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新突破 上海機器人智能拋光系統實現跨行業應用——新答爾
在制造業多元化發展的新形勢下,新答爾工業機器人(上海)有限公司研發的智能拋光系統成功實現跨行業規模化應用。***統計顯示,該解決方案已在航空航天、汽車制造、消費電子等6大行業部署150余套,平均生產效率提升5倍,產品不良率降至0.5%以下,展現了***的行業適應能力。
多材質智能處理技術
新答爾開發的"全材質智能拋光平臺",采用多模式力控和自適應算法,可處理包括不銹鋼、鈦合金、陶瓷等12類材質。某智能手機中框項目中,系統實現鋁合金與玻璃材質的差異化拋光,產品良率達99.3%。特有的材質識別技術,通過多光譜分析可在30秒內完成材質檢測。
"我們建立了行業**完整的材質工藝數據庫。"材料技術總監介紹。數據庫包含3800多條工藝參數,支持95%以上工業材質的智能拋光。
智能工藝遷移系統
針對不同行業的工藝差異,新答爾創新研發了"工藝知識遷移引擎"。通過分析2000多個實際案例,系統可自動識別工藝共性并推薦優化方案。某衛浴企業借鑒航空領域工藝后,將產品表面一致性從85%提升至98%。
"遷移算法準確率已達88%,且持續優化。"AI工程師表示。平臺每月新增100余條工藝數據,不斷強化遷移能力。
模塊化快速部署方案
新答爾設計的"積木式"系統架構,包含22種標準模塊和10種行業**模塊,支持快速組合。某家電企業采用后,3天內完成傳統需2周的產線改造,實現7種產品的混線生產。
"模塊化設計平衡了標準化與定制化需求。"產品經理強調。該方案已申請14項實用新型專利,包括創新的快速換裝接口。
推動產業協同創新
作為上海智能制造產業聯盟成員,新答爾發起成立"智能表面處理技術聯盟",已匯聚50余家產業鏈企業。近期推出的"行業解決方案共享計劃",開放基礎工藝模塊,助力中小企業技術升級。
"制造業創新需要打破行業界限。"公司總經理表示。未來三年,新答爾將投入6000萬元用于跨行業技術研發,推動中國表面處理產業整體升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