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三種食品添加劑里,都帶有“乙酸”兩字,我們放在一起對比一下。 首先是基本性質: 「乙酸鈉」無色無味的晶體,易溶于水,分子量82.03,它還有一種結合三個結晶水的狀態,分子量為136.084; 「雙乙酸鈉」醋酸味,白色晶體,易溶于水,分子量142.09; 「脫氫乙酸鈉」白色粉末,易溶于水,分子量190.13; 其次是食品添加劑國標GB2760-2014的使用范圍: 「乙酸鈉」可應用在復合調味料和膨化食品; 「雙乙酸鈉」可應用在原糧,肉制品,糕點和調味料,其中肉制品中比較大用量3g/kg; 「脫氫乙酸鈉」可應用在腌漬菜,糕點,肉...
乙酸鈉作為碳源的優點 目前污水處理廠解決低碳源污水處理常用的外加碳源有甲醇、淀粉、乙酸鈉等,其中甲醇和乙酸鈉均為易降解物質,本身不含有營養物質(如氮、磷),分解后不留任何難于降解的中間產物。而淀粉為多糖結構,水解為小分子脂肪酸所需的時間長,且在水中的溶解性差,不易完全溶于水,容易造成殘留和污泥絮體偏多等問題。 研究表明,乙酸鈉作為碳源時其反硝化速率要遠高于甲醇和淀粉。其主要原因在于,乙酸鈉為低分子有機酸鹽,容易被微生物利用。而淀粉等高分子的糖類物質需轉化成乙酸、甲酸、丙酸等低分子有機酸等**易降解的有機物,然后才被利用;甲醇雖然是快速易生物降解的有機物,但甲醇必須轉化成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