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度檢測是QPQ滲層的重要指標之一,對于一定的基體材料,滲層的硬度由化合物層深度和致密度來確定,只要化合物層達到一定的深度,并有良好的致密度,則滲層硬度就會存在合理的范圍內,化合物層是由于氮和碳元素的不斷滲入鋼的表面形成Fe3N或Fe2~3N,鐵的晶格也由立方晶格轉變成密排六方晶格,因而引起金屬表面硬度的提高,經工研所QPQ處理后,45#的表面硬度可達HV600,不銹鋼材質的表面硬度可達HV1000以上,合金鋼材質可達HV800以上。QPQ表面處理可以改善刀具的表面光潔度。微變形QPQ替代離子滲氮
工研所的QPQ表面復合處理技術是一種針對金屬表面的處理工藝,處理后的產品具有高硬度、高抗蝕、高耐磨、微變形、無污染等優良特性,可替代發黑、磷化、鍍鉻、氣體滲氮、離子滲氮、滲碳等常規工藝。這是一種環保的工藝,因為它不使用有毒化學品,也不產生有害廢物。該工藝還可以優化能效,減少對環境的總體影響。QPQ技術相比傳統的熱處理方法更加節能高效,并且QPQ技術在處理過程中實現了節能減排,對廢氣、廢水、廢渣進行中和處理再排放,使處理過程更加環保。氣門QPQQPQ表面處理可以減少刀具的摩擦系數。
相較于原有的QPQ技術,成都工具研究所有限公司研發的新一代的QPQ鹽浴復合處理技術的化合物滲層由原有的15~20μm增加到30~40μm以上,并且成都工具研究所配備有多套QPQ設備、全套先進檢驗設備,如金相顯微鏡、維氏硬度計、鹽霧試驗機、SEM掃描電鏡、X射線衍射儀、拋光設備等,可長期承接外協加工業務。產品經過QPQ技術處理后,具有高硬度、高抗蝕、高耐磨、微變形、環保等優良特性,可替代發黑、磷化、鍍鉻、氣體滲氮、離子滲氮、滲碳等常規工藝。
氣門的作用是是專門負責向汽車發動機內輸入空氣并派出燃燒后的廢氣,氣門是在高溫狀態下工作的零件,因此氣門除了選用熱強鋼材料外,還要注意氣門的接觸面是一個危險區域,該區域要求耐熱蝕、熱疲勞、耐磨損,因此必須進行表面強化。較早的表面強化技術是采用鍍硬鉻,現在氣門材料常用4Cr9Si2鋼、40Cr以及5Cr21Mn9Ni4N,比較試驗表明,40Cr鋼氣門和5Cr21Mn9Ni4N鋼排氣門經工研所QPQ處理后,其耐磨性比鍍硬鉻高2倍,并成功地解決了六價鉻的公害問題。QPQ表面處理可以提高刀具的抗氧化性能。
齒輪在各類機械設備中的使用過程中,常常面臨著重載荷、高磨損以及高疲勞的嚴苛服役特性。這些特性要求齒輪材料必須具備良好的高韌性、高耐磨性和高疲勞強度,以確保其長期穩定運行。經過工研所QPQ表面符合處理技術的處理后,齒輪樣件的表面會形成一層由氮化物、碳化物及氧化物組成的混合強化層。這一強化層不僅明顯提升了零構件的表面硬度、耐磨性和耐蝕性,而且能夠保留芯部原有的良好韌性。更為可貴的是,經過QPQ處理的工件幾乎不會發生變形,從而確保了齒輪在復雜工況下的高精度和可靠性。QPQ表面處理可以有效地延長刀具的使用壽命。刀具QPQ疏松層
成都工具研究所有限公司的QPQ表面處理技術可以延長刀具的使用壽命。微變形QPQ替代離子滲氮
成都工研所的QPQ技術是金屬表面處理領域內的高新技術。從專業技術上來講,這種技術實際上是低溫鹽浴滲氮加鹽浴氧化或低溫鹽浴氮碳共滲加鹽浴氧化,是一種鹽浴復合處理技術。該技術是在氮化鹽浴和氧化鹽浴兩種鹽浴中處理工件,實現了滲氮工序和氧化工序的復合,滲層組織上是氮化物和氧化物的復合,性能上是耐磨性和抗蝕性的復合,工藝上是熱處理技術和防腐技術的復合。QPQ技術處理后的工件,其耐磨性和抗蝕性比常規處理和表面防腐技術有明顯提高,同時工件幾乎不變形,還具有節能等優點。成都工研所的QPQ技術打破了德國對該技術的國際壟斷,并先后榮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四川省科技進步一等獎,同時是國家重點推廣新項目。該技術已廣泛應用于汽車、模具等多個領域,取得了明顯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微變形QPQ替代離子滲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