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條本規程適用于各級、企事業單位、社會團體、其他社會組織及公民個人依法舉辦的全日制普通中小學。第三條本規程所指實驗室包括:中學理科實驗室、通用技術實驗室、小學科學(自然)實驗室、藝術教室、歷史地理教室、實踐活動室和開設其他課程需要的教室等。第四條實驗室是學校基本的辦學條件之一,也是重要的課程資源。實驗室應成為學校進行素質教育、開展實驗教學、綜合實踐活動、培養學生實踐創新能力的重要場所和科學啟蒙園地。第五條實驗室應提供按照國家課程標準規定的實驗內容和要求開設實驗課的環境和條件,應滿足進行課堂演示實驗和學生分組實驗的要求。第二章設置與儀器配備第六條實驗室建設應執行《中小學實驗室裝備規范》(教基〔2006〕16號),教學儀器設備(包括課程教學中演示實驗、分組實驗、教學訓練和綜合實踐活動所需要的儀器、設備、工具、教具、材料、用品)的配備應符合國家標準和規范要求。實驗室應根據教育部的有關規定和課程標準進行設置,實驗室的數量要與學校的規模相適應,保證滿足教學需要。高中應設物理、化學、生物實驗室,通用技術、藝術等教室和開設其他課程需要的教室。通過AI攝像頭輪巡采集實驗室的使用情況。甘肅實驗教學與實驗實驗教學管理軟件
將實驗教學列入“國培計劃”“省培計劃”,確保到2024年前完成教師實驗教學能力首輪全員輪訓。實驗室管理員應具備相應的技能,一并納入教師培訓體系中,強化崗前培訓。鼓勵各地與高等、科研機構協同在有條件的中小學建立教師實驗教學培訓基地,強化學習與跟崗實踐相結合。各地要將實驗教學能力納入相關學科教師資格考試和教師招聘必備素質考查。8.加強實驗教學研究與探索。各地要加強實驗教學研究和教研活動,強化對實驗教學工作的分類指導。要將實驗教學納入校本教研,針對驗證性實驗和探究性實驗,積極相關學科教師開展實驗教本教研活動。鼓勵各地各校積極開展教學儀器設備適用性評價和研究,推動完善教學儀器設備配備標準。定期舉辦全省中小學自制教具展評活動、中小學實驗教學技能競賽和實驗教學精品課遴選活動,在全省遴選一批實驗教學實驗區(縣)、實驗校,及時總結推廣實驗教學典型經驗和教法,發揮示范作用。(五)健全實驗教學評價機制9.完善教育質量評價檢測體系。把學生實驗操作情況和能力表現納入綜合素質評價。各地要把實驗教學情況納入教育質量評價監測體系。在義務教育學生學業質量監測中開展學生實驗操作表現測評。 新疆實驗室管理與實驗教學與實驗室信息管理平臺平臺內嵌《教育部寄出教育裝備分類與代碼》。
做到應做實驗、已做實驗、實驗教師、實驗時間、實驗效果等有關內容有據可查,強化過程和實踐,增強體驗和趣味,有條件的學校應逐步采用計算機網絡等現代化手段,監管實驗教學各個環節。2.拓展創新實驗。不斷更新觀念,探索多層次、多元化的實驗教學新路徑。優化實驗課程體系結構,精選實驗內容,根據基礎知識特點,分層次設計實驗課程,構建多維度實驗教學體系。在契合課程標準的前提下,利用新技術新方法開發多形式的學生探究、創新、綜合性分組實驗。鼓勵各地結合本地實際開發特色實驗課程。有條件的地方和學校可適當設置選做實驗,作為課外自主開放實驗項目。3.變革實驗教學方式。強化素養教育理念,在實驗教學中要遵循學科特點,積極推動學生開展研究型、任務型、項目化、問題式、合作式學習。通過多學科融合、編程教育、創客教育、人工智能教育、社會實踐等實現學生學習,逐步做到“做中學”“研中學”“創中學”,實現學生被動無趣應試學習向主動興趣能力養成轉變。4.開展實驗教學評價。科學運用考試評價方式,在綜合學生日常實驗教學活動參與情況評價的基礎上,持續做好初中畢業生中招理化生實驗操作考試工作。
初中應設物理、化學、生物實驗室和開設其他課程需要的教室;小學應設科學(自然)實驗室或綜合實驗室和開設其他課程需要的教室。第七條實驗室用房包含實驗教學用房、配套用房和附屬用房。實驗教學用房主要用于師生開展實驗教學活動;配套用房主要用于儲藏和陳列儀器、設備、試劑、掛圖、標本、模型;附屬用房主要是準備室、實驗室管理員辦公室、教具維修室、暗室等。實驗教學用房的面積應能夠滿足分組實驗教學的需要并適度冗余,配套用房和附屬用房的面積應能夠滿足儀器設備存放和實驗教學準備活動的正常開展。第八條實驗室應有良好的通風、換氣、采光、照明、防火、防潮、防霉等條件,應符合教學的要求。要做到安全、環保,根據需要設置電源、網絡接口和給排水管道、以及排氣、排污、排毒等設施,為實驗教學的開展和實驗操作考核創造良好的條件。實驗室要有相應的實驗桌凳,滿足學生分組實驗的需要;儀器室要有數量充足的儀器柜,按學科分類存放儀器、試劑、標本、模型等。第九條學校應根據選用的國家課程、地方課程和校本課程教材的教學需要,采取按國家和地方相關標準選配、定制、自制的方法。為學生、教師對實驗操作技能和儀器操作技能進行測評。
各地教育行政部門要從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堅持“五育并舉”、發展素質教育、推動基礎教育高質量發展的戰略高度,切實加強對中小學實驗教學工作的組織領導。省教育廳將進一步加大實驗教學工作統籌力度,加強研究與指導,制定完善有關政策措施,切實解決當前實驗教學工作中的難點、堵點。市縣教育行政部門要制定具體工作方案,明確相關部門職責,理順工作關系,形成工作合力。中小學校要將實驗教學作為教學工作的重要內容,建立校長負總責、分管校長具體負責,教務、總務等部門密切協作的聯動機制,著力保證實驗教師專業對口,人員穩定,強化實驗教學管理,落實實驗教學任務,不斷提高實驗教學水平。學校領導要積極參與教研,指導實驗教學,每學期聽評實驗教學課不少于2節。(二)保障經費投入。各地各校要為實驗室建設與管理、設備維修維護、儀器和實驗材料更新補充、實驗教師研修培訓、活動開展等提供經費保障。各市州、縣市區要按政策足額落實中小學校生均公用經費,并由學校安排相應資金用于實驗教學組織實施。義務教育薄弱環節改善與能力提升、鄉鎮標準化寄宿制學校建設、縣域內高中學校建設等項目經費,應根據需要安排相應資金用于改善學校實驗教學條件。。 平臺內嵌《財政部固定資產數據代碼》。山西實驗室管理與實驗教學服務軟件
保證數據共享和數據積累。甘肅實驗教學與實驗實驗教學管理軟件
3.嚴把教學儀器設備質量。各級教育行政部門要建立規范的中小學實驗教學儀器設備招標采購機制,嚴格按國家規定的招投標程序實施教學儀器設備的采購。采購的教學儀器設備必須符合國家相關標準,按照《河南省教育廳關于進一步做好教育裝備質量管控工作的通知》(教技裝〔2018〕156號)要求,開展第三方質量驗收,嚴禁不合格產品流入學校。對購置的儀器設備要建立效益評估機制,聽取學校和教師對教學儀器設備適用性的意見,不斷改進教學儀器設備的配置工作。確保學校使用符合實驗教學要求、適合學生身心發展特點、安全的教學設備。4.提高實驗室管理水平。各地各學校要根據中小學實驗室管理文件要求和規范,制定科學、可行的實驗室管理制度;要堅持按制度辦事,采取切實有力的措施,保證各項管理制度的落實。實驗室管理工作應做到規范化、科學化、現代化;要利用信息化手段,提高實驗室管理實效;要完成課程標準規定的學生實驗和演示實驗,同時利用實驗室開展拓展性及探究性實驗活動,切實提高實驗室的使用效率;鼓勵學校利用課余時間向學生開放實驗室。5.強化實驗教學安全管理。各地各校要切實增強實驗教學安全意識,落實實驗室安全管理制度,制定實驗教學安全預案。 甘肅實驗教學與實驗實驗教學管理軟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