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確安全操作規程,熟悉安全應急預案并定期開展演練,不斷提升實驗教學安全管理能力。各地各校制定并完善危險化學品管理辦法,會同公安、生態環境()等部門及企業建立聯動機制,通過集中處置、購買服務等方式統一解決危險化學品購買和實驗教學廢液處理的難題。定期開展安全風險排查,加強危險化學品的存貯場所標準化建設,配齊存貯柜和防護器材。(五)健全實驗教學評價機制17.提升數字賦能教育能力。“十四五”期間,以智慧教育示范區創建為契機,構建市級教育大數據中心。基于人工智能、大數據等技術建立“個性化學生成長評價、化教師發展評價、智能化綜合評價、科學化履職評價”四類教育綜合評價體系,實現更便捷、更的智能化教育綜合評價。構建基于課堂、應用驅動、注重創新、測評的教師信息素養發展新機制,努力打造適應信息化發展需求的教師信息技術應用能力提升新模式,提升教育裝備水平。18.完善評價體系。將實驗教學情況納入教育質量評價監測體系。探索在全市義務教育學生學業質量監測中開展學生實驗探究能力考查。加強實驗室、特色實驗活動空間等建設應用的績效評估,強化對實驗教學的全要素監測與改進。將相關學科教師至少開設1節校級及以上實驗教學公開課。為了規范實驗教學實施。陜西實驗管理與實驗教學軟件定制
市直屬由設區市直接向大賽組委會申報)。獲獎的可推薦個人1名(獲獎的高中如有學生同時參加物理、化學學科的比賽,可根據實際情況推薦個人2名)。2.縣(市、區)獎:由設區市結合各縣(市、區)實驗知識競賽情況和日常教學開展情況綜合評定(具體方案由設區市自行確定)后向大賽組委會申報,每設區市3個。獲獎的單位可同時推薦個人1名。3.設區市獎:由大賽組委會結合各設區市參加實驗知識競賽初賽的情況(總分70分,每學科各占15分,計算方式:按年級參賽人數比例排名,名得15分、第二名得14分、第三名得13分,以此類推)和總決賽的獲獎情況(總分40分,每學科各占10分,計算方式:選手獲特等獎得4分、一等獎得3分、二等獎得2分、三等獎得1分,按每設區市每學科的總分排名,名得10分、第二名得分、第三名得9分,以此類推)綜合評定,設獎5個。獲獎的單位可同時推薦個人1名。(四)設區市可根據轄區內學生參加實驗知識競賽和總決賽的情況設立相應市級獎項。上海實驗教學與實驗儀器實驗教學服務軟件注重主要素養立意的教學評價,發揮評價的導向、診斷、反饋作用。
導向性原則。引導各地教育主管部門和重視實驗教學工作,調動教師開展實驗教學的積極性,督促教師按照新課程標準要求完成實驗教學計劃。規范性原則。將實驗教學納入教學管理規程,分年級、分學科制定切實可行的實驗教學計劃,加強實驗教學過程管理,明確實驗教學內容,開齊開足新課程標準規定實驗,嚴格實驗教學程序和規范。創新性原則。更新實驗教學觀念,創新實驗教學方式,拓展多元化學習空間。引導學生積極參與,主動完成探索、體驗、感悟的學習過程,鼓勵學生自主探究,突出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培養。安全性原則。建立健全實驗教學安全責任制度,切實強化實驗教師和學科教師安全責任意識,提升實驗教學安全管理能力。加強師生實驗教學安全教育,保障實驗教學正常、安全、地開展。二、實施策略(一)科學制定實驗教學目標教師應根據課程方案和學科課程標準的要求,深刻認識每個實驗學習主題對促進學生素養發展的功能和價值,綜合考慮實驗教學目標與課程目標、學展水平、實驗類型等多方面因素,系統設計學年度實驗教學目標、單元實驗教學目標和課時實驗教學目標。1.體現目標多元性。制定實驗目標時要充分挖掘并準確表達每一個實驗活動的多元目標。
實驗教師(實驗員)應熱愛本職工作,熟悉教材,能完成本科目的所有實驗,并指導學生實驗操作和進行實驗%u655研究和自制教具;要參加本學科的教研活動,制訂每學期實驗計劃,并將學生實驗的安排公布于墻;有較強的責任心和管理能力。領導要關心實驗教師(實驗員)的工作和生活,合理規定實驗教師(實驗員)的工作量標準,制定勞動保護用品和營養費的發放標準,并督促執行,在工資待遇、職務評定等方面與其他學科教師一視同仁,確保實驗教師(實驗員)隊伍相對穩定。四、實驗室管理。一)必須建立的管理制度:儀器設備保管使用和維護保養制度、儀器設備借還和報損制度,實驗%u655管理制度,安全防護及管理制度,實驗教師(實驗員)考核制度,學生實驗守則等,并嚴格執行。學生實驗守則應張貼在實驗室前方,其余規章制度分別張貼于實驗教師(實驗員)辦公室和準備室。(二)必須建立的賬冊:總賬、分類賬、低值易耗品賬,記錄及時,準確。“總賬”一年填寫一次;學期中儀器數量增加或減少登入“分類賬”;玻璃儀器、品的增、減及時登入“低值易耗品賬”,并接受財務監督。做到定期盤點,賬賬相符、賬物相符,總賬、分類賬的賬、卡、物相符率達100%。為區域不同類別學校實驗室裝備條件達標。
鼓勵學校開發有特色的校本實驗教學課程和資源,將學校實驗特色建設納入省基礎教育內涵建設項目。利用校外資源積極開展科學實驗活動,加強與相關企事業單位、高校及科研院所聯系,建立校外實驗活動基地,不斷豐富課外拓展性實驗的內容,形成具有區域、學校特色的實驗拓展課程。6.實施中小學實驗教學示范“十千萬”工程。在全省設立50個中小學實驗教學示范實驗區,評選1000所實驗教學特色學校和10000節中小學實驗教學精品課例。7.科學應用現代技術裝備。積極實施教育裝備新技術新產品試點應用推廣項目,爭取財政和社會資源更多支持,深化現代技術裝備安全性、科學性、有效性和適度前瞻性的評價與研究,推進現代技術裝備與實驗教學深度融合,切實提高教育裝備的標準化、現代化和信息化水平,將更多有助于學生開展自主實驗探究的新技術、新產品引入校園。(三)做好實驗教學各項保障8.推進實驗教學空間建設。各地各校要按照標準和實際需求加強實驗教學空間建設,倡導建設學科功能教室、綜合實驗室、創新實驗室、教育創客空間等,到“十四五”末,努力實現每所學校都建有標準實驗室或科技教育實驗場館等,滿足實驗教學多樣化、特色化需求。提升教師教學評價能力。上海實驗教學與實驗儀器實驗教學服務軟件
通過全國各地遴選的儀器在線展演。陜西實驗管理與實驗教學軟件定制
積極探索落實重點和突破難點的教學策略。5.聯系生活實際。遵循學生身心發展規律,將實驗教學與學生的生活經驗、真實情境建立起聯系;能有效利用生活中常見的現象、物品開發實驗內容;引導學生能用實驗的方法解決生活中遇到的問題,借助生活化的材料來開展相關的實驗活動。6.關注學段銜接。依據課程標準和教材內容,結合不同年齡段學生在認知、、社會性等方面的特點,合理安排不同學段實驗內容,準確把握實驗要求和指導程度;保證實驗方法、操作技能、思維水平等在不同學段上的有效銜接,有效促進學生實驗能力的進階發展。7.注重學科融合。注重實驗教學與多學科融合教育、編程教育、創客教育、人工智能教育、社會實踐等有機融合,有條件的地區可以開發跨學科融合的地方課程和校本課程,重視跨學科內容的選擇和,強化多個學科的聯系,引導學生在更寬廣的學科背景下綜合運用多個學科的知識分析、解決實際問題。(三)合理設計實驗教學策略根據不同的教學目標、實驗內容、實驗條件、學生情況、師資水平等,設計實驗教學策略,促進學生分組實驗和演示實驗有序有效地開展。8.制定可行計劃。按照實驗教學的硬件條件,統籌規劃實驗教學時間;提前落實實驗教學場所。 陜西實驗管理與實驗教學軟件定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