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用了一把淺孔鉆,擴孔,側壁有劃痕是什么原因,怎么解決?答:擴孔時有劃痕的原因很多。我們按劃痕產生的原因可以簡單進行分類。可能性比較高的,刀桿與孔壁發生刮擦。如轉速太高(刀桿擺動明顯)、進給過大(切削阻力導致刀桿變形)、懸伸太長(撓曲變形);其次,為鐵屑刮傷孔壁。可以選用斷屑性能更好的槽型等;可能性很小的,旋轉退刀時刀片刮傷孔壁。仔細觀察一下是什么原因并做相應的調整進行。說明:整硬鉆頭,結構對稱,因此原則上其徑向受力是可以互相抵消的。淺孔鉆分內刃和外刃,結構天然不對稱。因此,淺孔鉆設計時會進行平衡計算,確保內刃、外刃受的切削力盡可能平衡掉。平衡計算預設前提是實體上鉆孔(標準產品無法針對擴孔進行平衡計算,因為切削余量未知),用于擴孔時,淺孔鉆平衡性反而會下降。所以,淺孔鉆可以用于擴孔加工,但是不建議如此使用。其特殊造形的切屑槽可順利無阻地排屑。中山可轉位淺孔鉆廠家
切削液的合理使用:鉆頭的切削是在空間狹窄的孔中進行,因此切削液的種類及給注方式對鉆頭壽命及孔的加工精度有很大影響。切削液可分為水溶性和非水溶性兩大類。非水溶性切削液的潤滑性、浸潤性和抗粘接性較好,同時還具有防銹作用。水溶性切削液的冷卻性較好,不發煙和無可燃性。出于對環境保護的考慮,近年來水溶性切削液的使用量較大。但是,如果水溶性切削液的稀釋倍率不當或切削液變質,會縮短刀具使用壽命,所以使用中必須加以注意。不論是水溶性或非水溶性切削液,使用中都必須使切削液充分到達切削點,同時對切削液的流量、壓力、噴嘴數、冷卻方式(內冷或外冷)等都必須嚴格控制。越秀淺孔鉆電話對于孔徑公差和孔壁粗糙度有特殊要求的,就需要增加后續工序,如擴孔、鉸孔、鏜孔等。
原有的變速器輸入軸鉆孔加工采用傳統的標準麻花鉆進行鉆削,通過新型刀具--可轉位刀片鉆的應用,解決了原有麻花鉆刀具加工的技術問題,提高了軸類零件內孔加工質量和加工效率,同時實現了所有機床的自動化。可轉位刀片鉆是在麻花鉆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是一種機夾可轉位刀具,一般把凡是采用可轉位刀片作為切削功能元件,刀片以機械夾固方式固定于刀體,刀片的轉位及更換不改變參與工作的切削刃在刀體上的坐標位置,并能保持相同切削功能的刀具。
U鉆(快速鉆)加工相關參數計算方法:鉆頭鉆速n=(Vc*1000)/(3.14*Dc)Vc(m/min):線速度Dc(mm):鉆頭n(rev/min):轉速實例:刀片線速度100/min,鉆頭直徑為20mm,其鉆頭轉速:n=(100*1000)/(3.14*20)≈1600rev/min進給速度Vf=Fr*nVf(mm/min):進給速度Fr(mm/rev):每轉進給量n(rev/min);另外主軸轉速實例:主軸轉速度1600rev/min,每轉進給量為0.1mm/rev,其進給速度:Vf=Fr*n=1600*0.1-1600mm/min孔加工時間Tc=(H/Vf)*60Tc(s):加工時間H(mm):鉆孔深實例:鉆一個直徑為20mm,深為40mm的孔,進給速度為140mm/min;Tc=(H/Vf)*60=(40/160)*60≈17s。ZSD淺孔鉆-巧妙采用三重抗振結構。
鉆削的特點:鉆頭通常有兩個主切削刃,加工時,鉆頭在回轉的同時進行切削。鉆頭的前角由中心軸線至外緣越來越大,越接近外圓部分鉆頭的切削速度越高,向中心切削速度遞減,鉆頭的旋轉中心切削速度為零。鉆頭的橫刃位于回轉中心軸線附近,橫刃的副前角較大,無容屑空間,切削速度低,因而會產生較大的軸向抗力。根據工件形狀、材料、結構、功能等的不同,鉆頭可分為很多種類,例如高速鋼鉆頭(麻花鉆、群鉆、扁鉆)、整體硬質合金鉆頭、可轉位淺孔鉆、深孔鉆、套料鉆和可換頭鉆頭等。淺孔鉆通常也稱為U鉆,注水鉆等叫法。福田可轉位淺孔鉆
對于特殊情況,可能需要進行非標訂制。比如擠壓絲錐螺紋底孔。中山可轉位淺孔鉆廠家
可轉位刀片技術正在高速發展。盡管刀具材料在涂層硬質合金切削刃方面看似相同,但是材料構成和制造工藝則要先進許多,刀片的幾何形狀也經歷了很大變化,更接近成為鉆頭本身的一部分。新型可轉位刀片具有4個完整的切削刃,能確保將鉆削過程進行到底。所有4條切削刃都是整平一致的,不會有任何一個刃口因某個拐角暴露過多而導致不均勻磨損并進一步導致整條刀刃過早磨損報廢,而這是可轉位刀片鉆頭常常發生的情況。階進技術可確保在整個切削過程中覆蓋所有的拐角。中山可轉位淺孔鉆廠家
廣東喜一數控刀具有限公司在數控刀片,合金銑刀,鎢鋼銑刀,合金鉆頭一直在同行業中處于較強地位,無論是產品還是服務,其高水平的能力始終貫穿于其中。公司始建于2004-08-13,在全國各個地區建立了良好的商貿渠道和技術協作關系。公司承擔并建設完成五金、工具多項重點項目,取得了明顯的社會和經濟效益。多年來,已經為我國五金、工具行業生產、經濟等的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