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間較大化,才能在單位空間里養更多的魚,有更多的產出,實現節水、節地、高產的目標。集污效率足夠好,才能將魚群代謝的廢棄物盡快的排出養殖池排進過濾系統。也只有廢棄物及時得到處理,才能實現養殖水體的循環使用。遼寧省海洋水產科學研究院也針對第二個要素做了實驗進行集污效率對比:基于方形池、八角池、圓形池等常見養殖池形式,通過分析養殖池內水流云圖和向量圖分析不同池型在相同進水流量下的集污能力,對比相同集污效果下的能耗情況。工廠化養殖設施智能化,為養殖業帶來前所未有的便利。甘肅專業工廠化水產養殖魚池
目前,國內比較多見的工廠化循環水養殖模式主要有流水養殖模式、半封閉式循環水養殖模式和全封閉式循環水養殖模式3種。流水養殖模式。流水養殖模式主要控制養魚環境,利用不斷流動的水流進行魚類養殖,具有投入少、建池簡單、占用面積小、周期短、密度高、產量高等特點,主要應用于耗氧量高的經濟性魚類,這種養殖方式有利于魚類生長發育,較大限度地發揮魚類的生長潛力。但這種養殖方式養殖用水不進行循環再利用,流水交換量為每天 6~15 次,耗水量極大。貴州大型工廠化水產養殖魚池工廠化養殖應注重生態平衡,實現可持續發展。
除了在凈化水質,解決水產養殖中的“三大公害”,工廠化循環水養殖系統還能實現:(1)工廠化循環水系統,實現了在可控環境下養殖,實現了對物種生長率和收獲周期的科學管理。(2)高集約化,所需水量較傳統方式減少90~99%,占用土地不到牌其1%,不僅實現水的重復利用,減少熱損耗和水消耗,還能降低環境污染,實現可持續發展的養殖方式。(3)突破養殖物種在空間和時間上的養殖限制,實現在有限的空間內進行高密度養殖,在單位面積和單位人工產量上做到所有模式的較優。(4)實現養殖地點貼近需求市場,減少運輸成本,延長貨架擺放時間。
近些年,隨著國內工廠化循環水養殖的崛起,不少養殖場的成功案例屢屢曝光,讓越來越多的朋友對這種新興的養殖技術充滿興趣。也有朋友私信小CAT,發出靈魂提問:“工廠化循環水養殖系統是什么,能介紹一下嗎?”當然,對于循環水養殖的理解,行業中各有不同理解。本期,基于小CAT自己的認識,談談工廠化循環水養殖系統中的門道。工廠化循環水養殖系統(Recirculating Aquaculture System,簡稱RAS),是一套通過循環利用水資源,減少水的消耗和污染,并實現高效穩定的養殖生態系統。工廠化養殖為我國漁業轉型提供了新方向,有利于實現可持續發展。
常見問題及應對措施:生長速度慢,首先,鑒于蝦的進食速度慢且循環水處理系統效率高,在投喂時可關閉循環水系統和曝氣系統以減少對蝦苗的影響,并防止在蝦苗未進食前餌料就被打碎排走。其次,控制好投喂量。循環水系統下養殖密度高,在不影響水質的情況下可以適當增加投喂量,以免搶食和吃死蝦的情況發生;再次,轉料問題。為提高飼料適口性,前兩天投喂較好用苗場飼料,兩天后摻雜自己的飼料進行轉料,以保證總體狀態與苗場狀態的相似;較后,水體指標是否異常。定期檢查水體水質指標并做出調整。應特別關注水中鈣鎂鉀含量,防止出現脫殼困難等問題。循環水養殖系統的優勢在于養殖中后期生化池優勢菌種建立后會抑制常見有害菌的滋生,且通過紫外線和臭氧的殺菌作用,也可降低養殖過程中的發病率。但是,如果苗期就攜帶病毒,建議各個單元進行消毒排除,不然后期密度升高一旦發病很難控制。工廠化養殖有助于提高漁業產業鏈的穩定性和抗風險能力。深圳高密度工廠化水產養殖基地
工廠化養殖應充分利用當地資源,降低生產成本。甘肅專業工廠化水產養殖魚池
不過,工廠化循環水養殖系統這個概念,較早形成于20世紀60~70年代的歐洲。該系統較初的思路是通過改進傳統的流水養殖,以儲水為目的,讓養殖場在枯水期保證有足夠的水源進行養殖。隨著歐洲在循環水養殖技術持續實踐,加入提升效率、跨自然限制和環保等養殖需求,發展出如今我們所熟知的工廠化循環水養殖系統。發展至今,工廠化循環水養殖系統已形成魚池、凈化系統、溫控系統、增氧系統和殺菌消毒系統多個子模塊。通過機械、生化過濾等設備,將魚池中出現的廢料和有毒物質進行過濾或轉化,從而凈化水質,循環利用;溫控系統和增氧系統則負責保證養殖池水的水溫和溶氧,提供適宜水生物的生長環境;殺菌消毒系統則負責消除水體中病毒、細菌等外來致病原體。甘肅專業工廠化水產養殖魚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