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除去污廢水中的磷?常規的生物處理法通過剩余污泥排放和處理可以從廢水中去除部分磷,一些特殊工藝或經過調整運行方式以后具有除磷功能的普通工藝可以取得較好的除磷效果,具體方法有A/O,A2/O、SBR、氧化溝等。但生物處理法的除磷效果有限,當磷的排放標準很高時,往往需要使用化學除磷或將生物法與化學除磷結合起來使用。化學除磷,化學除磷是向水中投加化學藥劑,生成不溶性的磷酸鹽,再利用沉淀、氣浮或過濾等方法將磷從污水中除去。用于化學除磷的常用藥劑有石灰,鋁鹽和鐵鹽等三大類。脫氮技術可以減少水體中氮源的排放,保護水資源。廢水脫氮常規標準
五段Phoredox工藝(簡稱為Phoredox工藝),由于發現Bardenpho工藝中混合液回流中的硝氮對生物除磷有非常不利的影響,通過Bardenpho工藝的中試研究,Barnard(1976)提出真正意義上的生物脫氮除磷工藝流程(見圖8),即在Bardenpho工藝前段增設一個厭氧區。這一工藝流程在南非稱為五段Phoredox工藝(簡稱為Phoredox工藝),在美國稱之為改良型Bardenpho工藝。改良型Bardenpho工藝通常按低污泥負荷(較長污泥齡)方式設計和運行,目的是提高脫氮效率。五段Phoredox工藝使用的SRT比A2/O工藝更長(10-20d),其他設計參數為:厭氧區 HRT=0.5-1h;頭一缺氧區HTR=1-3h;第二缺氧區HRT=2-4h;頭一好氧區HRT=4-12h,第二好氧區HRT=0.5-1h;污泥回流比為50%-100%;混合液回流比為200%-400%。極限脫氮指標脫氮技術還可以用于處理地表水和地下水中的氮污染。
脫氮作用作為一種重要的水處理技術,具有廣闊的應用前景。首先,隨著人們對水質要求的提高,脫氮作用在飲用水處理、工業廢水處理等領域的應用將越來越普遍。通過脫氮作用,可以有效地去除水體中的氮污染物,提高水質,保護人們的健康。其次,脫氮作用在農業領域也具有重要的應用價值。農業是氮污染的重要來源之一,通過脫氮作用可以去除農業廢水中的氮污染物,減少氮對農田和水體的影響,提高農業生產的可持續性。然而,脫氮作用在應用過程中也面臨一些挑戰。首先,脫氮作用的成本較高,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財力。這對于一些資源匱乏的地區來說可能是一個難題。其次,脫氮作用的效果受到水體特性、污染物濃度等因素的影響,不同的水體和污染物可能需要不同的脫氮方法和技術。因此,需要進一步研究和開發適用于不同情況的脫氮技術,提高脫氮作用的效果和適用性。
物理法脫氮是一種常用的氮污染治理方法,其中沉淀是一種重要的脫氮方式。沉淀是通過調節水體中的pH值和添加適當的沉淀劑,使氮污染物以固體形式沉淀下來,從而達到脫氮的目的。沉淀方式的主要原理是利用氮污染物與沉淀劑之間的化學反應,形成不溶于水的沉淀物。常用的沉淀劑包括氫氧化鐵、氫氧化鋁等。這些沉淀劑能夠與水中的氮污染物發生反應,生成不溶于水的沉淀物,從而將氮污染物從水中去除。沉淀方式在物理法脫氮中的應用普遍。它不僅可以用于處理工業廢水中的氮污染,還可以用于處理城市污水和農田排水中的氮污染。通過合理選擇沉淀劑和調節pH值,可以實現高效的脫氮效果。脫氮原理主要是通過化學反應或生物降解去除廢水中的氮化物。
反硝化過程(反硝化菌)的影響因素:1. 溫度:反硝化反應的較適宜溫度范是35一45℃。溫度對反硝化反應的影響與反硝化設備的類型(微生物懸浮生長型與附著生長型)及硝酸鹽負荷有關。當溫度從20℃下降到達15℃時,為達到相同的反硝化效果,生物轉盤和活性污泥法的水力停留時間則分別要提高到原來的4.6倍和2.3倍。2. 溶解氧:反硝化菌是兼性菌,既能進行有氧呼吸,也能進行無氧呼吸。當水中同時存在分子態氧和硝酸鹽時,優先進行有氧呼吸,這樣,反硝化菌會優先降解含碳有機物,從而抑制硝酸鹽的還原。超凈脫氮技術可達到水體脫氮的嚴格要求。上海生物脫氮價位
脫氮是防止水體富營養化的有效手段之一。廢水脫氮常規標準
膜過濾,利用膜的選擇透過性進行氨氮脫除的一種方法。這種方法操作方便,氨氮回收率高,無二次污染。蔣展鵬等采用電滲析法和聚丙烯(PP)中空纖維膜法處理高濃度氨氮無機廢水可取得良好的效果。電滲析法處理氨氮廢水2000~3000mg/L,去除率可在85%以上,同時可獲得8.9%的濃氨水。此法工藝流程簡單、不消耗藥劑、運行過程中消耗的電量與廢水中氨氮濃度成正比。PP中空纖維膜法脫氨效率>90%,回收的硫酸銨濃度在25%左右。運行中需加堿,加堿量與廢水中氨氮濃度成正比。廢水脫氮常規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