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職工總數涵蓋在職、兼職和臨時聘用人員。對于在職人員,可依據勞動合同或社保繳納記錄來確定身份。兼職和臨時聘用人員,全年須在企業累計工作 183 天以上,方可納入職工總數統計。統計時采用全年月平均數計算方法,即先算出每月平均數(月初數+月末數)÷2,再將全年各月平均數相加除以 12,得出全年月平均數。準確統計職工總數是合理核算科技人員占比的基礎。例如某企業 1 月份月初職工數為 80 人,月末為 85 人,該月職工平均數就是(80 + 85)÷2 = 82.5 人。假設全年各月平均數之和為 990 人,那么全年職工月平均數為 990÷12 = 82.5 人,這一數據用于后續與科技人員數量對比,判斷企業是否符合高新企業認定在人員構成方面的要求。科技成果需提供鑒定或評價報告。慈溪智能高新服務管理
企業在中國境內發生的研究開發費用總額,占全部研究開發費用總額的比例不低于 60%。此規定意在鼓勵企業加大國內研發投入,充分利用國內科研資源,推動國內科技水平整體提升。一方面,國內研發活動能帶動相關產業發展,促進產學研深度合作,培養本土科技人才;另一方面,有利于企業緊密結合國內市場需求開展技術創新。例如企業總研發費用為 800 萬元,要滿足境內研發費用占比要求,境內研發費用應不少于 800×60% = 480 萬元。企業在國內設立研發中心,與國內高校、科研機構合作開展研發項目,將更多研發資源投向國內,既符合認定要求,也有助于企業扎根國內市場,實現可持續發展。鎮海區合理高新服務平臺推薦企業需設立專門的研發管理部門。
研究開發費用是企業為獲取科學與技術新知識,創造性運用或實質性改進技術、產品(服務)、工藝,而持續開展具有明確目標的系統性活動所產生的費用。其涵蓋多個方面,人員人工費用包含研發人員的工資、獎金、津貼等;直接投入費用涉及研發活動中直接消耗的材料、燃料、動力費用,以及用于中間試驗和產品試制的模具、工藝裝備開發及制造費等;折舊費用與長期待攤費用指用于研發活動的儀器、設備的折舊費,以及研發設施的改建、改裝、裝修和修理過程中發生的長期待攤費用等。明確研發費用范圍,有助于企業準確歸集和核算相關費用,為研發投入強度的計算和高新企業認定提供可靠數據。比如企業在研發一款新型機械設備時,支付給研發團隊的工資、購買研發所需原材料的費用、研發設備的折舊費用等,都屬于研究開發費用范疇。
在計算研究開發費用占比時,銷售收入包括主營業務收入與其他業務收入。主營業務收入是企業Nucleus業務產生的收入,占比較大,如制造企業銷售其Nucleus產品的收入。其他業務收入是企業除主營業務外,從事與生產經營相關的其他經營活動取得的收入,像提供技術咨詢、售后服務等獲得的收入。準確統計銷售收入,能合理判斷企業研發投入強度與業務規模的適配程度。例如一家以生產銷售智能家電為主的企業,智能家電銷售收入是主營業務收入,為客戶提供家電維修保養服務的收入則屬于其他業務收入,兩者總和構成企業的銷售收入總額,用于與研發費用對比分析,以確定企業在研發投入方面是否符合高新企業認定標準。高新技術產品需提供檢測報告。
近一年銷售收入在 2 億元以上的企業,近三個會計年度研究開發費用總額占同期銷售收入總額的比例不低于 3%。大型企業憑借龐大的業務規模和雄厚的資金實力,在市場中具有重要影響力,但也面臨著全球市場的激烈競爭。維持不低于 3% 的研發費用占比,有助于企業在技術創新方面保持lead地位,開展前沿技術研究、探索新業務領域等。以銷售收入達 3 億元的企業為例,近三年每年研發費用至少為 30000×3% = 900 萬元。通過大規模的研發投入,企業能夠guide行業技術發展趨勢,推出具有顛覆性的創新產品或解決方案,提升在全球市場的影響力和競爭力。高新企業認定后需三年復審。象山合理高新服務顧問
高新企業認定需滿足自主知識產權數量要求。慈溪智能高新服務管理
申報材料需形成完整的證據鏈,各項指標之間相互印證。知識產權應與研發項目、高新技術產品(服務)形成對應關系;研發費用投入應與研發活動內容相匹配。某新材料企業因申報材料中Patented technology與研發項目脫節,被質疑技術真實性。企業在整理材料時,應以技術創新為主線,將知識產權、研發活動、產品應用串聯起來,通過圖表、流程圖等形式直觀展示邏輯關系,同時確保數據一致性,避免出現矛盾表述,如研發費用中人員人工費用與科技人員數量的對應關系。慈溪智能高新服務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