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態冰蓄冷空調系統適用性。在執行峰谷電價且峰谷電價差較大的地區,具有下列條件之一,經經濟技術比較合理時,宜采用蓄冷空調系統:(1)建筑物的冷負荷具有明顯的不均衡性,低谷電期間有條件利用閑置設備進行制冷時。(2)逐時負荷的峰谷差懸殊,使用常規空調系統會導致裝機容量過大,且經常處于部分負荷下運行時。(3)空調負荷高峰與電網高峰時段重合,且在電網低谷時段空調負荷較小的建筑。如:寫字樓、綜合樓、餐廳、體育館、影劇院、酒店等。(4)有避峰限電要求或必須設置應急冷源的場所。(5)采用大溫差低溫供水或低溫送風的空調工程。(6)采用區域集中供冷的空調工程。動態冰蓄冷在制冷循環過程中,如果制冷溫度不變,制冷量會逐漸減少。惠州流態化動態冰蓄冷服務商
動態冰蓄冷從系統構成上來說只是在常規空調系統的基礎上增加了一套蓄冰裝置、板式換熱器、和一套乙二醇溶液泵,其它各部分在結構上與常規空調并無不同,它在遵循的技術規范方面也與常規空調基本一致。冰蓄冷系統常見的系統流程有并聯流程和制冷機組位于蓄冷裝置上游或下游的串聯流程。在制冷機組位于蓄冷裝置上游的串聯系統中,制冷主機位于蓄冰裝置上游,此時,制冷主機出水溫度較高,蓄冰裝置進出水溫度較低,因此,制冷主機效率高、電耗較小,故一般冰蓄冷系統多采用“主機上游”布置。由于制冷機組位于蓄冷裝置上游的串聯流程冰蓄冷系統比其他兩種流程形式,具有投資少、運行平穩等優點,所以本工程選用制冷機組位于蓄冷裝置上游的串聯流程系統。惠州流態化動態冰蓄冷服務商動態冰蓄冷應用場景廣,可用于工廠、酒店、別墅、學校、醫院、小區、會所、健身房等場所。
動態冰蓄冷系統生命周期成本是在多少呢?儲能技術目前在商業化應用下利用率高的是削峰填谷,目前市面上有電池儲能技術、冰蓄冷技術、水蓄冷技術、水箱蓄熱技術、相變蓄熱技術。在怎么多的儲能手段中,冰蓄冷技術和水蓄冷技術全生命周期成本是在多少呢?系統造價:本項目按照100%蓄冰率考慮,整站造價為400元/kWh(包含制冷主機、蓄冰槽(260元/RTH)、水泵、冷卻塔等),其中蓄冰槽的造價為74元/kWh;充放冷效率:機載主機標況制冷COP為5.6,雙工況主機的蓄冰COP為4.1,冷損失3%,所以充放冷總體效率(換算為電)為1*(1-3%)*(1-3%)*(4.1/5.6)=68.9%。充放冷次數:冰盤管和主機按照15年考慮,一年制冷時間為5個月,蓄冰槽全年設備利用率為30%,總充放冷次數為15*5*30*30%=675;綜上,整站每kWh的全生命周期成本為:400/675/68.9%=0.86元/kWh;考慮到增加蓄冰槽并不會增加原制冷系統的主機容量,若光考慮蓄冰槽每kWh的全生命周期儲冷成本為:74/675/68.9%=0.16元/kWh。
動態冰蓄冷空調的內融冰和外融冰。根據冰蓄冷的形式和運行策略,冰蓄冷系統可分為兩類:滿負荷冰蓄冷和部分負荷冰蓄冷。滿負荷冰蓄冷的特點是完全應對白天的高峰電力,用電成本低,運行形式單一,操作簡單,但一次性投入資金量大,回收期長。部分負荷冰蓄冷方式的特點是只輸送白天部分高峰電力,用電成本大,運行形式多,控制復雜。但投資和運行電費較好,經濟性較好,所以在民用建筑中應用普遍。選擇較低的蓄冷率,雖然增加了常規制冷機組,但減少了昂貴的冰蓄冷設備,降低了系統的初投資;降低了制冷時的耗電量,即降低了系統的配電功率,降低了變配電設施的出資和基波電費;在制冷形式上,只要蓄冰槽和常規制冷機組參與制冷,融冰制冷的操作更簡單。動態冰蓄冷必須要發電站發出超過1kwh的電量便于抵消電在運輸過程中的損耗。
動態冰蓄冷空調在使用的時候還有一些其它的信息是需要你了解清楚的。比如說它在工作的時候也都是為了滿足空調高峰期時的用冷量,這個時候它的乙二醇溶液經過兩次降溫,即乙二醇溶液先經過制冷機進行一次降溫,等完成以后的話。它在工作的時候就會在去經過蓄冰罐進行二次降溫。所以在板換前后的它的溫差達到7℃。當然我們也主要明白的是其實在運行的時候為了控制進入板換建議大家可以調節V2、V1閥門來達到目的。蓄冷空調它的整體的系統可以采用溫差較大的主機上游式內融冰串聯系統,而它的設備選用蓄冰筒。這時候就會去提供3.5℃出水同時有較高的制冷效率和較低的初投資。并且它在在典型設計日空調冷負荷由制冷機和蓄冰筒共同承擔。動態冰蓄冷既可作為蓄冷介質也可成為蓄熱工質。惠州流態化動態冰蓄冷服務商
動態冰蓄冷改造工程量小,初投資小。惠州流態化動態冰蓄冷服務商
使用動態冰蓄冷空調有什么收益?在發達國家,有著60%以上的建筑物是使用冰蓄冷技術。目前在我國每年新建建筑面積約20億平方米,為冰蓄冷技術的推廣應用提供了巨大市場。我國每年公共建筑新增面積約3億平方米,如30%的新建公共建筑采用冰蓄冷空調系統,全國每年可節約15億千瓦時所對應的電價差值,所節約金額高達約10億元。那么在使用冰蓄冷空調時會有什么收益呢?一、經濟效益。節省空調設備費用,減少制冷主機的裝機容量和功率,可減少30%-50%對于用戶,利用峰谷分時電價,大量減少運行費用30%-50%二、社會效益。1、節省能源。2、減少污染物排放。3、減少國家電網投資。三、成本優勢。1、對于用戶,利用峰谷分時電價,大量減少運行費用;2、節省空調設備費用,減少制冷主機的裝機容量和功率,可減少30%-50%;3、減少相應的電力設備投資,如變壓器、配電柜等。惠州流態化動態冰蓄冷服務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