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氧系統停掉,工廠化漁場里魚因密度較大,五分鐘內會死光光。如果溶氧不夠,魚也不會長大,飼料率也會翻番。溶氧量盡要可能的大,比如紅螯螯蝦不低于5mg/L (25度水溫),虹鱒不低于8mg/L(18度水溫)。所以溶氧計是必須的,可以選在線式或者離線式溶氧計,其價錢和探頭材質有關,白金的較貴,銀的便宜。適宜的溶氧方式有射流器溶氧(微氣泡牛奶水溶氧)、簡易爆氧機溶氧和虹吸溶氧。高密度(30公斤/立方以上)以射流器和簡易爆氧機溶氧為主,虹吸溶氧在下面水質那塊主講。
傳統養殖方式如池塘養殖和網箱養殖,存在著占地面積大,適合養殖的地域有限,污染環境,易受地理氣候條件影響,容易因自然災害造成減產等劣勢,其越來越嚴重的環境問題和產品安全性問題,難以實現可持續性發展。與傳統養殖方式相比,循環水養殖生產每單位水產品可以節約50~100倍的土地和160~2600倍的水,比傳統養殖節約90%~99%的水和99%的土地,并且幾乎不污染環境。
工廠化循環水養殖系統是以工業化手段主動控制水環境,水資源消耗小、占地少、對環境污染小、產品優質安全、病害少、密度高、養殖生產不受地域或氣候的限制和影響,資源利用率高,是高投入高產出,低風險實現水產養殖業可持續發展的重要途徑。工廠化循環水養殖采取集約化生產方式,減少了人力成本,降低了餌料系數。10%的養殖面積產出百分百的產量,這僅僅是其優勢之一,更加環保的養殖方式,也提高了養殖品種的品質,可以獲得更好的產品售價和經濟效益。消費者對高品質的水產品需求日益增長,傳統養殖方式產出的水產品沒有太多的附加值空間,利潤小,風險高,已經很難適應高端消費者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