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水產養殖*重要的是養殖水的質量,著水產養殖水平的提高,大量餌料、肥料、漁藥等物質投入,帶來大量有機廢物沉積或溶解于養殖水體中,導致有毒有害物質增加和溶解氧供求矛盾激化,造成養殖水質量不斷惡化,這種現象我們稱之為“死水”。很多外塘養殖都會出現這樣的情況,導致水產品的養殖密度低下,達不到社會需要的價值較高的安全水產品。
蝦苗選擇的關鍵是選用健康、無特定疫病的蝦苗,肉眼觀測大小整齊,體長0.6厘米左右。蝦苗應活潑健壯,無病弱苗和死苗,溯水能力強,體色透明,不發紅,肝心區黑褐色。取蝦苗試養1~2天,死亡率不應大于5%。有條件者可取50尾蝦苗,送有關部門進行病毒檢測,選用不帶白斑綜合癥病毒病之蝦苗。夏威夷購進的第1代SPF親蝦繁育蝦苗更為適合。水溫升至22℃左右可開始放苗,或者先在有供熱的池中暫養,以延長養殖期,養殖大規格的商品對蝦。
養殖過程中產生的殘餌、糞便,有部分無法通過換水排出而吸附在池壁池底。洗池對于排出養殖池底的污物有一定效果。無死角的養殖池形狀結合向中央傾斜的池底和中央排污方式,可以有效的排出池底污物。當同一個養魚池中魚的大小、強弱不一時,會嚴重影響魚的生長速度,因而,養殖過程中必須按時進行大小分選。魚的大小分選不僅可以防止互殘(半滑舌鰨的互殘的情況很少發生),而且便于進行管理,尤其是幼魚,幼魚生長比較快,分選和不分選,幼魚的生長、死亡率和餌料的利用率相差很大。但要盡可能減少分養次數,過多次數的分養會使魚體受傷,增加魚的應激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