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思路是綜合分析、條件判斷。即維修人員通過觀察、聽、觸摸和簡單的測試以及對液壓系統的理解,憑經驗來判斷故障發生的原因。當液壓系統出現故障時,故障根源有許多種可能。采用邏輯代數方法,將可能故障原因列表,然后根據先易后難原則逐一進行邏輯判斷,逐項逼近, 終找出故障原因和引起故障的具體條件。故障診斷過程中要求維修人員具有液壓系統基礎知識和較強的分析能力,方可保證診斷的效率和準確性。但診斷過程較繁瑣,須經過大量的檢查,驗證工作,而且只能是定性地分析,診斷的故障原因不夠準確。按受液壓力作用情況可分為單作用式、雙作用式;江西工程機械油缸
第三,如果執行器具有調速的要求,那么在選擇調速回路時,既要滿足調速的要求,又要盡量減少功率損失。常見的調速回路主要有:節流調速回路,容積調速回路,容積節流調速回路。其中節流調速回路的功率損失大,低速穩定性好。而容積調速回路既無溢流損失,也無節流損失,效率高,但低速穩定性差。如果要同時滿足兩方面的要求,可采用差壓式變量泵和節流閥組成的容積節流調速回路,并使節流閥兩端的壓力差盡量小,以減小壓力損失。第四,合理選擇液壓油。液壓油在管路中流動時,將呈現出黏性,而黏性過高時,將產生較大的內摩擦力,造成油液發熱,同時增加油液流動時的阻力。當黏性過低時,易造成泄漏,將降低系統容積效率,因此,一般選擇黏度適宜且黏溫特性 的油液。另外,當油液在管路中流動時,還存在著沿程壓力損失和局部壓力損失,因此設計管路時盡量縮短管道,同時減少彎管。河南車輛油缸按液壓力的作用情況有單作用式和雙作用式。
壓力損失有沿程損失和局部損失兩種。沿程損失是當液體在直徑不變的直管中流過一段距離時,因摩擦而產生的壓力損失。局部損失是由于管路截面形狀突然變化、液流方向改變或其他形式的液流阻力而引起的壓力損失。總的壓力損失等于沿程損失和局部損失之和。由于壓力損失的必然存在,所以泵的額定壓力要略大于系統工作時所需的 大工作壓力,一般可將系統工作所需的 大工作壓力乘以一個1.3~1.5的系數來估算。[2]流量損失在液壓系統中,各被壓元件都有相對運動的表面,如液壓缸內表面和活塞外表面,因為要有相對運動,所以它們之間都有一定的間隙。如果間隙的一邊為高壓油,另一邊為低壓油,則高壓油就會經間隙流向低壓區從而造成泄漏。同時,由于液壓元件密封不完善,一部分油液也會向外部泄漏。這種泄漏造成的實際流量有所減少,這就是我們所說的流量損失。
3、總結參數測量法是一種實用、新型的液壓系統故障診斷方法,它與邏輯分析法相結合, 提高了故障診斷的快速性和準確性。首先這種測量是定量的,這就避免了個人診斷的盲目性和經驗性,診斷結果符合實際。其次故障診斷速度快,經過幾秒到幾十秒即可測得系統的準確參數,再經維修人員簡單的分析判斷即得到診斷結果。再者此法較傳統故障診斷法降低系統裝拆工作量一半以上。此故障診斷檢測回路具有以下功能:(1)能直接測量并直觀顯示液流流量、壓力和溫度,并能間接測量泵、馬達轉速。活塞桿與缸筒的軸心線是否對中,易損件和密封件是否失效,所帶負荷是否太大。
一個系統在正式投入之前一般都要經過沖洗,沖洗的目的就是要 殘留在系統內的污染物、金屬屑、纖維化合物、鐵心等,在 初兩小時工作中,即使沒有完全損壞系統,也會引起一系列故障。所以應該按下列步驟來清洗系統油路:1、用一種易干的清潔溶劑清洗油箱,再用經過過濾的空氣 溶劑殘渣。2、清洗系統全部管路,某些情況下需要把管路和接頭進行浸漬。3、在管路中裝油濾,以保護閥的供油管路和壓力管路。4、在集流器上裝一塊沖洗板以代替精密閥,如電液伺服閥等。按壓力等級可分為16Mpa、25Mpa、31.5Mpa等。礦山機械油缸源頭
通過滾壓成型,滾壓表面形成一層冷作硬化層,減少了磨削副接觸表面的彈性和塑性變形。江西工程機械油缸
油缸經過滾壓后,表面沒有鋒利的微小刃口。以上數據說明,滾壓工藝是高效的,能提高缸筒的表面質量。油缸使用壽命若只考慮缸筒影響,提高2~3倍,鏜削滾壓工藝較磨削工藝效率提高3倍左右。粗糙度由幢滾前Ra3.2~6.3um減小為Ra0.4~0.8&um,孔的表面硬度提高約30%,缸筒內表面疲勞強度提高25%。投入對比:磨床或絎磨機(幾萬——幾百萬),滾壓刀(1仟——幾萬)。但時間上對比:磨削缸體1米大概在1-2天的時間,滾壓缸體1米大概在10-30分鐘的時間。采用滾壓方法是:拉削缸體——精鏜缸體——滾壓缸體,工序是3部分。江西工程機械油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