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山群島“海豚”裝置捕獲潮汐電力,首入國家電網
林東能源公司在浙江舟山成功并網的LHD模塊化波浪能發電陣列標志著我國在海洋能源開發領域邁出了重要的一步。該項目采用了72臺“海豚”浮筒式裝置,通過液壓系統將波浪動能轉化為電力,總裝機容量達到2.5MW,標志著海洋能源利用技術的成熟與創新。這一發電陣列的運行,將為舟山及周邊區域提供穩定的綠色電力,推動了當地能源結構的優化。
這些浮筒式裝置通過與海洋波浪的互動,捕獲波浪中的動能,并通過液壓系統將其轉化為電能。自適應錨泊系統使得這些裝置能夠有效抵御12級臺風,保證了設備的安全性與長期穩定運行。年發電量可達到750萬度,足以為數千個家庭提供清潔電力,減少了對傳統能源的依賴。
為了解決波浪能發電過程中的隨機波動問題,項目采用了國家電網的并網接口。該接口能夠有效調節電力輸出的波動,使得波浪能發電能夠穩定地與電網連接,確保電力供應的持續性與穩定性。此外,項目的上網電價被鎖定在每度0.85元,有助于進一步促進海洋能源產業的可持續發展和商業化運營。
我國近海的波浪能儲量約為130GW,具備巨大的開發潛力。福建、廣東等地已經規劃了多個示范項目,預計到2028年,全國波浪能的總裝機容量有望達到500MW。這一發展目標的實現,不僅能夠為我國提供更多的綠色清潔能源,還能有效推動海洋能源技術的突破與應用,進一步豐富我國的能源結構。
舟山的這一波浪能發電項目的成功并網,是我國海洋能源開發的重要里程碑。它展示了海洋能源在提升能源供應多樣性和減少碳排放方面的巨大潛力。隨著技術的不斷進步和更多示范項目的實施,未來海洋能源將在我國能源體系中發揮更加重要的作用,為綠色低碳發展做出更大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