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SUN有沒有網絡的中心節點?是否需要中繼?任意兩個節點間可以相互通信嗎?Wi-SUN網絡里有個Border Router 就是中心節點的角色。雖然Wi-SUN有定義轉發節點(Routing Node)與葉節點(Leaf node)的角色,但在網絡中并不是固定配置,而是看網絡狀況自動變換是否需為轉發節點幫其他網絡內節點轉發。兩個節點間的通訊還需透過Border Router 來轉發,但由于支持IPv6的特性,若是以TCP方式傳送,是直接兩個IP間通訊,可以視為兩個節點相互通信。如果 Wi-SUN 每個無線節點都自帶 IPv6 的網址,網絡完全性是如何保證的?BorderRouter 內有DHCP server,扮演了分配IP地址與網絡管理的功能。Wi-SUN FAN在數據速率和能耗方面提供了靈活性。戶外局域網絡Wi-SUN FAN RF Mesh網絡系統
【Wi-SUN賦予智慧城市靈活性、安全性和互操作性】智慧城市在發展的歷史上非常分散,使用了許多不同的專有技術。使用一些專有技術的價格是便宜的,另一個原因是客戶可以獲得控制網絡的完整權限。不過這樣做的不足是它們會被綁定在特定的硬件供應商上,同時他們還得設立專屬的團隊來保證這些專有技術能夠定期升級以應對安全威脅等。Wi-SUN可作為智能的無線網絡,其基于IP網狀網絡規范,以及現有的IEEE和IETF標準,所以是一種基于標準的技術。Wi-SUN是一個完全開放的規范,可以通過來自任何硬件供應商的產品來支持其無線電通信,這使得客戶靈活地選擇如何設計他們的網絡。智慧公用通信網路Wi-SUN FAN RF Mesh技術特色Wi-SUN為智慧城市的設計創造了巨大的機會。
Wi-SUN使用的是高頻頻段,這個頻段的使用將面臨哪些問題?由于是頻段,因此多種產品都可使用,容易造成頻道的擁塞而影響網絡效能。可以透過Wi-SUN 的跳頻與CSMA機制來避開同頻噪聲的干擾與進行信道上傳輸的發送協調避免矛盾。Wi-SUN Mesh如何實現網絡中設備的self-configuring and self-healing?Wi-SUN 在網絡層支持RPL的協議,以適當的參數配置訂定選取父節點的信號強度與聯機質量的門限值,可以讓節點尋找周邊鄰近節點來作為其父節點為轉發的路徑。實際操作中,每個節點會保有多個鄰近節點的信息,當其父節點丟失(信號變差或下電),便會從其鄰近節點中尋找一個更佳的父節點為其路由。透過這樣選取父節點的機制來達成自組網與自療愈的特性。
Wi-SUN模組會用在哪里?Wi-SUN已經著手為基于IEEE802.15.4g無線規范關鍵標準的全球協作提供一個論壇。此外,Wi-SUN還開發了一致性和互操作性測試規范和程序,以確保同一應用程序的多個供應商的設備能夠無縫交互,這就是Wi-SUN的認證項目。當通過所有測試的產品收到Wi-SUN批準的徽標和官方名稱時,這表示該產品符合標準以及與其他產品的互操作性。帶領的通信公司與Wi-SUN結盟,提供一個安全的、標準的IPv6網絡,它支持多種無線應用,比如自動計量、配電網絡管理和城市街道照明。越來越多的現場路由器,以及來自多個供應商的傳感器,都將被認證為無縫交互,其結果是一個高度安全、優化的網狀網絡,這并不依賴于昂貴的專有解決方案,反而降低了轉嫁給消費者的成本。Wi-SUN為未來的智慧城市網絡提供了無限可能。
Wi-SUN 是 Mesh 嗎? 它的網絡組織并不像是 Mesh,一個Group較大多少節點 , 限制的因素? ip? Wi-SUN(重要)對節點是否支持OTA?OTA方案大致介紹?如果把去中心化 (無根節點)作為Mesh網絡的必要條件,Wi-SUN 可能非完全的Mesh網絡,但Wi-SUN本身的自組網與轉發機制可以有Mesh網絡的優點。目前濎通芯的Wi-SUN方案是較多可以支持1000個節點。 目前網絡節點數目受限于以下幾點:跟節點的MCU的運算能力與內存空間;可用頻道數目的多寡,若有太多的節點處于太少的頻帶上,容易有通道擁塞造成效能降低。Wi-SUN并沒有詳細規定OTA的實做機制,但透過MPL的機制,可以由Border Router做Multicast 向下發包,中途若節點收到的升級包有所遺漏,會去向鄰近節點要求補包,待所有升級包完整后再進行解壓縮升級。若其中有某些節點較終仍未成功升級,再由Border Router 做單播(Unicast)升級。Wi-SUN傳輸技術的特性在于容易布建、Mesh網狀網絡。河南Wi-SUN FAN RF Mesh通訊技術
Wi-SUN可以支持現有和新興應用的可擴展性、安全性、互操作性和廣度。戶外局域網絡Wi-SUN FAN RF Mesh網絡系統
Wi-SUN在電池受限的低功耗使用場景下,相比LoRa而言有什么優勢?在電池受限條件下,Wi-SUN節點可以選擇較短距離的路由/中繼節點進行傳輸從而節約能量,而不必像LoRa那樣當組網形成后傳輸距離就確定了(因為只有一跳)。Wi-SUN國內現在可以申請測試了嗎?預計什么時候1m速率及PLC-雙模的產品可以出來?目前還沒有國內的測試機構接洽聯盟商談建立國內測試體系。另外,1Mbps速率的提案屬于FAN1.1范疇。相關討論正在FAN與PHY工作組進行中,會員們請積極參與。戶外局域網絡Wi-SUN FAN RF Mesh網絡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