資情況和變化的重要統計指標。平均工資的增長變化受多重因素影響,既有宏觀政策、社會經濟大環境等外部因素,也有單位改制、用工結構變化等內部因素。通常情況,個人的工資水平和增速,可能與全省平均水平和增速差別較大,這需要從行業、地區、單位類型、崗位以及個人具體情況 分析,理性對待。

公司信息

聯 系 人:

手機號:

電話:

郵箱:

網址:

地址:

本日新聞 本周新聞 本月新聞
返回頂部
欧美乱妇精品无乱码亚洲欧美,日本按摩高潮a级中文片三,久久男人电影天堂92,好吊妞在线视频免费观看综合网
亚洲一区二区精品动漫 | 亚洲乱码中文字幕综合 | 亚洲步兵在线播放 | 夂久精品国产久精国产 | 亚洲国产精品综合每日更新 | 亚洲日韩中文字幕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