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隨著人口老齡化進程不斷加快,人民慢性病疾病負擔日益沉重,成為影響國家經濟社會發展的重大公共衛生問題。例如,我國的constipation患者超過2億;我國IBD患者近十年的發病人數達到前面十年的2.5倍,目前預計約有150萬患者;我國消化道疾病特別是C...
潰瘍性結腸炎(ulcerative colitis,UC)是一種結腸處的慢性炎癥疾病,發病機理涉及多個因素,包括遺傳易感性、上皮屏障缺陷、免疫反應失調、環境因素等;潰瘍性結腸炎患者從直腸處開始發生粘膜炎癥,并持續擴散至近端結腸;潰瘍性結腸炎常表現出出血性腹瀉,...
《菌群移植途徑的選擇與建立臨床應用中國共識》內容所包含的證據質量與推薦強度等級判定和表示方法參考GRADE推薦與評價體系。菌群移植(FMT)移植路徑可劃分為上消化道路徑和下消化道路徑。上消化道路徑包括口服、胃鏡、鼻胃管、鼻十二指腸/空腸管、經皮內鏡胃/腸造瘺管...
菌群移植診療療程和重復診療周期標準:1.每天1次,連續診療6d的菌液診療作為1個標準診療療程,除不宜或不能耐受腸鏡或鼻腸管者,標準診療均以菌液為主;如改善則連續6d的膠囊診療作為鞏固診療,每個療程間均間隔4周(1C)2.CDI患者1個標準診療療程有效,則鞏固診...
為規范菌群移植技術的臨床應用,保證醫療質量和安全,2021年8月27日,上海市衛生健康委員會根據上海市醫療技術臨床應用管理辦法實施細則制定并印發了《上海市菌群移植技術管理規范(2021年版)》。該規范是醫療機構及其醫務人員開展菌群移植的比較低要求。規范適用于應...
2021年4月23日首屆泰山產業大集集中簽約儀式在泰山國際會展中心一樓國際報告廳舉行。泰安市醫療發展集團黨委書記、理事長,泰安市中心醫院黨委書記、院長倪慶賓和上海沃本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許騁參加了簽約儀式,雙方就腸道微生態診療技術合作項目達成合作共識,簽訂了...
菌群移植應建立不良反應及處理流程:1.建立不良反應上報制度(2C)2.執行嚴格的入選和排除標準,FMT診療前評估并發癥風險(1C):(1)誤吸風險,如高齡、臥床、賁門關閉不全等高風險者禁用鼻腸管途徑,給予口服膠囊或結腸鏡FMT途徑;(2)腸源性風險,如全身及腸...
2019年亞太胃腸病學協會(APAGE)和亞太消化內窺鏡學會(APSDE)聯合發布《糞便微生物多樣性的科學前沿》,推薦FMT在復發性貨難治性艱難梭菌、腸易激綜合征、炎癥性腸病、克羅恩病、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 2020年中華醫學會腸外腸內營養學分會、中...
某些腸道細菌被認為是CAV疾病進展的新因素。研究發現,中國CAV患者的類桿菌屬(Bacteroides)和普雷沃氏菌屬(Prevotella)相對減少,而鏈球菌屬(Streptococcus)和大腸埃希菌屬(Escherichia)富集。然而,在波蘭東部,總膽...
打一個通俗的比喻:腸道菌群是肥胖癥發生必須經過的“哨卡”。現實中,基因缺陷、藥物、飲食等很多原因,都可能導致肥胖,但在這些原因與結果之間,必然要經歷的一個過程就是腸道菌群紊亂。因此,我們控制腸道菌群這個“哨卡”,就能更好的控制住通往肥胖的道路。現在已經有大量的...
讓患者理解菌群移植進入腸道的過程是容易的。近期一項有關患者針對FMT診療態度的調查表明:105例克羅恩病患者中有56.19%的患者獲得滿意的臨床療效,74.29%的患者愿意接受第二次FMT。此外,89.52%(94/105)的患者表明他們愿意向其他患者推薦FM...
自從FMT技術開展以來,國內外對其臨床實踐尚未建立統一的、標準的方法,導致各類研究背后的臨床療效差異性較大,損害了醫生和患者對FMT診療的信心,阻礙FMT研究的發展。在中華醫學會腸外腸內營養學分會、中國國際醫療保健促進交流會加速康復外科分會、中國微生態診療創新...
有證據表明,腸道中的共生細菌可幫助塑造肝臟***,從而幫助***病毒。腸道菌群在抵抗乙型肝炎病毒(HBV)的免疫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糞便微生物菌群移植(FMT)可能是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的一種潛在的免疫調節療法。Ren等報道了,慢性乙型肝炎患者(CHB...
安徽醫科大學的李寶珠團隊Rheumatology上發表的一篇系統性綜述,納入26項研究的結果,總結了類風濕關節炎(RA)患者的口腔菌群與腸道菌群的組成及多樣性的變化。①總結26項研究的結果,分析RA患者的口腔菌群與腸道菌群變化;②3項以上的研究報道,與對照相比...
菌群移植改善自閉癥癥狀具有長效型:自閉癥與腸道菌群紊亂有關。①8名自閉癥患者在接受菌群移植治(MTT)的兩年后,其腸道癥狀得到改善,而且自閉癥癥狀的改善程度更強;②患者接受菌群移植后的腸道菌群重要變化持續到了治后兩年,包括菌群多樣性的明顯增加,以及雙歧桿菌屬和...
截止目前為止,在美國臨床試驗中心網站上已經注冊的菌群移植在移植物抗宿主病相關臨床項目已有18項,其中1項已經完成。中國正在招募的項目有7項,分別是北京大學人民醫院和山東大學齊魯醫院聯合申報的FMT在allo-HSCT后急性腸移植物抗宿主病的前瞻性研究;juns...
床研究證實FMT可以降低血尿酸、痛風 該團隊招募了11名急性復發性痛風患者,對其進行菌群移植。結束后的血尿酸水平降低,后1年的隨訪時間內,所有患者急性痛風的發作頻率及持續時間均減少,其中兩名患者由前的每年發作2-3次,經過菌群移植后,一年隨訪期間內無...
菌群移植供體篩選的標準:1.生理上主要依賴科學測量與實驗室檢測完成(1A)(1)內科外科體格檢查均為陰性;(2)年齡18~30周歲,體質指數(bodymassindex,BMI)18.5~23.9kg/m2;(3)血液學檢測:血常規、肝腎功能、電解質和C反應蛋...
菌群移植(FMT)的歷史可追溯到至少公元四世紀的中國。在東晉時期(公元300-400年間),葛洪在所著的“急診醫學”書《肘后備急方》中詳實記載了使用糞便懸液診療危重疾病,包括:食物中毒、瘟病和傷寒等。據李時珍于1578年所著的《本草綱目》記載,新鮮或發酵的糞水...
一個人大約有1萬億個人體細胞,而他體內的細菌數量卻可以多達10萬億個。所以某種意義上,當我們看到一個人在大街上行走的時候,其實“看到”的90%是細菌!而它們大多數又存在于消化系統,尤其是大腸里。這些細菌參與食物消化代謝、幫助我們抵御外敵,對人體健康有著重要意義...
2020年6月18日,中華醫學會血液分會造血干細胞移植學組制訂并發布了國內首部《中國異基因造血干細胞移植后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共識》(III)-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2020年版)(以下簡稱“共識”)。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aGvHD)異基因造血干細胞移植(allo...
潰瘍性結腸炎(ulcerativecolitis,UC)是一種結腸處的慢性炎癥疾病,發病機理涉及多個因素,包括遺傳易感性、上皮屏障缺陷、免疫反應失調、環境因素等;潰瘍性結腸炎患者從直腸處開始發生粘膜炎癥,并持續擴散至近端結腸;潰瘍性結腸炎常表現出出血性腹瀉,可...
2017年,Kootte等人研究發現,在代謝綜合征中,來自瘦子的糞菌對受體胰島素敏感性的改善,受受體基線腸道菌群組成的驅動,相關結果發表在《CellMetabolism》中。該研究共納入38名49-60歲男性代謝綜合征受試者,體重指數為32.5-40.4。隨機...
腸道菌群可以促進代謝。腸道菌群尤其是共生菌能夠競爭營養供給,與宿主共同消耗營養來源,防止不需要的營養物質過度產生;四、維持平衡腸道菌群。還可以產生抑菌物質來減少有害菌的生長,維持菌群健康平衡。同時,腸道微生物不斷刺激胃腸粘膜分泌粘液素,以保持腸道的潤滑。在我們...
AnnalsoftheRheumaticDiseases上發表的一項新研究,對比了強直性脊柱炎患者與健康人的糞便菌群組成差異,并發現患者糞便中潛在的交叉反應性細菌表位的富集,同時,抗TNF改善與患者菌群的恢復、交叉性細菌表位的減少相關。①納入127名強直性脊柱...
潰瘍性結腸炎(ulcerativecolitis,UC)是一種結腸處的慢性炎癥疾病,發病機理涉及多個因素,包括遺傳易感性、上皮屏障缺陷、免疫反應失調、環境因素等;潰瘍性結腸炎患者從直腸處開始發生粘膜炎癥,并持續擴散至近端結腸;潰瘍性結腸炎常表現出出血性腹瀉,可...
苯丙氨酸、色氨酸和酪氨酸是芳香族氨基酸,可影響免疫、代謝和神經反應。苯丙氨酸是一種必需氨基酸,是酪氨酸的前體,可以進一步轉化合成神經遞質、去甲腎上腺素和腎上腺素。色氨酸也是一種必需氨基酸,是神經遞質血清素的前體。晚期CVD患者的血漿中,微生物的色氨...
菌群移植(FMT)的歷史可追溯到至少公元四世紀的中國。在東晉時期(公元300-400年間),葛洪在所著的“急診醫學”書《肘后備急方》中詳實記載了使用糞便懸液診療危重疾病,包括:食物中毒、瘟病和傷寒等。據李時珍于1578年所著的《本草綱目》記載,新鮮或發酵的糞水...
臨床研究發現,酒精性肝炎患者的糞便菌群可反映疾病嚴重程度,炎癥程度更高的患者Akk菌屬豐度較低、韋榮球菌屬豐度較高。酒精灌胃野生型小鼠可***降低Akk菌豐度,口服Akk菌可恢復酒精誘導的Akk菌損耗,且Akk菌可改善酒精性肝病(ALD)患者的肝損傷和中性粒細...
臨床研究發現,酒精性肝炎患者的糞便菌群可反映疾病嚴重程度,炎癥程度更高的患者Akk菌屬豐度較低、韋榮球菌屬豐度較高。酒精灌胃野生型小鼠可很好降低Akk菌豐度,口服Akk菌可恢復酒精誘導的Akk菌損耗,且Akk菌可改善性改善酒精性肝病(ALD)患者的肝損傷和中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