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養基配置原則:控制pH條件,當培養基中酸性物質積累導致H+濃度增加時,H+與弱堿性鹽結合形成弱酸性化合物,培養基pH不會過度降低;如果培養基中OH-濃度增加,OH-則與弱酸性鹽結合形成弱堿性化合物,培養基pH也不會過度升高。但KH2PO4和K2HPO4緩沖系統只能在一定的pH范圍內(6.4-7.2)起調節作用。有些微生物,如乳酸菌能大量產酸,上述緩沖系統就難以起到緩沖作用,此時可在培養基中添加難溶的碳酸鹽(如CaCO3)來進行調節,CaCO3難溶于水,不會使培養基pH過度升高,但它可以不斷中和微生物產生的酸,同時釋放出CO2,將培養基pH控制在一定范圍內。在培養基中還存在一些天然的緩沖系統,如氨基酸、肽、蛋白質都屬于兩性電解質,也可起到緩沖劑的作用。半固體培養基,指在液體培養基中加入少量的凝固劑而配制成的半固體狀態的培養基。福建實驗室培養基制備器
培養基的過濾澄清:液體培養基必須較全澄清,瓊脂培養基也應透明無明顯沉淀,因此,須要采用過濾或其它澄清方法以達到此項要求。一般液體培養基可用濾紙過濾法,濾紙應拆疊成折扇成漏斗形,以避免因液壓不均勻而引起濾紙破裂。瓊脂培養基可用清潔的白色薄絨布趁熱過濾。亦可用中間夾有薄層吸水棉的雙層紗布過濾。新制肉、肝、血和土豆等浸液時、則須先用絨布將碎渣濾去,再用濾紙反復過濾。如過濾法不能達到澄清要求、則須用蛋清澄清法。即將冷卻至55-60℃的培養基放入大的三角燒瓶內,裝入量不得超過燒瓶容量的1/2,每1000ml培養基加入1-2個雞蛋的蛋白.強力振搖3-5分鐘,置高壓蒸汽滅菌器中、121℃加熱20分鐘、取出趁熱以絨布過濾即可。福建實驗室培養基制備器選擇性培養基是指根據某種微生物的特殊營養要求或其對某化學、物理因素的抗性而設計的培養基。
培養基的類別按照培養基的成分來分:培養基按其所含成分,可分為合成培養基、天然培養基和半合成培養基三類。(1)合成培養基。合成培養基的各種成分完全是己知的各種化學物質。這種培養基的化學成分清楚,組成成分精確,重復性強,但價格較貴,而且微生物在這類培養基中生長較慢。如高氏一號合成培養基、察氏培養基等。(2)天然培養基。由天然物質制成,如蒸熟的馬鈴薯和普通牛肉湯,前者用于培養霉菌,后者用于培養細菌。這類培養基的化學成分很不恒定,也難以確定,但配制方便,營養豐富,所以常被采用。(3)半合成培養基。在天然有機物的基礎上適當加入已知成分的無機鹽類,或在合成培養基的基礎上添加某些天然成分,如培養霉菌用的馬鈴薯葡萄糖瓊脂培養基。這類培養基能更有效地滿足微生物對營養物質的需要。
制備培養基有什么要求:1、培養基需保持澄清,便于觀察細菌的生長情況,培養基加熱煮沸后,可用脫脂棉花或絨布過濾,以除去沉淀物,必要時可用雞蛋白澄清處理,所用瓊脂條要預先洗凈晾干后使用,避免因瓊脂含雜質而影響透明度。2、盛裝培養基不宜用鐵、銅等容器,使用洗凈的中性硬質玻璃容器為好。3、培養基的滅菌既要達到完全滅菌目的,又要注意不因加熱而降低其營養價值,121℃15min即可,如為含有不耐高熱物質的培養基如糖類、血清、明膠等,則應采用低溫滅菌或間歇法滅菌,一些不能加熱的試劑如亞碲酸鉀、卵黃、TTC、克菌素等,待基礎瓊脂高壓滅菌后涼至50℃左右再加入。培養基中營養物質的濃度過大,會使滲透壓過高,使細胞發生質壁分離而抑制微生物生長。
培養基制備的基本方法和注意事項:1.培養基配方的選定同一種培養基的配方在不同著作中常會有某些差別。因此,除所用的是標準方法,應嚴格按其規定進行配制外.一般均應盡量收集有關資料.加以比較核對.再依據自己的使用目的加以選用,記錄其來源。2.培養基的制備記錄每次制備培養基均應有記錄,包括培養推各稱,配方及其來源.和各種成份的牌號。好終pH值、消毒的溫度和時間制各的日期和制備者等,記錄應復制一份,原記錄保存備查,復制記錄隨制好的培養基一同存放、以防發生混亂。培養基的不正確制備會導致培養基出現質量問題。瓊脂培養基 培養基制備器
全自動培養基制備儀主要特點:數據追溯性好,。福建實驗室培養基制備器
配制培養基的原則:控制培養基的條件,控制培養基的pH配制培養基必須根據微生物的特點調節pH。各大類微生物要求的適宜生長pH范圍不同。如霉菌與酵母菌一般為5.0-6.0,細菌為6.5-7.5.放線菌為7.5-8.5.培養基的pH與其C/N有極大關系。C/N高的培養基,例如培養各種的培養基,經培養后其pH明顯下降;相反,C/N低的培養基,例如培養一般細菌的培養基,經培養后,其pH則明顯上升。這是由于營養物質的消耗與代謝產物的積累,改變了培養基的pH,若不及時控制,將導致菌體生長停止。福建實驗室培養基制備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