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管理碩士(MBA)的發展史
工商管理碩士(MBA)的出現,使得中國教育與世界接軌。中國有兩種碩士學位,一種為學術型碩士學位,一種為專業碩士學位。
通常情況下所說的學術型碩士學位是中國特有的學位系統,在國外并不存在學術學位一說。專業碩士學位是世界高校統一的學位,也就是說國外只有一種碩士學位,不管是搞學術研究,還是搞實踐的碩士,在國外都是授予MBA學位,國外不存在學術學位與專業學位之分。
所以說中國兩種碩士學位的存在,是具有**的,中國引進MA(文學碩士),MFA(藝術碩士),MBA等等學位制度,是為了與世界接軌。在國外攻讀文學領域的碩士課程,**終都是授予MA學位;攻讀藝術領域的碩士課程,都是授予MFA學位;攻讀商學的碩士課程,都是授予MBA學位,這是世界高校統一的學位系統,國外不存在學術碩士學位一說的,也就是說在國內獲得的工商專業的學術碩士與專業碩士到國外時,都被認證并翻譯為Master of Business Administration,也就是MBA,但有些l情況學術碩士學位在國外是不被承認的。整體來說,學術學位是中國國內制度體系,而專業學位是全球高校國際制度體系。
歷史起源
MBA起初誕生于美國,經過百年的探索和努力,它培養了為數眾多的***工商管理人才,創造了美國經濟發展的神話和奇跡。獲得MBA學位的人曾被譽為"天之驕子"和"管理人才",成為企業界乃至社會敬重和羨慕的特殊人物,甚至在公眾心目中被視為“商界英雄".
據統計,美國比較大的500家公司的總經理、董事長等高層主管,絕大多數都是MBA。這一驚人的事實,是對MBA教育的成功業績的比較好說明。MBA意味著超群的能力、膽識、品德;**著財富、地位、權力、榮譽;預示著希望、成功和輝煌。
1966年,香港中文大學商學院開設為期兩年的MBA課程,成為亞洲區***所提供工商管理碩士(MBA)課程的商學院。
MBA的中國之路
中國的MBA教育起步很晚,是**開放的產物。80年代開始學習和引進美國的MBA教育,在1988年,來自清華大學、中國人民大學、南開大學、天津大學、西安交通大學和上海財經大學的院長、教授與教育部、學位辦的領導在清華大學開了為期兩天的會,討論在我國開展MBA教育的必要性、可行性以及相關政策。
1990年,***學位辦正式批準設立MBA學位并試辦MBA教育,1991年,***學位辦批準9所國內高校開展MBA教育試點工作,此后,中國內地陸續批準了更多的院校為MBA教育培養單位。目前體制內共計229所院校開設MBA項目,項目總數超過500個。
1994年10月,全國MBA教學指導委員會正式成立。1997年,在國家經貿委的支持下,中國開始了面向國有大中型企業管理人員的在職MBA學位招生,并實施了MBA入學全國聯考(GCT)。
2015年,取消了在職人員攻讀MBA入學考試(十月聯考),納入全國碩士研究生統一招生考試,考試時間為每年12月末,考試科目為(管理類聯考和考研英語2).2016年,取消了EMBA自主招生,納入全國碩士研究生統一招生考試;同年,明確規定了全日制和非全日制MBA均可獲得學歷證和學位證,學歷類型均為統招學歷(普通高等教育)。我國的MBA教育有全日制和非全日制兩種主要的學習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