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B行業景氣周期延續,產業革新升級加速
電子行業預期差相當大板塊,需求革新推動產業結構加速轉移
PCB 產業長期以來存在較為“低端”的誤解,估值相對看低,實際伴隨電子產業下游應用對工藝需求的提升,PCB 產業仍存在較高技術壁壘,同時需與下游客戶高度配合縮短交期保證良率;另一方面來看,無論是毛利率還是資產收益率等各項指標,在電子板塊中仍屬較高水平,產線自動化升級帶動的人均產值從50-60 萬水平(電子板塊中下水平)提升至200 萬元(電子板塊**水平,可類比IC 設計企業),有望再度提升運營效率。
環保政策及競爭壓力下,產業整合加速,集中度繼續提升
電子產品整體工藝需求提升,小廠資金有限,較難改進工藝技術;大廠積極擴產,自動化趨勢下運營優勢***,良率、毛利率及供應鏈成本管控優勢繼續拉大,較強的議價能力將持續擠壓小廠空間;環保核查風氣下,小廠擴產更加受限,環保設備配套投入高,小廠資金有限;周邊配套效應及小廠地域優勢將繼續弱化,技術儲備及運營出色的質量廠商有望實現真成長。目前內資**市占率*1%,行業整合背景下,未來有望出現百億規模內資大廠。
行業景氣周期延續,產業鏈有序擴產
產業結構向大陸轉移的背景下,內資PCB 質量大廠擴產尤為積極,通過借力資本杠桿充分發揮大廠的規模效應,且生產工藝朝著智能化及自動化方向發展。中國臺灣PCB 廠商擴產力度總體不及內資廠商,其新增產能主要集中在高階HDI板、類載板、FPC、軟硬結合板等相對高附加值產品,對多層板等產品擴產意愿不強。我們認為這是由于大部分臺廠利潤率低,盈利性差,沒有足夠動力***充分擴產。
下游需求應用革新,**板材迎來發展良機
PCB 產品工藝向高密度、高精度、多層化、高速傳輸、輕薄化方向演進,伴隨5G 以及消費/汽車電子產品輕薄化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