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目投產前,首先需要決定養殖品種:因為底息類的魚池設計有區別,同時還需要對生物習性了解清楚:喜歡靜水,還是喜歡頂水;適宜水溫等等條件,不一而足。再了解了生物習性后,工廠化循環水養魚成功與否取決于以下幾個主要條件:溶氧量、水質、水溫,如果是海魚的話還有鹽度。副條件還有:ph、硬度、鹽度(淡水魚)、光照等。買魚苗后先進行觀察篩選(15天以上),把那些狀態不好的,比如明顯有寄生蟲、殘疾等不適合的剔除了,省的以后麻煩。在觀察期間還會死魚,除了體質問題外,還有一個因素是水體各元素含量不同導致的。
養殖過程中產生的殘餌、糞便,有部分無法通過換水排出而吸附在池壁池底。洗池對于排出養殖池底的污物有一定效果。無死角的養殖池形狀結合向中央傾斜的池底和中央排污方式,可以有效的排出池底污物。當同一個養魚池中魚的大小、強弱不一時,會嚴重影響魚的生長速度,因而,養殖過程中必須按時進行大小分選。魚的大小分選不僅可以防止互殘(半滑舌鰨的互殘的情況很少發生),而且便于進行管理,尤其是幼魚,幼魚生長比較快,分選和不分選,幼魚的生長、死亡率和餌料的利用率相差很大。但要盡可能減少分養次數,過多次數的分養會使魚體受傷,增加魚的應激反應。
*近氣溫突然降低,對于對蝦養殖戶來說是一個不利的消息,因為這段時間剛好是對蝦的小脫殼期,氣溫降低對對蝦脫殼難免會產生一些不利的影響,特別是急降溫,會對對蝦的生理產生一定影響,干擾對蝦的激素和酶的分泌。對于嶺南地區的對蝦養殖戶來說,氣溫的突變影響尤為嚴重,因為嶺南地區受地理位置因素影響,天氣多變,可能今天氣溫突然降低,明天就氣溫回暖,這種不確定性因素會大大增加對蝦養殖戶的養殖難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