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釣全攻略:技巧、安全與必備裝備
釣魚圈有句行話叫 “玩海釣只有一次和無數次的區別”,海釣的獨特魅力就在于,當你站在茫茫大海上,海風拂面、海浪翻涌,手握釣竿等待魚兒咬鉤,那種期待與興奮,一旦體驗就難以忘懷。
我國海岸線漫長,海洋資源豐富,海釣產業雖剛起步,但潛力巨大,有大約 9000 萬釣魚愛好者。對于這些愛好者來說,釣魚救生衣是他們在海上安全的重要保障,也是海釣時不可或缺的裝備。
掐準時機,漁獲多多
釣魚圈常說 “三分釣技,七分時機” ,足見時機對海釣的重要性。初春(3 月初至 5 月中旬)和晚秋(八月十五前后),海水溫度適宜,食物豐富,魚兒活動頻繁,是海釣黃金期,此時正是 “魚開口,好豐收”。
一天中,拂曉(4 點 - 9 點)和黃昏(16 點 - 20 點)魚兒更活躍,適合釣不同類型海魚。若想釣石斑魚等大型海魚,晚上 10 點 - 凌晨 2 點是較好時段,正所謂 “夜釣大魚,收獲驚喜”。
陰歷初一、初二和十七、十八前后是大潮期,魚類聚集,漲潮、漲半潮、回潮、落半潮,尤其是潮水漲至七八成時,都是海釣好時機,“漲潮退潮間,魚兒**貪歡” ,抓住潮汐變化,漁獲不愁。
不同海魚比較好垂釣時間不同,“五月鱸,六月鯛,七月八月鲅魚跳” ,熟悉這些,才能有的放矢。5 - 11 月可釣鱸魚,9 - 11 月比較好;小滿至芒種釣真鯛魚;清明到立冬釣牙鲆;秋分至大雪釣黑鯧;立秋至大雪釣鱈魚;秋分前后釣鲅魚;白露至冬至,尤其是立冬前釣黑鯛;立秋至冬至釣海鰣;立秋后至小雪釣魷魚;處暑至立秋以及秋分前后釣鮐魚;六線魚全年可釣,秋季個體更大。
選對釣具,輕松開釣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選對釣具是海釣關鍵。釣竿根據目標魚種和釣法選,釣鱸魚可用中硬調路亞竿,釣石斑魚則需更硬的船釣竿。繞線輪分紡車輪、水滴輪等,新手可選操作簡單的紡車輪,老手追求精細拋投,水滴輪是個好選擇。魚線也有講究,主線選耐磨性好的尼龍線,子線根據魚的咬合力選,比如釣黑鯛,碳線子線就比較合適。魚鉤大小和形狀也得匹配目標魚,釣小魚用袖鉤,釣大魚用伊勢尼鉤。.
安全第一,快樂海釣
海釣雖有趣,但大海危險。2024 年 8 月 3 日,美國舊金山灣區 45 歲華人工程師邱宗德劃皮劃艇出海釣魚時不慎落水,雖被沖浪者救上岸并送醫,但**終還是離世。此類悲劇的發生,讓釣魚救生衣的重要性更加凸顯。
釣魚救生衣是海釣安全裝備中的**,它不僅能在關鍵時刻提供浮力,確保落水者不會下沉,還設計有多個口袋,方便放置各種小配件和工具,實用性十足。目前市場上的釣魚救生衣類型多樣,有采用浮力材PVC、EPE 的傳統救生衣,這種救生衣結構簡單、價格親民;還有自動充氣、手拉充氣等新型救生衣。充氣救生衣在落水時能迅速充氣,提供浮力,但它也存在一些弊端。一方面,由于自動充氣裝置長期閑置缺乏保養,極有可能出現故障,導致在落水的緊急時刻無法正常充氣。另一方面,其材質多為較為輕薄的織物,在海釣過程中,若不慎與礁石、魚鉤等尖銳物體接觸,很容易被劃破,無法形成有效浮力,使救生衣失去應有的作用。
除了釣魚救生衣,其他安全裝備也不容忽視。帽子要防曬防風,有防風扣;防曬服防紫外線;防水褲防海浪打濕;護臀墊保護臀部和衣物;磯鞋登礁必備,鞋底防滑。
萬一落海,務必保持冷靜,入水 10 多秒才浮起,期間捏鼻閉氣,頭部浮起后口鼻同時呼吸;身體直立微后仰,面朝岸上,滑動手腳緩沖,離開激浪區;選擇水流緩處等待救援,無人時找斜坡或沙灘慢慢上岸,水深膝蓋以下再站起,千萬別在浪腳處上岸。而此時,身上的釣魚救生衣就是**堅實的依靠。
海釣充滿挑戰與樂趣,出發前一定要了解安全事項,穿好釣魚救生衣,掌握技巧。愿大家帶著知識和安全,享受海釣的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