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鍛鋼件一般是指鋼錠重量≥150t,且單個鍛件重≥90t的產品,其普通牌號一般為25Cr2Ni4MoV、30Cr2Ni4MoV、40Cr3MoV、45Cr4NiMoV、12Cr2Mo1、12Cr2Mo1V、20MnNiMo等牌號的鍛件材料。大型鍛鋼件一般用來制造電力、造船、冶金、石油化學等工業設備的主要部件。因為要作為主要部件,所以大型鍛鋼件的使用性能和質量要求一般都極為嚴格,而對性能和質量起決定性作用的,就是鍛鋼件的鍛造方法及工藝。在我國,有關大型鍛鋼件的加工工藝標準有三項,分別為GB/T37464-2019《大型鍛鋼件的淬火與回火》、GB/T37558-2019《大型鍛鋼件的鍛后熱處理》、GB/T37559-2019《大型鍛鋼件的正火與退火》。這三部標準對于指導大型鍛鋼件的加工工藝起著重大作用,不過,拜恩工程師也發現有關大型鍛鋼件典型鍛造方法及工藝流程的介紹資料不多。我們都講蓋房子要先把地基打好,我們只有先把鍛鋼件基本的鍛造方法及工藝流程掌握,才能更好去突破和研發新工藝,所以認識大型鍛鋼件的典型鍛造方法及工藝流程是有必要的。冷鍛指對室溫狀態的金屬材料進行壓力加工。鍛造加工供應商報價
自由鍛的設備:空氣錘 結構簡單,操作靈活,維修方便 但錘擊力較小水壓機,水壓機是在靜壓力下使坯料產生塑性變形,工作平穩,噪音小、工作條件好,產生較大壓力,但設備龐大、結構復雜、價格昂貴。兩種設備都無過載損壞問題,但若設備噸位選擇過小,則鍛件內部鍛不透,且生產率低,反之,若設備噸位選擇過大,則浪費人力財力。鍛造設備的選擇主要與變形面積、鍛件材質和變形溫度等因素有關。可用于墩粗 拔長 沖孔 擴孔 彎曲 錯移等始鍛溫度的確定:在不出現過熱、過燒等加熱缺陷前提下,應盡量提高始鍛溫度,使金屬具有良好的可鍛性。始鍛溫度一般控制在固相線以下150-250℃。環形鍛造制造廠4000噸快鍛壓力機的鍛造頻次每分鐘達90次。
鍛造工作是一門獨特的技藝,過程涉及到多個步驟和關鍵環節。首先,鍛造工人需要使用專門的工具和設備,如鍛錘、液壓機和模具等,來對金屬材料進行加熱、鍛打和成型。這些設備和工具的精度和效率直接決定了生產出的鍛件的質量和性能。在鍛造過程中,金屬材料經過加熱后會變得更加柔軟,易于塑形。鍛造工人需要準確掌握加熱的溫度和時間,以確保金屬材料在鍛打過程中不會過熱或變形。同時,鍛造工人還需要根據產品要求和工藝要求,選擇合適的模具和工藝參數,以獲得所需的形狀和尺寸。在鍛打過程中,鍛造工人需要不斷調整工具和設備,以確保金屬材料被均勻地鍛打,避免出現氣孔、裂紋等缺陷。同時,鍛造工人還需要密切關注鍛件的尺寸和形狀變化,并及時進行調整和修正。鍛造工人需要對生產出的鍛件進行質量檢查和驗收。包括檢查鍛件的外觀、尺寸、金相等指標,以確保其符合產品要求和質量標準。對于不合格的鍛件,鍛造工人需要及時進行返工或報廢,以免影響后續的生產和使用。
經壓制和燒結成的粉末冶金預制坯,在熱態下經無飛邊模鍛可制成粉末鍛件。鍛件粉末接近于一般模鍛件的密度,具有良好的機械性能,并且精度高,可減少后續的切削加工。粉末鍛件內部組織均勻,沒有偏析,可用于制造小型齒輪等工件。但粉末的價格遠高于一般棒材的價格,在生產中的應用受到一定限制。對澆注在模膛的液態金屬施加靜壓力,使其在壓力作用下凝固、結晶、流動、塑性變形和成形,就可獲得所需形狀和性能的模鍛件。液態金屬模鍛是介于壓鑄和模鍛間的成形方法,特別適用于一般模鍛難于成形的復雜薄壁件。鍛造用料除了通常的材料,如各種成分的碳素鋼和合金鋼,鍛造的主要原材料為金屬棒料、鑄錠等。
鍛造是金屬塑性加工的重要方法之一。鍛造的主要目的是:成形和改性(機械性能和內部組織的改善)。其中后者是其他工藝方法難以實現的,另外鍛造生產還具有節約金屬、生產效率高、靈活性大等優點。通過鍛造能使鑄造組織中的疏松、氣孔壓實,把粗大的鑄造組織(樹枝狀晶粒)擊碎成細小的晶粒,并形成纖維組織。當纖維組織沿著零件輪廓合理地分布時,能提高零件的機械性能。因而,鍛制成的零件強度高,可承受更大的沖擊載荷。在承受同樣大小沖擊載荷的情況下,鍛制零件尺寸可以減小,即節省了金屬。鍛造按成形方法則可分為自由鍛、模鍛、冷鐓、徑向鍛造、擠壓、成形軋制、輥鍛、輾擴等。坯料在壓力下產生的變形基本不受外部限制的稱自由鍛,也稱開式鍛造。其他鍛造方法的坯料變形都受到模具的限制,稱為閉模式鍛造。成形軋制、輥鍛、輾擴等的成型工具與坯料之間有相對的旋轉運動,對坯料進行逐點、漸近的加壓和成形,故又稱為旋轉鍛造。鍛造主要是在高溫下擠壓成型。模鍛制造公司
大多數行業用的鍛件都是熱鍛。鍛造加工供應商報價
當溫度超過300-400℃(鋼的藍脆區),達到700-800℃時,變形阻力將急劇減小,變形能力也得到很大改善。根據在不同的溫度區域進行的鍛造,針對鍛件質量和鍛造工藝要求的不同,可分為冷鍛、溫鍛、熱鍛三個成型溫度區域。原本這種溫度區域的劃分并無嚴格的界限,一般地講,在有再結晶的溫度區域的鍛造叫熱鍛,不加熱在室溫下的鍛造叫冷鍛。在低溫鍛造時,鍛件的尺寸變化很小。在700℃以下鍛造,氧化皮形成少,而且表面無脫碳現象。因此,只要變形能在成形能范圍內,冷鍛容易得到很好的尺寸精度和表面光潔度。只要控制好溫度和潤滑冷卻,700℃以下的溫鍛也可以獲得很好的精度。熱鍛時,由于變形能和變形阻力都很小,可以鍛造形狀復雜的大鍛件。要得到高尺寸精度的鍛件,可在900-1000℃溫度域內用熱鍛加工。另外,要注意改善熱鍛的工作環境。鍛模壽命(熱鍛2-5千個,溫鍛1-2萬個,冷鍛2-5萬個)與其它溫度域的鍛造相比是較短的,但它的自由度大,成本低。鍛造加工供應商報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