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初,在香港中文大學的研究人員發表于《消化道》(Gut)的論文中發現,腸道中細菌的種類和數量可能會影響COVID-19的嚴重程度以及免疫系統對的反應程度,微生物組組成的失衡可能與患者持續的炎癥癥狀有關。通過對腸道菌群檢測分析發現,不論是否接受過包括an...
腸道微生態對心血管系統具有潛在調節作用,而血液循環中的短鏈脂肪酸能介導這一過程。大量研究表明,腸道菌群產生的丁酸鈉和丙酸鈉,與腎素受體介導的腎素-血管緊張素系統的功能呈負相關,且有助于****。從功能上講,進入血液的短鏈脂肪酸可通過G蛋白偶聯受體(...
腸道菌群可以保護你的健康。一方面,大量的菌群黏附在腸壁上,為腸道穿上了一層天然的鎧甲,避免腸壁與有害物質直接接觸。另一方面,共生菌群會與腸道的免疫系統形成互動,刺激后者的發育,使腸道應對致病微生物的“反導系統”更加強大。此外,共生菌群還會直接上陣,幫助消滅致病...
飲食和益生元調節:食用富含纖維的營養食品以及新鮮的水果和蔬菜,可以幫助增強腸道內已經存在的有益細菌或“好細菌”。這些被稱為益生元食品。還有一些富含益生菌的食物可以幫助腸道菌群重新繁殖,比如發酵食品(酸奶,酸菜和紅茶)都有這些細菌,這些被稱為益生菌食...
雖然目前各大醫院擁有口腔、腸道、呼吸道、泌尿生殖道等多個部位的微生物檢測項目,但幾乎都是采用細菌培養觀察等傳統方式進行檢測,無法全部了解微生態菌群健康狀況。以腸道菌群檢測為例,通過16SrDNA基因序列分析法、熒光定量qPCR等的核酸檢測技術,可以了解人體腸道...
你=10%人體細胞+90%微生物,所以毫不夸張地說,腸道菌群就是“90%的你”。人體腸道內包含百萬億的微生物,是人體細胞總數的10倍,這些微生物以細菌為主,構成了一個極為復雜的集體,它們就是腸道菌群。腸道菌群在人體內分工明確,配合默契,能夠共同努力消化食物,分...
安徽醫科大學的李寶珠團隊Rheumatology上發表的一篇系統性綜述,納入26項研究的結果,總結了類風濕關節炎(RA)患者的口腔菌群與腸道菌群的組成及多樣性的變化。①總結26項研究的結果,分析RA患者的口腔菌群與腸道菌群變化;②3項以上的研究報道...
腸道微生態對心血管系統具有潛在調節作用,而血液循環中的短鏈脂肪酸能介導這一過程。大量研究表明,腸道菌群產生的丁酸鈉和丙酸鈉,與腎素受體介導的腎素-血管緊張素系統的功能呈負相關,且有助于降低血液壓力。從功能上講,進入血液的短鏈脂肪酸可通過G蛋白偶聯受體(GPCR...
腸道微生態對心血管系統具有潛在調節作用,而血液循環中的短鏈脂肪酸能介導這一過程。大量研究表明,腸道菌群產生的丁酸鈉和丙酸鈉,與腎素受體介導的腎素-血管緊張素系統的功能呈負相關,且有助于****。從功能上講,進入血液的短鏈脂肪酸可通過 G 蛋白偶聯受體(GPCR...
潰瘍性結腸炎(ulcerativecolitis,UC)是一種結腸處的慢性炎癥疾病,發病機理涉及多個因素,包括遺傳易感性、上皮屏障缺陷、免疫反應失調、環境因素等;潰瘍性結腸炎患者從直腸處開始發生粘膜炎癥,并持續擴散至近端結腸;潰瘍性結腸炎常表現出出血性腹瀉,可...
CDI患者菌群移植優先結腸鏡或鼻腸管行FMT,如無條件可考慮口服膠囊或灌腸行FMT(1A)Meta分析顯示,無論經結腸鏡、鼻腸管,還是口服膠囊行單次或多次FMT,對CDI的療效均明顯優于萬古霉素標準診療,其中口服膠囊的效果不劣于結腸鏡;但因糞菌膠囊研究剛剛起步...
菌群移植改善自閉癥癥狀具有長效型:自閉癥與腸道菌群紊亂有關。①8名自閉癥患者在接受菌群移植治(MTT)的兩年后,其腸道癥狀得到改善,而且自閉癥癥狀的改善程度更強;②患者接受菌群移植后的腸道菌群重要變化持續到了治后兩年,包括菌群多樣性的明顯增加,以及雙歧桿菌屬和...
腸道菌群都干些什么?腸道菌群,或者說共生菌群,不是住在你的腸道白吃白喝的,它與你的健康休戚相關。首先,也是**重要的,幫你吃飯。人是所有生物中飲食ex復雜的,肉、菜、谷物,無所不食。但吃是一碼事,消化吸收是另一碼事。人主要的消化就是腸道,但面對如此繁多的食物,...
糞菌移植的方法早起源于中國古代,1700多年前東晉時期葛洪的《肘后備急方》中就記載了用糞汁來改善腹瀉等疾病患者,當時稱為黃龍湯。后來明朝李時珍也在《本草綱目》中記載了一些糞菌移植的藥物,包括人糞發酵物、新鮮人糞、干糞便、嬰兒糞便等,癥狀包括嚴重腹瀉、發燒、嘔吐...
阿爾茨海默病難治難醫?菌群移植帶來新曙光!《2019年全球衛生估計報告》顯示,在過去20年,阿爾茨海默病(AD)和其他形式的癡呆癥已經成為全球占據重要死因之一。截至2019年,我國有超過1千萬名AD患者,是全球AD患者數量很多的國家,占世界AD患者總人口的1/...
在西方國家,超過4000萬老年人患有AD,占所有癡呆病例的65%以上。全球人口預期壽命的增加也導致了包括AD在內的與年齡相關的疾病患病率增加。當前,錯誤折疊的淀粉樣蛋白β(Aβ)斑塊和高磷酸化tau蛋白沉積形成的神經原纖維纏結(NFT),仍然是AD診斷的主要神...
目前研究多在探索菌群移植后受體腸道菌群的變化情況,而對移植后病毒的變化知之甚少。香港中文大學的一項研究,從腸道微生物群的不同成分進行分析,旨在證實FMT的安全性[9]。該項病例報告主要研究了一位14歲男性骨髓增生異常綜合征患者,在接受異基因造血干細胞移植后,出...
菌群移植(FMT)的歷史可追溯到至少公元四世紀的中國。在東晉時期(公元300-400年間),葛洪在所著的“急診醫學”書《肘后備急方》中詳實記載了使用糞便懸液診療危重疾病,包括:食物中毒、瘟病和傷寒等。據李時珍于1578年所著的《本草綱目》記載,新鮮或發酵的糞水...
NatureReviewsRheumatology近日發表了一篇關于“腸-關節”軸的綜述文章,總結了目前對于“菌群-關節炎”的大量研究。文章指出,腸道菌群組成的改變在許多類風濕關節炎(RA)患者以及處于潛伏期的患者中都存在;“菌群-關節炎”致病假說指出,關節炎...
ADHD腸道菌群差異與癥狀及其病理的關系 2018年Prehn-Kristensen[2]等對11名男性ADHA患者(9-17歲)和13名健康男性進行測序分析發現ADHD兒童腸道擬桿菌科、奈瑟菌科和奈瑟球菌含量升高,腸道菌群α多樣性降低,且多動癥狀與...
皮膚菌群移植有望治特應性皮炎:①10名成年和5名兒童患者參與了粘膜玫瑰單胞菌(Rm)移植的非雙盲實驗,初步驗證了該手段對治特應性皮炎(AD)安全有效;②移植來自健康志愿者(HV)的Rm,與AD癥狀減輕、類固醇外用藥物使用減少以及金黃色葡萄球菌豐度降低明顯相關;...
菌群移植的概念是通過將健康的菌群移植到患者體內,重建腸道內菌群平衡以達到診療疾病的目的。目前菌群移植的作用機制有幾方面:一是營養刺激:刺激腸上皮細胞分化促進腸粘膜修復破損;二是腸道粘膜的保護:形成一層中性或有益菌構成的屏障阻止病原菌入侵人體;三是免疫調節:刺激...
2019年亞太胃腸病學協會(APAGE)和亞太消化內窺鏡學會(APSDE)聯合發布《糞便微生物多樣性的科學前沿》,推薦FMT在復發性貨難治性艱難梭菌、腸易激綜合征、炎癥性腸病、克羅恩病、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 2020年中華醫學會腸外腸內營養學分會、中...
你=10%人體細胞+90%微生物,所以毫不夸張地說,腸道菌群就是“90%的你”。人體腸道內包含百萬億的微生物,是人體細胞總數的10倍,這些微生物以細菌為主,構成了一個極為復雜的集體,它們就是腸道菌群。腸道菌群在人體內分工明確,配合默契,能夠共同努力消化食物,分...
有證據表明,腸道中的共生細菌可幫助塑造肝臟,從而幫助清掃病毒。腸道菌群在抵抗乙型肝炎病毒(HBV)的免疫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糞便微生物菌群移植(FMT)可能是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的一種潛在的免疫調節療法。Ren等報道了,慢性乙型肝炎患者(CHB)繼續抗...
曾幾何時,很難想象有人會大聲叫嚷著要把別人的大便放進自己的身體。這是令人厭惡的,甚至可能是可笑的。如今,人們越來越需要來自人類捐贈者的健康糞便來改善艱難梭菌,以及研究其在胃腸道內外其他疾病的潛力。雖然FMT的蓬勃發展似乎是現代醫學的一個奇跡,但據報道,這種做法...
上海沃本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創立于2020年4月,是一家專注于為慢性病疾患者提供基于腸道菌群移植技術的生物醫藥創新公司,公司位于上海浦東新區自由貿易試驗區外高橋保稅區。公司擁有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菌群移植技術全產業鏈服務,包括菌群移植相關的醫療器械研發、注冊、生產與...
精細化菌群移植的流程,包括供體的篩選,菌群的分離提取(沃本生物有自主知識產群的菌群分離儀,并已完成生產菌群的分離提取,這是菌群移植2.0時代的標志),菌群庫的建設,供受體配型(供受體配型是菌群移植3.0時代的標志),然后是移植方式的選擇。移植途徑的建立是FMT...
讓患者理解菌群移植進入腸道的過程是容易的。近期一項有關患者針對FMT診療態度的調查表明:105例克羅恩病患者中有56.19%的患者獲得滿意的臨床療效,74.29%的患者愿意接受第二次FMT。此外,89.52%(94/105)的患者表明他們愿意向其他患者推薦F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