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持水深在40~80厘米。氨氮含量小于每升0.2毫克,溶氧大于每升5毫克,保持水質清新。光照強度500~2000勒克斯,光照均勻。根據要求調節水溫和換水量。養殖過程需按時測定水溫、pH值、溶解氧、鹽度、COD、氨氮、亞硝(xiao)酸鹽、硝(xiao)酸鹽、磷酸鹽等相關指標,將各項指標控制在合適的范圍內。當水溫高于20℃時,需要加大地下低溫海水的添加量和循環水量,并采取加大純氧供給量的措施,使氧氣飽和度達到100~150%(有液氧設施)。由于夜晚時間比較長,也是魚類生長速度比較快的時段,因此每天傍晚要堅持清潔養殖池一次,并進行一次池底排污操作,給魚苗創造一個良好生長的環境。
蝦苗選擇的關鍵是選用健康、無特定疫病的蝦苗,肉眼觀測大小整齊,體長0.6厘米左右。蝦苗應活潑健壯,無病弱苗和死苗,溯水能力強,體色透明,不發紅,肝心區黑褐色。取蝦苗試養1~2天,死亡率不應大于5%。有條件者可取50尾蝦苗,送有關部門進行病毒檢測,選用不帶白斑綜合癥病毒病之蝦苗。夏威夷購進的第1代SPF親蝦繁育蝦苗更為適合。水溫升至22℃左右可開始放苗,或者先在有供熱的池中暫養,以延長養殖期,養殖大規格的商品對蝦。
工廠化循環水養殖系統的典型工藝和裝備是以物理過濾結合生物過濾為主體,對養殖水體進行深度凈化,并集成了水質自動監控系統,實時監測并調控養殖水體質量并可追溯。該系統具有工藝技術完善、水處理效果好、水質狀況穩定、生產操作舒適、設備維護簡便、運行成本低、系統投資省等優點。這是一套簡潔有效的工藝技術路線:魚池出水自流進入微濾機池,去除殘餌和魚糞等顆粒直徑大于60微米的固體懸浮物質,經水泵提升進入生物濾器,一方面截流微小的顆粒懸浮物,另一方面對水體中的氨氮進行降解,凈化后的水自流回魚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