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微調V/div"靈敏度選擇開關及微調裝置。靈敏度選擇開關系套軸結構,黑色旋鈕是Y軸靈敏度粗調裝置,自10mv/div~20v/div分11檔。紅色旋鈕為細調裝置,順時針方向增加到滿度時為校準位置,可按粗調旋鈕所指示的數值,讀取被測信號的幅度。當此旋鈕反時針轉到滿度時,其變化范圍應大于2.5倍,連續調節"微調"電位器,可實現各檔級之間的靈敏度覆蓋,在作定量測量時,此旋鈕應置于順時針滿度的"校準"位置。(4)"平衡"當Y軸放大器輸入電路出現不平衡時,顯示的光點或波形就會隨"V/div"開關的"微調"旋轉而出現Y軸方向的位移,調節"平衡"電位器能將這種位移減至**校是德科技示波器的前世今生。示波器的顯示
(5)"↑↓"Y軸位移電位器,用以調節波形的垂直位置。(6)"極性、拉YA"YA通道的極性轉換按拉式開關。拉出時YA通道信號倒相顯示,即顯示方式(YA+YB)時,顯示圖像為YB-YA。(7)"內觸發、拉YB"觸發源選擇開關。在按的位置上(常態)掃描觸發信號分別取自YA及YB通道的輸入信號,適應于單蹤或雙蹤顯示,但不能夠對雙蹤波形作時間比較。當把開關拉出時,掃描的觸發信號只取自于YB通道的輸入信號,因而它適合于雙蹤顯示時對比兩個波形的時間和相位差。(8)Y軸輸入插座采用BNC型插座,被測信號由此直接或經探頭輸入。3.X軸插件部分(1)"t/div"掃描速度選擇開關及微調旋鈕。X軸的光點移動速度由其決定,從0.2μs~1s共分21檔級。當該開關"微調"電位器順時針方向旋轉到底并接上開關后,即為"校準"位置,此時"t/div"的指示值,即為掃描速度的實際值。雙蹤示波器型號是德科技示波器知識匯總。
接下來簡單介紹一下示波器的組成(我們的重點不在這里,重點在于示波器的使用方法)(以下內容參考百度百科)示波器是由顯示電路、垂直(Y軸)放大電路、水平(X軸)放大電路、掃描與同步電路、電源供給電路五個電路組成。顯示電路包括示波管及其控制電路兩個部分。示波管是一種特殊的電子管,是示波器一個重要組成部分。示波管由電子槍、偏轉系統和熒光屏3個部分組成。電子槍用于產生并形成高速、聚束的電子流,去轟擊熒光屏使之發光。示波管的偏轉系統大都是靜電偏轉式,它由兩對相互垂直的平行金屬板組成,分別稱為水平偏轉板和垂直偏轉板。分別控制電子束在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的運動。
要使屏幕顯示穩定的波形,則需將被測信號本身或者與被測信號有一定時間關系的信號加到觸發電路,作為觸發條件的比較對象,這個比較的對象就是觸發源。**常見的觸發源是內觸發(INT),即用被測信號作為觸發源,如通道1、通道2、通道3,使用時需要注意的是選擇信號當前所在通道作為觸發源,這是大部分初學者忽視的問題:將一個沒有接入信號的通道作為觸發源。除了內觸發(INT)外,還有外觸發(EXT或AUX IN)和電源觸發(LINE)兩種觸發源。外部觸發是**于信號通道的觸發源,該觸發源只能是低頻與高頻信號,與被測信號之間要具有周期性的關系;電源觸發使用示波器的市電輸入作為觸發信號,這種方法在測量與交流電源頻率有關的信號時是有效的,感興趣的朋友可以自行了解下。示波器直流和交流耦合。
自動模式與正常模式在自動模式下,示波器首先按照觸發條件進行觸發,當超過設定的時間沒有觸發條件時,示波器將強制觸發,顯示信號。當我們對一個信號的特征不了解時,就應該選用“自動模式”,這種模式可以保證在其他觸發設置都不正確時示波器也會有波形顯示,盡管波形不一定是穩定的,但是可以為我們進一步調節示波器提供直觀的判斷。正常模式與自動模式不同,正常模式下,示波器只有當觸發條件滿足時才產生掃描,如果沒有觸發就不進行掃描,屏幕上什么都沒有,正常模式的作用在于觀測波形的細節,特別是對于比較復雜的信號,當我們對一個特定的信號設置了特定的觸發條件,尤其是滿足觸發條件的時間間隔比較長時,就應該選用正常模式。采樣示波器和實時示波器的原理與各自優勢。示波器的主要參數
示波器常見電路測試測量。示波器的顯示
在Auto(自動)或Normal(正常)模式中,在某些情況下,觸發可能完全遺漏。這是由于示波器直到預觸發緩沖器滿后才能識別觸發事件。假如將Time/Div(時間/格)旋鈕設置為慢掃描速度,例如500ms/div。如果在示波器填充預觸發緩沖器前觸發條件發生,將無法找到觸發。如果使用Normal(正常)模式并在電路中引起運行前等待觸發條件指示燈閃爍,示波器總會找到觸發條件。要進行的某些測量,需要在測試電路中采取措施以引起觸發事件。通常,這些是單脈沖采集,此處,將使用Single(單次)鍵。示波器的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