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們通常認為,給逝去老人辦一場風光體面的葬禮,是孝心較好的體現,也是子孫對老人然后一次盡孝的機會,同時在親友面前也會很有“面子”。如果做得不“到位”,可能會被指責“不孝順”“不隆重”“違背傳統禮儀”,從而“得不到先人護佑”。隨著時代變遷和社會發展,近年來,生態葬雖然仍占少數,但越來越受到市民認可,越來越多的人接受了厚養薄葬的觀念,接受了回歸自然、節儉環保的生態葬方式。但生態葬并不能與“薄葬”畫等號。生態節地葬,讓生命的告別變得更加寧靜、和諧。奉賢花盆葬生態節地葬陵園
“我父親生前聊過這個話題,他當時就說,不用買地,直接撒在海里。”雖然也聽到了不理解的聲音,但在與家人商議后,周女士在當地民政部門報名參加了集體海葬儀式。“選擇海葬的方式送親人然后一程是對的,雖然有‘入土為安’的老規矩,但是我覺得不用再經歷這人世間的苦楚,就放他自由吧,歸入大海,萬里浩瀚,天地長輝,海在魂在?!被貋砗蟮闹芘吭谏缃黄脚_寫下了她的感想。她告訴記者,以后每年都會帶著鮮花去海邊住幾天,“不僅思念親人,也能‘陪陪他’。”奉城草坪葬生態節地葬是什么生物土葬及樹葬都是生態節地葬中的重要方式,各有特點與優勢。
北京市民政局正在醞釀骨灰生態葬的獎補辦法,鼓勵市民對逝去親人的骨灰,采取樹葬、壁葬、花葬、海撒、深埋等方式安葬,以解決“死人與活人爭地”的困局,并希望在公眾中樹立新的生死觀。北京海撒、樹葬、壁葬、花葬等生態葬的數量,不足整體安葬方式的10%。市民政局殯葬管理處處長王琦表示,北京2013年將制定減免或獎補方式,鼓勵市民對逝去親人采取生態葬的方式,以減少對土地的占用,力爭到2015年,生態葬的比例能達到30%甚至更高。
吉林大學社會學系博士包立峰認為,中國已步入老齡化社會,如果依然采用傳統的殯葬方式,將會使我們周圍的青山綠水越來越少。從這個意義上說,推廣樹葬等生態葬方式也是造福子孫后代的事情。社會意義,生態殯葬是經濟社會發展和人們生態意識增強的必然結果,我們要用科學的世界觀去理性的分析和檢討生態葬對環境、經濟、社會、人口等現實狀況的影響,使其在殯葬革新的進程中更加符合社會發展進步的需要,實現人們追求環境生態化的良好愿望。只要我們堅持不懈的努力,我想生態葬必將在廣大人民的大力支持和積極參與下取得豐碩的成果,遺體生態葬、骨灰生態葬必將成為我國殯葬革新發展的主旋律。 節地葬采用生態型墓地,減少對周邊環境的破壞。
杭州市民政局社會事務處工作人員蔣增鋼告訴記者,一直以來,杭州市積極推動節地生態安葬設施建設,推廣各類節地生態葬式葬法。如自1989年起組織集中江葬30次,在臨平區建成我省較大的骨灰存放設施“安賢百年居”,在余杭區打造“是墓不見墓”集旅游和生命紀念于一體的“徑山如意陵園”;在臨安區創新推廣公益性壁葬公墓;在建德市全域推進骨灰堂建設……逐步引導人員“終歸自然”的生命理念。政策引導與觀念轉變之下,選擇節地生態葬的人數在逐年增加。節地葬方式不斷創新,為人們提供更多綠色殯葬選擇。長寧綠色生態節地葬價格表
生態節地葬可讓每個人的離去意味著一個新的生命輪回,增添希望。奉賢花盆葬生態節地葬陵園
生態節地葬具有以下特點:節約土地資源:生態節地葬將骨灰深埋于地下,占地面積較小,較大程度上節約了土地資源。保護生態環境:生態節地葬不立碑、不硬化,有利于植被生長,減少了對自然環境的破壞。低碳環保:生態節地葬簡化了葬禮儀式,減少了祭祀用品的使用,降低了環境污染。經濟實惠:生態節地葬的費用相對較低,減輕了家庭的經濟負擔。在上海,作為國際化大都市,土地資源尤為寶貴。因此,選擇一處既經濟實惠又符合生態節地理念的墓地顯得尤為重要。奉賢花盆葬生態節地葬陵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