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大學藥學院制藥工程與藥事管理學教研室主任臧恒昌教授主持會議。會上,**們就智能制的信息化和工業化融合、人工智能與醫藥結合關鍵技術、制藥行業智能化生產現狀與發展趨勢等方面進行了討論。會議同期還聯合中國儀器儀表學會藥品生產過程分析與質量控制分會共同舉辦了“制藥行業智能制造關鍵技術及標準化高級研修班”,**主要對制藥企業從自動化生產向智能化轉型的探索、制藥行業智能制造自動化和智能化關鍵裝備技術的應用、制藥工廠建設工程新技術、數字化車間建設實踐等課題進行了講解。研究院化學合成藥物平臺可開展藥物以及中間體的化學合成、藥物分析、藥物模擬設計和藥物分子篩選等工作。淄博多肽質量研究
多肽類藥物質量研究探討。自1920年發現胰島素以來,多肽療法越來越受到關注。1953年,人工合成了一是個有生物活性的多肽。近年來,多肽類藥物的發展越來越受到醫藥界的關注,其具有毒副作用低、用量少、生物活性強、療效好等特點,多肽類藥物已經廣泛應用到心血管疾病、神經疾病、呼吸、抗病癥與免疫調節以及抗傳染等領域。據統計,2019年全球多肽藥物市場規模為281.5億美元,預計到2027年將達到667.6億美元。目前多肽多以固相合成,制備分離純化為主的研究思路,保護氨基酸經過脫帽試劑脫除保護基之后依次結合,較為終經切片試劑切片、氧化環合、制備分離純化等過程得到多肽物質。淄博多肽質量研究研究院圍繞“分析檢測—研究開發—中試優化—臨床研究—報審注冊—OEM”的藥物創新技術研發與服務鏈。
生物醫藥研究院包括分子生物學室、分離純化室、合成室、發酵室、高溫室、儀器室、細胞房、動物房等八個功能區域,擁有AKTA快速純化系統、離子色譜儀、毛細管電泳儀、多肽合成儀、熒光定量PCR儀、凝膠成像儀、全波長酶標儀、發酵罐、各式離心機、研究級倒置顯微鏡、超濾系統、超純水系統等180余臺設備,可開展多肽和蛋白質藥物的基因克隆與表達研究、蛋白質的化學修飾、生物多糖的制備和結構分析、寡糖的合成、生物藥物活性評價和給藥系統研究、抗體制備等工作。天然藥物模塊包括粉碎提取室、濃縮純化室、分離與合成室、儀器分離室等四個功能區域,擁有各類儀器設備近60臺,可開展中藥和天然藥物有效成分的提取工藝研究、有效成分的分離和純化、有效化學部位的制備、活性天然產物的合成和結構修飾等工作。
運用柱篩選技術開發含量和有關物質檢測方法。運用柱篩選技術開發手性雜質檢測方法。滴定或離子色譜法進行殘留溶劑的研究。氣相色譜技術進行微量金屬元素雜質的研究。ICP技術進行微量元素雜質的研究。色譜與質譜聯用進行微量雜質研究。基因毒性雜質的研究。合理的雜質限度。求證雜質可接受的暴露量,確定安全合理的限度。雜質來源于去向分析:通過詳盡的工藝要素與雜質狀況關聯性的研究,制定針對性的質量控制策略,繼而知道工藝條件和工藝參數的確定,提高生產工藝水平,已達到保證藥品安全性。降解途徑、降解產物和降解條件的研究:為藥品包材選擇、貯藏條件確定和有效期的研究與預測提供依據。山東大學淄博生物醫藥研究院被科技部認定為“****”。
為使中藥配方顆粒能夠承載中藥飲片的安全性、有效性,國家藥典委員會把標準湯劑作為衡量中藥配方顆粒是否與臨床湯劑基本一致的標準參照物。《中藥配方顆粒質量控制與標準制定技術要求》[1]規定了中藥配方顆粒所有藥學研究,均應以標準湯劑的特征圖譜,有效(或指標)成份的含量及含量轉移率,出膏率等至少以上三個參數為依據進行對比研究。隨著省級和國家中藥配方顆粒標準的相繼出臺,中藥配方顆粒質量控制的無序時代即將結束。相對于分析液相,制備液相是利用色譜柱的分離能力來去除雜質,以得到高純樣品,是一種快速有效的分析、分離工具。研究院公共技術服務平臺確保具有相應權限的用戶方能對系統進行使用操作和維護。淄博多肽質量研究
山東大學淄博生物醫藥研究院培育了則正醫藥、五源本草、立博美華等42家醫藥企業。淄博多肽質量研究
通過CNAS認可后,企業即可列入中國合格評定國家認可委獲準認可的機構名錄。11月27日,我院與山東化藥醫藥科技有限公司簽訂《關于合作開展注射劑一致性評價研究與技術服務的協議》,共同開展注射劑一致性評價研究與服務。該中心整合研究院與企業、高校等各方資源,以藥品審評中心2017年12月22日發布的《已上市化學仿制藥(注射劑)一致性評價技術要求(征求意見稿)》為基本指導原則,合作建立注射劑一致性評價研究及技術質量管理與服務體系,為淄博及山東省注射劑生產企業提供規范、完善的全鏈條技術服務。淄博多肽質量研究
山東大學淄博生物醫藥研究院(淄博高新區生物醫藥研究院),是由淄博高新區管委會聯合山東大學和當地藥企共同建設的政產學研用緊密結合的藥物與健康產品技術創新研發和專業化孵化服務平臺,成立于2012年12月,事業法人單位。被科技部認定為“****”,整合高校、地方優勢資源,建設、運營生物醫藥公共技術服務平臺,并依托平臺開展科學研究、檢驗檢測、技術服務、技術轉移、成果轉化、人才培養、人員培訓、展覽服務、對外交流合作、醫藥相關產品銷售及技術研發,提升醫藥產業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