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斗模塊是一種基于北斗系統的接收和處理設備,可將北斗衛星信號轉化為可用的導航和定位信息。北斗模塊通常由硬件和軟件兩部分組成,硬件包括天線、接收機等電子元件,而軟件則負責解碼和計算所接收到的衛星信號。北斗模塊的出現使得北斗系統的應用范圍得到了進一步拓展,并在多個領域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北斗模塊不僅*用于導航和定位,還可應用于無人機導航控制、災害預警、資源調度等眾多領域。例如,北斗模塊可以用于無人機精確定位和路徑規劃,提高飛行的安全性和效率。同時,北斗模塊可以在自然災害發生前提供預警信息,有效避免損失。翊騰電子的北斗天線支持多種接口和通信協議。定位精度北斗天線介紹
GPRS/CDMA是基于GSM與3G之間的,是我國水文氣象觀測及環境監測數據傳輸主要方式。GPRS/CDMA通信方式允許用戶在端到端分組轉移模式下發送和接受數據,而不需要利用電路交換模式的網絡資源,從而提供了一種傳輸快,成本低,永遠在線的無線數據傳輸業務,特別適用于頻繁而少量的數據傳輸。目前移動通信網絡已經發展的相對成熟,使用資費較低,傳輸數據速度隨著3G網絡的迅猛發展更到了很大程度的提高。對于大部分地區(比如珠江口水域及我國大部分沿海區域)使用GPRS/CDMA通信方式具有一定的優點。但對于人煙稀少的海島,偏遠海區,由于移動基站少會存在信號弱,以及靠近邊境各地區GPRS/CDMA信號交匯干擾,移動通信網絡就會存在不穩定及發生中斷的情況。因此,覆蓋范圍廣、全天候、全地形的北斗通信技術在水文氣象觀測數據遙報中應用顯得十分重要,彌補了GPRS/CDMA的缺陷,保證了數據傳輸的實時、穩定性。 芯片廠家北斗天線測試板卡北斗天線的天線波束形狀影響著信號的覆蓋范圍和接收強度。
針對北斗高精度天線相位中心穩定的要求,本文提出了一款八邊形階梯邊緣雙饋電微帶天線結構設計采用迭代式 T 型異構支節、塔式凹槽和加載分布式多孔陣列實現對天線頻點的靈活調控。為進一步提高相位中心穩定度,接著設計了一款四饋電多頻段兼容雙框結構單層微帶天線,內部加載多級邊框結構調節天線兩個工作頻點的頻比,天線中心處四個凹槽內加載八個對稱支節結構。多饋電保證了天線在兩個工作頻點處具有良好的圓極化特性及相位中心穩定性。
北斗系統采用了RNSS和RDSS雙模結構體制,不但具有GPS的導航、定位和授時功能,同時還提供RDSS雙向短報文信息服務,也就是衛星通信的功能,是全球較早在定位、授時之外集報文通信為一體的衛星導航系統,這一點是其他一大衛星導航系統(美國的GPS,歐洲的Galileo和俄羅斯的GLONASS)所不具備的,這也是北斗系統的**優勢。它通過空間衛星將信號傳輸到接收機(如船舶接收機)上,既可以避免傳輸距離近的弊端,又可以提高通信質量。目前,北斗短報文通信功能在保障通信和應急通信領域得到了廣泛的應用。北斗系統的信號范圍已覆蓋整個亞太地區,根據國家北斗系統建設戰略,2020年北斗系統信號將夏蓋全球。翊騰電子的北斗天線具有的天線增益性能。
S頻段同時同頻全雙工系統的高隔離度同頻收發[0035]天線系統,收發天線分別為極化正交的左旋圓極化和右旋圓極化微帶天線,天線下方為背腔結構,該背腔結構為底面封閉的雙層圓柱形腔,雙層圓柱形腔外層柱狀框架上沿徑向均勻間隔排布***金屬板和第二金屬板,收發天線相距一定距離,中間放置有若干個第三金屬板構成的周期性電磁結構,用于兩天線之間的屏蔽和去耦。微帶天線基板為Rogers4003C基板上(er=),厚度為,天線尺寸為120mmx120mm,工作在S頻段。背腔結構外徑為260mm,底面封閉并留有天線的饋電口,內層柱狀框架高度為30mm,外層柱狀框架高度為50mm,在外層柱狀框架上均勻分布著兩種尺寸的徑向金屬板,共16個。兩天線間距800mm,間距中心處放置3個第三金屬板組成的周期性電磁屏蔽去耦結構,矩形第三金屬板尺寸為75mmx55m,間距50mm。 北斗天線是翊騰電子的主營產品之一。暗室北斗天線結構設計
北斗天線的天線功率增益和天線方向性是互相關聯的。定位精度北斗天線介紹
北斗衛星導航系統是中國自行研制的全球衛星定位與通信系統(BDS),是繼美全球定位系統(GPS)和俄GLONASS之后第三個成熟的衛星導航系統。系統由空間端、地面端和定位終端組成,可在全球范圍內全天候、全天時為各類用戶提供高精度、高可靠定位、導航、授時服務,并具短報文通信能力,已經初步具備區域導航、定位和授時能力。但是現有輪船和汽車用的北斗系統定位終端多是通過螺栓直接固定,維修和拆卸不方便,并且散熱性能不佳,也沒有高溫報警裝置。定位精度北斗天線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