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泥盲道磚抗壓與壽命的困境_浙江玖隆
在城市盲道的構建中,水泥盲道磚的使用存在著抗壓強度較低和使用壽命較短的問題,這些問題對盲道的功能發揮和城市的整體形象有著不可忽視的影響。
水泥盲道磚抗壓強度低的根源在于其自身的材料構成和結構特點。水泥盲道磚以水泥為主要膠凝材料,與沙子、石子等混合而成。這種混合材料在成型過程中,由于震動成型工藝的局限性,無法使材料達到理想的密實程度。磚體內部存在著較多的孔隙,這些孔隙在受到壓力時,會使磚體的受力情況變得復雜。當有外力作用于水泥盲道磚時,比如行人的腳步壓力或者小型交通工具的輕微碾壓,孔隙周圍的材料容易發生變形和破裂。在一些老舊城區,由于道路狹窄,車輛和行人混行的情況較為常見,水泥盲道磚在這種復雜的交通環境下,抗壓強度低的問題就更加明顯。即使是正常的行人行走,隨著時間的積累,也會對水泥盲道磚造成損害,導致其表面不平整,影響視障人士的行走體驗。
關于使用壽命較短的問題,水泥盲道磚面臨著多方面的挑戰。一方面,水泥盲道磚的吸水率大,這使得它在潮濕環境中容易受到損害。在雨水較多的地區或者城市的低洼地段,水泥盲道磚會大量吸水。吸水后的水泥盲道磚在干燥過程中,會發生收縮現象,而這種收縮往往是不均勻的。不均勻的收縮會在磚體內產生應力,當應力超過磚體的承受能力時,就會出現裂縫。另一方面,水泥盲道磚的耐磨性較差。在日常使用中,行人的鞋底與盲道磚表面不斷摩擦,隨著時間的推移,水泥盲道磚的表面會逐漸磨損,盲道的標識也會變得模糊不清。這對于依靠盲道出行的視障人士來說,是非常危險的,他們可能會因為盲道標識的缺失而走錯方向或者遭遇意外。
水泥盲道磚抗壓強度低和使用壽命短的問題,反映出在盲道建設中需要更加注重材料的選擇和質量的提升。只有解決這些問題,才能確保盲道設施真正成為視障人士安全、可靠的出行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