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性乳化瀝青可以改善瀝青的抗疲勞特性,微表處混合料在反復荷載下,長期處于應力應變的交迭變化狀態,致使材料強度逐漸下降。當荷載重復作用超過一定次數后,瀝青材料就會出現應力疲勞破壞。應用一定量的SBR膠乳改性后,可以明顯減少瀝青材料在常應變情況下的動模量的衰減,可以明顯提高在撤銷外力后瀝青材料的動模量的還原率。SBR膠乳還可以提高乳化瀝青的粘度,一般情況下,SBR乳液的粘度高于乳化瀝青的粘度,加入SBR膠乳可以提高乳化瀝青的粘度。粘度提高后,有利于增加乳化瀝青的噴灑厚度和乳化瀝青在石料表面形成瀝青膜的厚度,從而起到改善微表處混合料的耐久性的作用。SBR膠乳改性劑SL-168L可明顯提高瀝青與集料的粘附性,抗開裂性,抗水性,抗磨性等微表處的路用性能。河南改性乳化瀝青丁苯膠乳商家
在乳化瀝青中,SBR膠乳以膠粒形態分散分布,在改性時吸收瀝青體系中的油分,并不斷發生溶脹。一方面,瀝青乳液中SBR顆粒相互吸引形成網狀結構,使瀝青體系具有更強的柔韌性;另一方面,SBR與瀝青結合形成“瀝青—膠粒”結構,增加了體系的穩定性。在常溫與低溫狀態下,瀝青的剛度較大而SBR處于軟彈狀態,使瀝青體系整體的稠度較大,可在外力作用下具有良好的抵抗變形能力。在高溫狀態下,瀝青逐漸熔融后變軟,而SBR橡膠可抵抗高溫作用,并處于相對較硬的狀態,增強了體系在高溫狀態下的穩定性。河南改性乳化瀝青丁苯膠乳商家生產改性乳化瀝青常用的改性方法是加入陽離子丁苯膠乳(SBR乳液)。
SBR是以丁二烯和苯乙烯為單體且通過共聚反應合成的聚合物材料,其中中存在一個C=C不飽和雙鍵,致使SBR能夠進行加成或取代反應,通過使用交聯劑,使得SBR分子中的不飽和雙鍵發生反應而形成交聯的網狀結構,使得橡膠有足夠好的強度和彈性。因此,可利用交聯劑對SBR改性瀝青進行交聯改性,從而達到提升改性瀝青粘韌性的目的。隨著交聯劑加入量增加, 改性瀝青軟化點升高,可以滿足SBR II-A改性瀝青軟化點指標的技術要求。改性瀝青體系中添加交聯劑,針入度降低和延度增加,但是,交聯劑加入量的增加對針入度和延度性質影響不明顯,有試驗表明,隨著交聯劑加入量增加,改性瀝青粘韌性和韌性增加幅度逐漸變緩。
聚合物改性劑種類很多,目前,國內外使用的改性劑主要有三種:熱塑性彈性體類、橡膠類和熱塑性樹脂類,改性劑不同,對基質瀝青性能的改善效果不同,丁苯橡膠(SBR)是一種主要的橡膠類改性劑,能夠改善瀝青低溫性能,增強瀝青的粘韌性能。SBR改性瀝青具有優異的低溫延度和低溫抗開裂性,按照氣候分區,特別適用于年極端氣溫低于-37℃冬嚴寒區和氣溫在-21.5~-37℃冬寒區的道路鋪筑,是目前高寒地區主要使用的一種改性瀝青。SBR膠乳改性乳化瀝青的瀝青的成膜性、與集料的黏附性增加,使得混合料的路用性能更佳。
在微表處養護技術中,改性乳化瀝青主要發揮黏結作用,是重要的原材料之一。在乳化瀝青的制備過程中,改性劑、乳化劑等助劑的性能與相互配合情況不僅決定乳化瀝青能否制備成功,也影響著乳化瀝青的性能優劣。改性劑的改性效果較差、乳化劑的乳化效果不穩定以及兩者的匹配效果不佳等問題直接關聯到乳化瀝青的應用性能。因此,針對微表處技術在原材料選用、制備、施工與道路應用階段易出現的問題,從材料的角度入手,對改性乳化瀝青這一關鍵原材料進行深入研究,選擇合適的改性劑,進行相應的復合設計與研究,并采用多種乳化劑進行制備與對比,研制出性能優異的改性乳化瀝青,并應用于微表處養護技術,是目前重要的研究方向之一。SBR的低溫改性效果明顯,因此規定微表處乳化瀝青的蒸發殘留物的5℃延度大于20cm。重慶防水丁苯膠乳商家
微表處乳化瀝青一般采用陽離子SBR乳液改性。河南改性乳化瀝青丁苯膠乳商家
蒸發殘留物的制備有三種方法,即蒸溜法、蒸發法和減壓蒸饋法,常用的是蒸發法。我國現行的操作方法:將乳液在電爐上加熱攬拌,確認大部分水分己蒸發,放置在160°C烘箱保持1分鐘。對蒸發殘留物測試的指標主要有下三個:1)針入度:標準針尖(100g)在25°C恒溫水浴的瀝青試樣(改性瀝青試樣)中下降5s的深度。單位是0.1mm。針入度愈大表示瀝青軟、稠度小;反之瀝青硬、稠度大。2)軟化點:瀝青試樣放在金屬環內,上面有一規定尺寸和質量的鋼球,放在5°C水中(32.5°C甘油),升溫速率為5±0.5°C/min,至鋼球下落25.4mm時的溫度,表示瀝青的溫度穩定性。3)延度:將瀝青做成8字型標準試件,改性乳化瀝青于5°C下進行測試,基質瀝青測試的是15°C,拉伸速度一般為5cm/min,拉伸至斷裂時的長度即為延度(cm)。延度越大,表明瀝青的塑性越好。河南改性乳化瀝青丁苯膠乳商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