測試結果如下:(1)蓄冷時間、蓄冷量:蓄冷時間7小時(晚11∶00~次日晨6∶00)皆為谷電時間。蓄冷量:1702.66kWh。(2)頭一周期,即蓄冷——釋冷運行方式??偤碾娏?234.81kWh,電費合計420.33元,供出冷量1676.94kWh。(3)第二周期,即直接供冷運行方式。總耗電量1159.78kWh,電費合計792.63元,供出冷量水1342.78kWh。(4)頭一周期方式與第二周期方式比較:耗電量增加75.03kWh,但電費節省372.3元/天。推廣建議,目前,隨著商業企業競爭的加劇,購物環境與企業效益有著密切關系。大、中型商場用中央空調來調節商場一年四季的溫、濕度和補充新鮮空氣,提高購物環境。中央空調系統投資費用約占整個投資的10%左右,而平時的運轉費用占總能源費用的40%~60%。冰蓄冷技術通過巧妙調整貯冷、釋冷時機,實現用冷峰值與用電谷值的差異化利用,節約能源。江西內融冰式冰蓄冷技術
如兩者為串聯時,控制系統較為簡單,供水溫度易保持恒定;而對于并聯系統,供水溫度控制較難,特別是在釋冷融冰后期,蓄冷設備的出口溫度在逐漸升高,與制冷機組出口溫度相比很難保持恒定不變。為了使每天蓄冷設備冷量充分釋放,保持較為恒定的供水溫度,滿足設計日空調負荷要求,通常利用計算機作為蓄冷系統的監控設備;并利用系統中設置的流量計、溫度計反饋的信號,逐時監視蓄冷設備的內部狀況;通過計算機對空調系統負荷的預測,以此制定蓄冷系統的運行策略是制冷機組優先式還是蓄冷設備優先式。江西冰蓄冷服務商冰蓄冷系統的高效運行取決于冷卻水質量和冷凍系統設計,對設備維護保養要求高。
運行分析,冰蓄冷空調系統進行直供和蓄冷運行的對比測試,結果如下:每日峰、平、谷電時段及電價:峰電:8∶00~11∶00和18∶00~23∶00,電價為0.878元/kWh;平電:7∶00~8∶00和11∶00~18∶00,電價為0.540元/kWh;谷電:23∶00~次日7∶00,電價為0.224元/kWh。效益分析,空調面積約5700m2,蓄冷系統選用2臺螺桿式雙工況制冷機組,單機空調工況制冷量70RT(246kW),制冰工況制冷量47RT(165kW)。蓄冷系統由一個60m3蓄冰罐,內裝STL-CO型冰球,3臺溶液泵,冷卻水系統,自控系統組成。蓄冷冷媒為乙二醇(25%)——水溶液。
根據制冰方式的不同,又可分為靜態型制冰和動態型制冰兩種。選擇什么樣的系統流程和蓄冰裝置(類型、容量):1 空調逐時負荷的具體情況以及特點是選擇系統流程的主要因素;2蓄冰裝置較大程度地影響著系統流程的選擇;(蓄冰裝置的比較);3 目前主流的系統流程是采用不完全凍結式蓄冰盤管的制冷主機上游的串聯系統,部分建筑因其負荷特點可考慮采用冰球的并聯系統;4 受系統初投資以及機房占地的制約,目前主流的蓄冰系統為分量式蓄冰模式;5 目前各種品牌的蓄冰裝置基本上都能根據不同建筑的情況選擇適用的系統流程,但是系統一些關鍵參數有所不同,在競爭過程中具體分析其優勢及劣勢,但是掌握公司目前主推的各種流程是基礎,熟練之后就可舉一反三進行其他廠家的流程優劣分析。冰蓄冷技術在燃氣供暖、工業生產等領域的應用,可以節約成本,減少對環境的沖擊。
采用冰蓄冷技術制冷設備的容量比傳統冷庫小百分之三十左右。因為在農產品入庫冷凍初始段可以利用冰蓄冷器的冷量,制冷設備容量可按平均負荷確定,而傳統冷庫制冷設備容量是按尖峰負荷確定的。由于設備容量減少,基建費小運行費也省。此外,冰蓄冷器的應用在電能分時間段計價時的優點更為明顯。應用冰蓄冷和濕空氣保鮮技術的冷庫在歐洲和美國已有幾百個,數量還在不斷增加。因為它與傳統的干空氣冷藏法相比確有許多優點,值得我們進一步研究和開發利用。冰蓄冷技術的應用明顯優化了建筑物的能源消耗結構,提高了建筑物的用能效率,為可持續發展貢獻力量。廣州冰蓄冷原理
冰蓄冷系統適用于需求波動較大的場所,可以平滑負荷曲線,提高設備運行效率。江西內融冰式冰蓄冷技術
技術優點:1. 安裝方式靈活、快捷,蓄冰桶在工廠內整體組裝配管,發運至現場后作為成品只待就位。由于接管標準化,產品模塊化、成品化,安裝簡單方便,現場無須制冷專業安裝人員。2. 對原有系統的改造擴建快捷、靈活,在擴建項目中,蓄冰桶模塊化的設計能很方便地在原有系統上增加一個或者多個蓄冰桶,即可滿足用戶新的需求,實現用戶中央空調系統的升級換代。在改造項目中,只需斷開部分管路,就地改造原有的冷卻盤管,便可使系統更新為蓄冰系統。江西內融冰式冰蓄冷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