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島”模式能提升活性炭品質規格。當前市面上活性炭種類繁多、品質參差不齊,難以保證廢氣處理效果,且低品質活性炭不利于后續再生活化。本次試點裝置廢活性炭采用拋棄式處理,不宜采用蜂窩活性炭,因此原生活性炭統一選擇煤質顆粒型活性炭,直徑4mm,堆密度0.45g/mL,碘吸附值不低于800mg/g或四氯化碳吸附率不低于60%。并且活性炭箱內襯隔網孔徑統一為2.8mm,以便于匹配活性炭再生中心生產線篩網孔徑,確保廢活性炭高效再生循環使用。綠島模式致力于城市規劃和建設要遵循生態多樣性和良好生態格局。上海大氣綠島模式EPC+O
上線“環保碼”,同步導入浙江“政wu網”,將相關園區企業納入“碼上監管”。四個新建小微園區相繼成立園區環保事務協調委員會,相關單位齊抓共管的環保意識進一步增強,環境xin訪量同比下降了30%。建立以綠色保險為主、環保管家為輔的第三方機構服務體系,為園區及企業提供一體化服務和解決方案。完善“保險+服務+補償”為一體的綠色保險管理長效機制,推動5個園區保險試點,累計參保企業140余家。投運后,年中水回用量將超十萬噸,重金屬排放量較入園前減少三分之一以上,污染治理“綠島”作用顯現。福建危廢綠島模式工程綠島模式鼓勵城市規劃和建設要遵循低碳和循環經濟理念。
近年來,徐州市睢寧縣電子商務發展迅猛。以沙集鎮為例,截至2020年6月,沙集鎮就有1.62萬家家具電商、1300多家實體企業、136家物流公司。然而,家具電商在快速發展的同時也出現了污染問題。睢寧縣中小型家具企業密集,大多使用溶劑型涂料進行涂裝。但由于中小型企業缺乏資金實力,無法大量投資購買治理設施,因此造成了睢寧家具行業揮發性有機物治理難、成本高、排放不達標等問題。針對家具業中小規模企業多、工廠分散、揮發性有機物排放突出等實際情況,睢寧縣建設了江蘇南沙、江蘇南都、睢寧旭春等集中噴涂中心,為睢寧家具企業提供集中噴涂服務。
解難題,好模式用實走穩“綠島”項目建成后如何運行?遵照這12個字的原則—— 市場主導、專業運營、受益付費。也就是說,建設方可委托第三方或依托設施所在園區、規模企業進行專業的運行管理,所需運行經費由市場主體按市場規則分攤,地方government可給予適當補貼。記者了解到,“綠島”項目投資較大,雖然能使用“環保貸”,但一些感興趣的市場主體還是望而卻步,或觀望糾結。去年底,江蘇生態環境、財政部門出臺“綠島”項目獎補辦法,對工業和服務業“綠島”項目、農業“綠島”項目,原則上按照不超過核定環保設施投資總額的20%、40%給予獎補。通過綠島模式的實施,我們成功打造了一批具有示范意義的綠色項目。
革新建設模式,綠島模式打造“全方面式”再生體系,創新模式,降本增效并舉。重點聚焦印刷園區小微企業集聚、企業活性炭處置成本高等突出問題,開創性地將活性炭吸附設施提升為小微園區公共基礎設施,采取government層面監督指導、第三方集中建設運維的工作模式,開展小微園區活性炭治理設施改造提升工作。通過統一設計、采購、更換和維護,企業設施改造投入從單獨建設方式的平均6.5萬元降低至目前集約建設方式的3.9萬元,下降幅度達40%。綠島模式強調城市建設要遵循生態優先,保護和改善城市生態環境。福建危廢綠島模式工程
綠島模式將綠色環境融入城市規劃和建設的方方面面。上海大氣綠島模式EPC+O
對于溶劑集中回收處置,欒志強認為是發展較好且效益較好的“綠島”模式, 近年來在江蘇省、浙江省、江西省,廣東省、山東省都建設了一批規模較大,效益非常好的相關項目。實踐表明,“綠島”建設在污染治理中發揮了補短板強弱項的重要作用,但是在建設和推廣過程中也會帶來更多的命題。這既考驗著項目開發者的格局眼光,也對管理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對于項目開發者而言,莊志鵬建議,“綠島”項目選擇要進行評估和前期調研,做好必要性分析,核算清楚污染減排、總投資、運維三個重要方面。其次,要避開“雜亂無章”。他解釋:“園區內企業產品、行業很雜的要慎重;園區內企業管理混亂的要慎重;未批先建、未驗先投、無相關手續的不能做;所在地方相關部門有無相關政策、文件的支持。”對于具體運營,莊志鵬表示,如果是投資方自己運營,重點考慮專業性能否滿足要求;如果是投資方與第三方單位聯合運營,要考慮好責權劃分;如果第三方單獨運營,要重點考慮資金保障與日常管理問題。上海大氣綠島模式EPC+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