銷售成都市膩子膏批發價格批發成都市叁零叁建材供應
膩子,只要是我們家里做過裝修,多多少少都是會用到的。膩子除了分為膩子粉和膩子膏,除了這些,你還了解膩子的正確使用方式和作用嗎?如果你還不清楚的話,本期就和成都山林山膩子膏一起來學習一下吧
1、屋面防水層及結構工程分別驗收完畢,操作施工環境清掃干凈,無其他干擾。
2、門窗口、預埋件等已安裝完畢。
3、基層為抹灰墻面施工完,達到表面平整,具有一定強度,陰陽角方正、順直,且經監理、項目質量檢驗合格;
4、電氣工程:燈座盒、插座盒、接線盒及暗管等已埋設完畢,經檢查達到要求。
5、給水、暖衛設施的固定卡、架等預埋件均已安裝完畢,經檢查達到要求。
6、先做樣板間,經項目質檢、技術、工程人員驗收合格后,方可組織班組進行大面積施工。膩子在施工過程中要求一次成活,不得多次修補。
7、基層含水率不得大于10%。
8、基層要求:
8.1基層的平整度偏差≤2mm。
8.2基層的強度大于膩子的強度,不得在非耐水膩子上刮耐水膩子,基層不得使用821膩子。
8.3砼基層或水泥砂漿找平層:將墻面污垢、浮漿、灰塵清理干凈,砼基體的鼓包、錯臺或漏漿、凹凸部位,已剔除、找平,陰陽角修補順直。
8.4陶粒砼隔墻板等拼縫處已按“輕質陶粒砼隔墻板安裝技術交底”處理到位,經檢查達到要求;隔墻板、煙風道安裝單位已經與土建裝飾單位辦理交接手續。
8.5清理修補后的墻面基層,表面堅固、平整、光滑,陰陽角彈線找垂直水平,方尺測定陰陽角彈線找垂直水平,方尺測定陰陽角方正。
8.6墻體表面的鋼筋頭、鐵絲等雜物已經清理干凈。
8.7門窗框邊與洞口有3-5mm間隙,做到不吃口,洞口邊平直。
施工范圍
以下部位刮耐水膩子:
1、地上室內起居室、臥室的頂板、墻面(不包括室內背靠電梯井道的墻面);廚房、衛生間的頂板和板底20mm墻面;封閉陽臺內頂板和墻面;2、樓梯間墻面(不包括樓梯間踢腳線部位)和頂棚,但不包括樓梯間梯井兩邊的梯段板側邊及內反5cm部位;電梯廳與戶門之間的過道的墻體(12cm踢腳線除外)和頂板,但不包括地上電梯廳墻面和頂棚;有門管井內頂板、墻面。
3、地下室墻面和頂板,但不包括采光井墻面。
五、操作工藝
1、工藝流程:
基層處理(報驗)→板底、梁底、梁側與墻面交接處及砼墻與后砌墻面交接處、門窗洞口四周、配電箱盒四周滿貼一層20cm寬的確良布(每邊均勻搭接10cm寬)(報驗)→調配耐水膩子→陰陽角、門窗洞口位找方、垂直、平整→刮一遍耐水膩子,找平墻,厚度為1.0mm→陰陽角修補及個別找平(報驗)→刮第二遍耐水膩子,厚度為0.5mm→刮第三遍耐水膩子,厚度為0.5mm→陰陽角找方正→揭膠條,修理邊角→打磨、壓光(報驗)→陽臺、起居室、臥室踢腳線及窗臺刷深灰色內墻涂料→成品保護。
2、基層處理:剔除突出物、粘附物,清水沖洗浮灰。邊角線找直,剔鑿到實處。如有油漬和銹斑,用10%火堿溶液擦洗干凈,并用清水洗凈殘液、曬干。
3、板底、梁底、梁側與墻面交接處及砼墻與后砌墻面交接處、頂板施工縫、后砌墻與隔墻板、后砌墻與隔墻板上的預留管線、盒、門窗洞口四周、配電箱盒四周、隔墻板與砼等滿貼兩道20cm寬白色的確良布(每邊均勻搭接10cm寬),即底層、面層各一道,壓貼緊密,不應有皺折、翹曲、外露現象。自檢合格后報項目部驗收,驗收合格后方可刮膩子。刮耐水膩子前,滾涂封底膠,以防開裂。
4、彈線找規矩,貼防污染膠條(即2cm寬美紋紙)。
5、彈線找規矩,室內地面未施工之前,室內墻面耐水膩子從建筑+1m線以外2cm開始施工(留出建筑+1m位置線),室內地面已施工部位按剔腳線高度(120mm高)彈出剔腳線上口高度(建筑+1m線下返89cm,首層為建筑+1m線下返88cm),然后終具體標高根據地面完成面標高進行調整。
6、貼防污染膠條(即2cm寬美紋紙):門窗框邊、裝飾線周邊先貼防污染膠條。
7、調配耐水膩子:按生產廠家提供的使用比例進行均勻攪拌后,即可施工,調制的耐水膩子一次不宜量多,用多少調多少,隨調隨用,且在兩小時內用完,膏狀膩子使用后密封嚴密。
8、刮膩子:
8.1基層處理:不同類型、不同廠家的膩子使用各不相同,基層處理嚴格按照廠家的使用說明進行處理。
8.2一般面層膩子采用三遍成活,膩子總厚度為2mm,刮頭遍膩子找平時,膩子厚度為1.0mm要均勻平整,刮第二、三遍膩子時,每遍厚度控制在0.5mm,手法橫平豎直,用力均勻,罩面膩子做到收平壓光,切勿忽輕忽重,以免出現顏色不一,壓糊現象。罩面膩子在膩子凝固前完成。一遍用膠皮刮板橫向滿刮,一刮板緊接一刮板, 接頭不得留槎,每一刮板然后收頭要干凈利索。干燥后用磨砂紙,將浮膩子及斑跡磨平磨光,清掃干凈。第二遍用膠皮刮板豎向滿刮,所用方法同一遍, 干燥后用砂紙磨平掃干凈,第三遍用鋼片刮板滿刮膩子,刮平刮光成活。總厚度2mm。對第三遍罩面膩子,接茬處不留痕跡,大面收光平整,一與第二、第二與第三遍膩子的間隔以及壓光時間以廠家使用說明書為準。對頂棚沿南北方向用刮板滿刮膩子。
8.3 膩子以刮實壓光為主,刮實均勻,有光滑效果,對于結痕和不平處即順光方向線,適當用40-60目砂紙打磨。
8.4樓梯間墻面和梯板頂部位用水砂紙打成亞光面后再進行涂料施工。
8.5每一遍要待頭一遍表干后,要用砂紙將膩面打磨平整方可進行下一道的刮涂,墻面膩子批刮操作應從右到左、自上而下使用刮板進行。
9、揭掉美紋紙,清修邊角:
9.1第三遍膩子刮完后,及時揭去美紋紙,進行清修邊角,用膩子刀把洞口、陰陽角等部位多余的膩子鏟掉,清修干凈,達到線條清晰,無污染。
9.2 凹面修補時先滾噴水濕潤,刮補略高于原墻面,待完全干燥后,用細砂紙打磨平、擦凈。
10、注意同一標高處的門洞標高一致。尤其要注意線盒、開關、管件四周、墻體管道背后等處彈線提前認真處理,確保無露刮,周邊平整光滑。
六、室內細部做法
1、陰角用木工鋸片鋸線,鋸線深度1mm,寬度為0.5mm,線要深淺一致,寬度一直。陰角必須為90度角,陽角要求不能有棱角(即小圓角)。
2、頂板順同一方向刮直,即順光線方向施工,一遍已找平基層為準,一遍用膠皮刮板橫向滿刮,一刮板緊接一刮板,接頭不得留茬,每一刮板然后收頭要干凈利索。干燥后磨砂紙,將浮膩子及斑跡磨平磨光,清掃干凈。第二遍用膠皮刮板豎向滿刮,所用方法同一遍,干燥后用砂紙磨平掃干凈,第三道用鋼片刮板滿刮膩子,刮平、刮光成活;總厚度2mm。
3、膩子施工注意每一遍要待前一遍表干后,要用砂紙將膩子面打磨平整方可進行下一道的刮涂。墻體批刮操作從右到左、自上而下使用刮板。面層膩子盡量平整,嚴禁用砂紙打磨。局部小面積的不平整,用細砂紙輕微打磨平整,清理掉浮灰即可。
4、窗臺板及窗臺陽腳下返30mm并向窗口兩邊各延伸30mm刷深灰色內墻涂料,涂料在陰角處分線,見下圖:涂料要求涂刷均勻,不能有色差、漏刷、流墜刷紋現象。
5、踢腳線(廚房、衛生間、管道井、開敞陽臺及地上公共部分不做踢腳線):踢腳線高度為120mm高,踢腳線上口標高建筑+1m線下返89cm,首層為建筑+1m線下返88cm為踢腳線上口位置(然后終具體標高根據地面完成面標高進行調整,保證踢腳線高度為120mm);踢腳線涂料施工前,踢腳線上口、下口彈線貼2cm寬美紋紙;刷深灰色內墻涂料,踢腳線上口線平直,下口線順直,涂料不能有色差和漏刷、流墜現象,涂料涂刷兩遍。涂料粘結牢固、平整、光潔,分色線順直清晰,顏色均勻一致,無砂眼、刷紋,不得污染墻體、地面。
6、廚房、衛生間的細部做法:
刮耐水膩子部位:頂板及頂板四周下返2cm墻體,要求線條順直;穿樓板管道根部,吊桿、管卡根部下返3mm涂刷耐水膩子。
7、電箱、電盒、燈座部位必須方正平直,不允許有歪斜現象,不允許存有砂漿、膩子,平整光滑。
8、門、窗口及啞巴洞口做法:門窗口內、外角必須均為90度角,門、窗洞口邊的同一標高處線條必須順直,同時保證板底至門窗頂的高度一致;板底至梁底的高度一致;板底至建筑+1m線處的高度偏差≤2mm;室內同一標高處相鄰門洞頂的高度一致。
七、質量標準
1、主控項目:
1.1耐水膩子的品種、性能、質量等級必須符合設計要求及有關標準的規定。
1.2耐水膩子的合格證、檢測報告齊全、有效,耐水膩子的保質期大于三個月。
2、一般項目:
2.1膩子層潔凈、表面平整、堅實、顏色均勻一致、手感細膩光滑、粘結牢固,無凹凸、漏刮、錯臺等缺陷,嚴禁起皮、粉化、裂縫、脫落。
2.2涂料不允許有漏刷、透底、流墜、疙瘩、刷紋、砂眼等現象。
2.3裝飾線偏差不大于1mm。
2.4門窗、燈具潔凈。
3、允許偏差項目:如下表所示。
項次 |
項目 |
中級標準 |
1 |
泛堿 |
不允許有 |
2 |
刷紋 |
無刷紋 |
3 |
流墜、疙瘩 |
不允許有 |
4 |
顏色、砂眼、劃痕 |
顏色均勻一致、不允許有砂眼、劃痕 |
5 |
門窗、燈具 |
潔凈 |
6 |
踢腳線上口平直度 |
≤1mm |
7 |
表面平整度 |
≤2mm |
8 |
立面垂直度 |
≤2mm |
9 |
陰陽角垂直度 |
≤2mm |
10 |
陰陽角方正 |
≤2mm |
11 |
洞口寬度、高度 |
≤2mm |
12 |
門窗洞頂標高 |
≤2mm |
八、成品保護
1、不能污染門窗油漆,不能污染周圍已做完的飾面層。
2、已完成的膩子成品做好成品保護工作,防止其它工序和專業對產品的污染和損壞。
3、室內膩子進行修理時,注意對已安裝好的門、窗、桿銷、燈具等電氣產品及設備管道的保護,嚴防對其污染。
4、施工前對已完成的地面分層進行保護,嚴防掉落的膩子造成污染。
5、移動漿桶、攪拌器等施工工具嚴禁在地面上拖拉,防止破壞已施工完的地面。
6、室內門窗、玻璃、五金、護欄、管道等必須清理干凈,地面上所有的砂漿、膩子、涂料、油漆、灰塵等必須清理干凈。
九、應注意的質量問題
1、流墜:產生的主要原因是膩子拌制太稀、涂刷過厚、施工環境溫度過低、干燥過程太慢,以及墻面不平或有油、水等污物。防治方法是合理施工用料,加強墻面清理等。
2、倒光或光量不足:產生的主要原因是墻面不平整、漏刷膩子或漏磨砂紙涂料質量不好或加入稀釋劑過多,施工環境溫度過低或濕度過大等。防治方法是加強基層表面處理工作。如膩子要刮的周到,刮涂時必須前一道工序干燥后在進行一道。
3、接搓明顯:產生的主要原因是膩子層干燥太塊,或因操作面大油工不足等,防治方法是可適當在基層操作范圍內涂滾一道界面劑。還要注意施工時操作工人要配足,施工面不鋪的過大,人與人之間的操作距離不宜過寬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