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白便”疾病很多專家也都對其進行研究,據研究報道指出:白便的診斷特點是蝦肝胰腺中內側脫落許多小管上皮細胞,目前把他作為來源于蝦胃的致病菌的一個未知結果毒素。發現對蝦產生的的白色糞便和肝胰腺中有大量蠕蟲狀體(ATM),是肝胰腺微絨毛脫落,原始細胞裂解,形成蠕蟲狀體,像簇蟲而并非簇蟲。白便通過肉眼不難看出,并非消化不好的糞便,而發病蝦很多表現為空腸空胃,不難判斷這個白色物質主要是肝胰臟所產生的分泌物。
這套系統叫做循環水養殖系統,也可以形象地理解為“工廠化養殖”,是目前先進的水產生態養殖技術。在總產不降的情況下,從原有的養殖水面辟出一塊進行集約化,解決了水源問題,使養殖水質比較穩定,對周邊環境也比較友好。可增產增效、節地節水,破解了常規養殖面臨的諸多可持續發展問題。工廠化循環水養殖是一種現代工業化生產方式,基本上不受自然條件的限制,可以根據需要在任何地點建立海水或淡水的養殖生產系統,達到生產過程程序化、機械化的要求。
溶氧量充足可以改善魚類棲息的生活環境,降低氨氮、亞硝(xiao)酸態氮、硫化氫等有毒物質的濃度。魚蝦生活在溶氧不足的水中,體質將下降,對疾病抵抗力降低,發病率升高,在低氧環境下寄生蟲病也易于蔓延。由于國內現階段池塘養殖方式較為廣泛,工廠化養殖廠規模大多較小,所以主要使用機械式增氧機。工廠化養殖規模大,養殖密度高,對增氧系統要求高,普遍采用純氧、富氧增氧。雖然機械式增氧機目前基本上能滿足國內要求,但是考慮到大規模正規的工廠化養魚廠及發展趨勢,純氧、富氧增氧技術在國內的運用是必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