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理物品 修理物品,全稱“進出境修理物品”,是一種進出口貨物海關監管方式,代碼是“1300”,適用于各類進出境維修的貨物、物品,以及修理貨物維修所用的原材料、零部件。 進出境修理物品包括進境或出境維護修理的物品。進境修理包括原出口貨物運進境修理和其他貨物運進境修理。出境修理包括原進口貨物運出境修理和其他貨物運出境修理。原進口貨物出境修理包括原進口貨物在保修期內運出境修理和原進口貨物在保修期外運出境修理。修理物品業務要求本著“先出后進,原物進出”的原則,且遵循以下規定: 1 進境提供擔保 進境維修貨物,其進口關稅和進口環節海關代征稅免予繳納,但...
保稅維修 保稅維修有兩種含義:狹義上,單指“保稅維修”的海關監管方式,代碼是“1371”;廣義上則是與生產服務業相關聯的一種專門的業務形態,指企業依托保稅政策、以賬冊(手冊)為載體開展檢測、維修業務的經營活動,即企業以保稅方式將存在部件損壞、功能失效、質量缺陷等問題的貨物從境外(區外)運入境內(區內)進行檢測、維修后,使原產品(件)局部受損功能恢復或原有功能升級后復運返回來源地的生產活動。日常所說的“保稅維修”一般指后者,與“1300”不同,“1371”的側重點主要是對利用保稅政策開展維修的業務形態進行監管,更強調對“業”監管,所以在業務分類上,加工貿易和保稅維修其實是...
公式定價確認納稅義務人申報進口貨物時,根據本公告規定填報報關單“公式定價確認”?!肮蕉▋r確認”為有條件選填項,在向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銷售貨物所簽訂的合同中,買賣雙方未以具體明確的數值約定貨物價格,而是以約定的定價公式確定貨物的結算價格的定價方式,包括結算價格成分含量、進口數量影響,進口時無論能否確定結算價格,均應當填報“是”。出口貨物、加工貿易及保稅監管貨物(內銷保稅貨物除外)免予填報。該欄目未填報或填報為“否”均視為非公式定價進口貨物。進出口貨物收發貨人指在中國境內從事對外貿易經營活動的企業,組織和個人。青海國際報關報檢運費 報關申報的其他規定 (一)委托報關 報關企...
政策內容:允許綜合保稅區內加工制造企業利用剩余產能承接境內區外委托加工。 問:區內的委外加工業務已經開展多年。此次政策與以往有何不同? 答:前期區內企業承接境內區內的委托加工業務,需滿足因國內技術無法達到產品要求的條件,須報經商務部批準,但是現實中目前極少有國內生產工序技術達到產品要求,因此政策實施受益企業不多。2018年4月,海關總署發文將準入條件放寬,允許區內企業可以利用已解除海關監管(監管期限為三年)的免稅設備開展委托加工業務,海關對委托企業按增值部分征稅,但是在具體準入條件方面仍然限制較多,該項業務并未大范圍開展。此次決定進一步放寬區內加工制造企業開展該項業務的...
申報的基本要求 進出口貨物的收發貨人、受委托的報關企業應當依法如實向海關申報,對申報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完整性和規范性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具體主要有以下幾方面要求: (一)申報主體及資質進出口貨物的收發貨人,可以自行向海關申報,也可以委托報關企業向海關申報。向海關辦理申報手續的進出口貨物的收發貨人、受委托的報關企業應當預先在海關依法辦理登記注冊。辦理申報手續的人員,應當是在海關備案的報關人員。 (二)申報時限進口貨物:自運輸工具申報進境之日起十四日內向海關申報。出口貨物:應當在貨物運抵海關監管區后、裝貨的二十四小時以前向海關申報。 (...
深圳機場空運進口轉關報關方式 入境地7902,會中轉過來5317 申報方法有兩種,均可放行。先說方法一,申報地和入境關別都是5317,運輸工具名稱,直接填報在報關單運輸工具名稱,一串數字16位,入境口岸按實際來。在深圳機場這個地方,目前絕大多數,大概80%以上是按這個方法操作的。我個人觀點,這種操作方法雖然能放行,但是不太正確,因為報關單填制規范里面沒有說可以這樣做,里面提到的其實是接下來要說的方法二。方法二,申報地和入境關別分別填5317和7902,運輸工具名稱填報@加上16位數字,入境口岸跟第一種方法一樣。后面我們請教了對這個問題很有研究的權*人士,結合我們自己的判斷,我們...
公式定價確認納稅義務人申報進口貨物時,根據本公告規定填報報關單“公式定價確認”?!肮蕉▋r確認”為有條件選填項,在向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銷售貨物所簽訂的合同中,買賣雙方未以具體明確的數值約定貨物價格,而是以約定的定價公式確定貨物的結算價格的定價方式,包括結算價格成分含量、進口數量影響,進口時無論能否確定結算價格,均應當填報“是”。出口貨物、加工貿易及保稅監管貨物(內銷保稅貨物除外)免予填報。該欄目未填報或填報為“否”均視為非公式定價進口貨物。報關后有了報關單號,可以海關網站查詢貨物通關情況。上海門到門報關報檢關稅大家知道,違規行為實施之日起,兩年之內海關沒有發現的,海關不再給予行政處罰。那么,保...
報關申報的其他規定 (一)委托報關 報關企業接受進出口貨物收發貨人的委托,辦理報關手續時,應當對委托人所提供情況的真實性、完整性進行合理審查,審查內容包括 1.證明進出口貨物的實際情況的資料,包括進出口貨物的品名、規格、用途、產地、貿易方式等 2.有關進出口貨物的合同、發票、運輸單據、裝箱單等商業單據 3.進出口所需的許可證件及隨附單證 4.海關總署規定的其他進出口單證 報關企業未對進出口貨物的收發貨人提供情況的真實性、完整性履行合理審查義務或者違反海關規定申報的,應當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 (二)申報前查看貨物 進口貨物的收貨人...
政策內容:自國務*批準設立綜合保稅區之日起,對擬入區企業進口自用的機器設備等,在確保海關有效監管的前提下,可享受綜合保稅區稅收政策。 問:什么是提前適用政策? 答:根據綜合保稅區管理規定,區內企業生產所需的自用機器設備從境外進入綜合保稅區,海關免征進口關稅和進口環節海關代征稅。但是根據國務*批復文件規定,只有在綜合保稅區驗收合格后才可享受相關稅收政策。但是部分企業希望為盡快投入生產,在國務*批準后設立綜合保稅區后就開始投建廠房、購置機器設備等,將享受政策的時間節點提前至國務*批準之日。 暫時進出口報關是指貨物只需要在目的地停留六個月內的時間,這類貨物可做暫時進...
海關對加工貿易企業進行核查、稽查、調查發現保稅料件數量短少的,會查清短少保稅料件的真實去向,再根據情況分別定性處理;如果無法查清具體的違法事實,但保稅料件又有數量短少的,海關統統將其歸納為保稅料件短少無正當理由的違規,這是海關“有責推定”的違規認定方式。根據《行政處罰法》三十條、《行政訴訟法》第三十二條規定,行政機關對其作出的行政處罰負有舉證責任。海關是做出行政處罰的行政機關,根據現行法律規定,只要證明保稅料件存在數量短少,即可認定違法事實存在,并可以依法予以處罰。證明保稅料件短少的舉證義務由海關承...
政策內容:允許綜合保稅區內加工制造企業利用剩余產能承接境內區外委托加工。 問:區內的委外加工業務已經開展多年。此次政策與以往有何不同? 答:前期區內企業承接境內區內的委托加工業務,需滿足因國內技術無法達到產品要求的條件,須報經商務部批準,但是現實中目前極少有國內生產工序技術達到產品要求,因此政策實施受益企業不多。2018年4月,海關總署發文將準入條件放寬,允許區內企業可以利用已解除海關監管(監管期限為三年)的免稅設備開展委托加工業務,海關對委托企業按增值部分征稅,但是在具體準入條件方面仍然限制較多,該項業務并未大范圍開展。此次決定進一步放寬區內加工制造企業開展該項業務的...
《關于對進口捐贈醫療器械加強監督管理的公告》(原國家質檢總局、商務部、民政部、海關總署公告2006年第17號)海關總署在檢驗前對進口捐贈的醫療器械實施備案登記管理。凡向中國境內捐贈醫療器械的境外捐贈機構,須由其或其在中國的代理機構向海關總署申請登記;對國外捐贈機構所捐贈的醫療器械須在檢驗前向海關總署進行備案,并由海關總署對備案材料是否符合本公告頭一條要求進行預審。必要時,海關總署將組織實施裝運前預檢驗。國家特殊需要的,由民政部商海關總署作特殊處理。維修物品進口報關,須提供原出口報關單,維修協議,箱單和發票,產品質檢證明。貨物必須與原出口申報一致。貴州DHL報關報檢價格 直接退運操作: ...
政策內容:自國務*批準設立綜合保稅區之日起,對擬入區企業進口自用的機器設備等,在確保海關有效監管的前提下,可享受綜合保稅區稅收政策。 問:什么是提前適用政策? 答:根據綜合保稅區管理規定,區內企業生產所需的自用機器設備從境外進入綜合保稅區,海關免征進口關稅和進口環節海關代征稅。但是根據國務*批復文件規定,只有在綜合保稅區驗收合格后才可享受相關稅收政策。但是部分企業希望為盡快投入生產,在國務*批準后設立綜合保稅區后就開始投建廠房、購置機器設備等,將享受政策的時間節點提前至國務*批準之日。 陸運單、空運單和海運進口的提貨單及海運出口的裝貨單,報關必須有運單,方可申...
暫定價格確認“公式定價確認”填報“是”的,應當繼續填報“暫定價格確認”欄目;“公式定價確認”填報“否”的,無需填寫“暫定價格確認”欄目。公式定價貨物進口時結算價格未確定的,“暫定價格確認”應當填報“是”;公式定價貨物進口時結算價格已確定的,“暫定價格確認”應當填報“否”。出口貨物免予填報,加工貿易及保稅監管貨物(內銷保稅貨物除外)免予填報。 公式定價備案號納稅義務人申報進口公式定價貨物,在報關單“價格說明”類欄目“公式定價確認”和“暫定價格確認”均填報“是”的,應當按如下要求在報關單備注欄準確填寫公式定價備案號。(一)公式定價備案號填寫格式應為:“公式定價”+備案編號+“@”,如“公...
促進內銷便利 政策內容:將在綜合保稅區內生產制造的手機、汽車零部件等重點產品從自動進口許可證管理貨物目錄中剔除,便利企業內銷。 問:綜合保稅區內生產制造的手機、汽車零部件如果內銷到國內市場,有什么便利措施? 答:根據現行規定,綜合保稅區內銷的貨物,如果屬于許可證件管理商品的應當申領相應的許可證件。對于實施自動進口許可證管理的商品,如移動通信產品、發動機及關鍵部件、汽車產品、機械設備等商品,則需要申請自動進口許可證件。目前,我國綜合保稅區集聚了大量IT企業以及部分汽車零部件制造企業,其產品雖然在國內生產,但是由于屬于自動進口許可證管理商品,在改*前,區內企業內銷...
問:請問什么是一般納稅人資格政策? 答:區內企業增值稅一般納稅人資格政策,簡單來講,就是將試點企業納入國內稅收抵扣環節,從國內采購原材料或者成品內銷國內市場均可開具增值稅發票,參與國內環節的稅后抵扣,可以有效降低企業成本。從2016年10月開始,該項政策已分3個批次在全國48家海關特殊監管區開展試點。 問:由于新*肺*疫*持續,當前區內企業普遍面臨復雜的經濟形勢,應對全球性挑戰存在諸多問題,此次出臺的措施“拓展兩個市場”是如何幫助企業對接國內市場、解決企業實際困難? 答:該項政策是針對目前區內企業在對接國內市場時,與區外企業之間存在稅負“倒掛”問題,專門作出的一項...
兩種模式分別適用于區域內外開展的保稅維修業務。運輸工具申報由境外進入區域內維修的外籍船舶、航空器的維修業務,不適用于區域內保稅維修監管模式。 業務開展條件 一般情況下,兩種模式都需要國務*批準和國家有關部門批準同意才能開展;但要注意以下兩點: A區域內保稅維修業務若涉及企業自產或本集團內其他境內企業生產的在境內(區域外)銷售的產品(即售后維修),不需要上述有關部門的批準。 B綜合保稅區內企業同樣不得通過維修方式開展拆解、報廢等業務。 企業資質 不同之處在于,區域外保稅維修模式明確規定企業信用狀況為一般信用及以上,而區域內的則未作明...
需要在出口申報前實施檢驗檢疫的商品: 對需實施檢驗檢疫的市場采購貿易出口商品,可根據實際情況自由選擇在采購地或者產地實施檢驗檢疫。 選擇在采購地實施檢驗檢疫的市場采購貿易出口商品,對外貿易經營者應建立合格供方、商品質量檢查驗收、商品溯源等管理制度,提供經營場所、倉儲場所等相關信息,并在出口申報前向采購地海關提出檢驗檢疫申請。 選擇在產地實施檢驗檢疫的,應在出口申報前向商品產地所在地海關提出檢驗檢疫申請。 與市場采購貿易經營者的相關職責有哪些? 依據《關于修訂市場采購貿易監管辦法及其監管方式有關事宜的公告》(海關總署2019年第221號公告)應履...
如何確定其是否為獲準注冊的醫療器械? 根據國家藥監部門相關規定,獲準注冊的醫療器械,是指與該醫療器械注冊證及附件限定內容一致且在醫療器械注冊證有效期內生產的醫療器械。相關醫療器械如與相應的醫療器械注冊證及附件限定內容一致且在醫療器械注冊證有效期內生產,則不屬于未注冊醫療器械;如不一致,則不屬于獲準注冊醫療器械。 我司擬進口醫療器械用于科研測試,請問是否不需要提供醫療器械注冊證? 根據國家藥監部門相關規定,用于科研測試但不用于人體診斷、治*的產品可不辦理相關注冊、備案手續,進口不需藥監部門出具相關證明。你公司要如實申報,海關對于申報為用于科研測試但不...
兩種模式分別適用于區域內外開展的保稅維修業務。運輸工具申報由境外進入區域內維修的外籍船舶、航空器的維修業務,不適用于區域內保稅維修監管模式。 業務開展條件 一般情況下,兩種模式都需要國務*批準和國家有關部門批準同意才能開展;但要注意以下兩點: A區域內保稅維修業務若涉及企業自產或本集團內其他境內企業生產的在境內(區域外)銷售的產品(即售后維修),不需要上述有關部門的批準。 B綜合保稅區內企業同樣不得通過維修方式開展拆解、報廢等業務。 企業資質 不同之處在于,區域外保稅維修模式明確規定企業信用狀況為一般信用及以上,而區域內的則未作明...
貿易方式申報對于待維修和已維修貨物,區域內的通關模式包括: 1待維修貨物來自境外的,區內企業一律按保稅維修(1371)申報進出口。 2待維修貨物屬于境內區外的,區外企業申報修理物品(1300),區內企業申報保稅維修(1371)。 區域外則一律按保稅維修(1371)監管方式申報進出口。對于維修用料,兩者都參照海關對加工貿易保稅監管一般性規定辦理相關業務,即按對應的進料加工(0615)或來料加工(0214)申報;需復運出境的,按進料料件復出(0664)或來料料件復出(0265)方式申報出口;需結轉使用的,按進料余料結轉(0657)或來料余料結轉(0258)申報。不同之處是,對...
政策內容:允許綜合保稅區內加工制造企業利用剩余產能承接境內區外委托加工。 問:區內的委外加工業務已經開展多年。此次政策與以往有何不同? 答:前期區內企業承接境內區內的委托加工業務,需滿足因國內技術無法達到產品要求的條件,須報經商務部批準,但是現實中目前極少有國內生產工序技術達到產品要求,因此政策實施受益企業不多。2018年4月,海關總署發文將準入條件放寬,允許區內企業可以利用已解除海關監管(監管期限為三年)的免稅設備開展委托加工業務,海關對委托企業按增值部分征稅,但是在具體準入條件方面仍然限制較多,該項業務并未大范圍開展。此次決定進一步放寬區內加工制造企業開展該項業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