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車線束與傳統汽車線束的差異
新能源汽車線束產品和傳統汽車線束產品有諸多區別,主要體現在以下方面:
1. 電壓與電流要求
? 新能源汽車線束:新能源汽車采用高壓電池系統,電壓通常在 300V - 800V,驅動電機時需使用耐壓 1kV 以上的高壓線束,且在快充等情況下要承受大電流。
? 傳統汽車線束:傳統燃油車主要是低壓系統,電壓一般為 12V 或 48V,線束電壓低、電流小,以常規銅導線為主即可滿足需求。
2. 材料與設計
? 新能源汽車線束:絕緣材料常采用硅膠或交聯聚乙烯等,具有耐高溫、耐腐蝕的特性。為抑制高壓電磁干擾(EMI),采用多層屏蔽結構,如鋁箔 + 編織層。為實現輕量化,部分使用鋁導線,但需特殊連接工藝,或采用高密度布置方式。
? 傳統汽車線束:一般使用常規的 PVC 絕緣材料,屏蔽要求較低,在材料選擇上更注重成本控制。
3. 布局復雜度
? 新能源汽車線束:電池包通常位于底盤,電機分布于前后軸等位置,線束需要跨區域長距離連接,并且要避免電磁干擾和物理損傷,布局較為復雜。
? 傳統汽車線束:主要圍繞發動機艙布局,結構相對固定,布局復雜度較低。
4. 安全標準
? 新能源汽車線束:高壓線束需符合 IP67/IP6K9K 防護等級,配備高壓互鎖(HVIL)裝置,以確保在斷電等情況下的安全。
? 傳統汽車線束:安全標準主要集中在防火、耐磨等常規要求方面。
5. 功能用途
? 新能源汽車線束:不僅要傳輸電能,還要傳輸各種控制信號和數據信號,以滿足電池管理系統、電機控制系統、自動駕駛系統等的需求,具有多功能集成的特點。
? 傳統汽車線束:主要功能是為車輛的電氣設備供電和傳輸簡單的控制信號,功能相對單一。
6. 通信需求
? 新能源汽車線束:隨著智能化發展,需要支持更高的數據傳輸速率,如以太網替代 CAN 總線,以滿足智能駕駛、車聯網等功能對數據傳輸的要求。
? 傳統汽車線束:對數據傳輸速率的要求相對較低,一般的通信協議和線束設計即可滿足其電氣設備的通信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