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管理系統針對不同行業用能特點建立能耗分析模型,對用戶整體及各環節的能耗情況進行診斷評估,查找能耗漏洞,挖掘節能潛力。主要內容包括:系統根據用戶的用能習慣及歷史用能數據評估其用能,通過正態曲線等方式確定用戶在夏季/非夏季、工作日/非工作日、運營時段/非運營時段的合理用能區間以及在同類型用戶中的能源績效等級。對用戶超出合理范圍的用能進行告警提醒,并精確定位用能超限原因。能源管理系統對能源在存儲、傳輸和使用過程中的損耗進行分析和計算,量化由于“跑、冒、滴、漏”等情況帶來的能源損耗,幫助用戶減少浪費和損失。主要內容如下:以能流圖的形式顯示用能走向,幫助用戶尋找主要耗能路徑,確定節能整改工作重點對象;計算能源在存儲、傳輸和使用過程中的損耗量及百分比,及時發現竊電等情況造成的損失。能源管理系統以真實、準確的分類、分項能耗數據作為基礎依據。浙江智慧園區能源管理信息系統
能源管理系統采用物聯網、云計算、精細計量、數字傳感等先進技術,能夠實時、全盤、準確地采集水、電、油、氣等各種能耗數據,動態分析能耗狀況、輔助制定并不斷優化節能方案、智能控制耗能設備的較佳運行狀態、實時準確地核算節能量,具有在線計量、監測、分析、控制、管理等功能,為用能單位實施定額控制、制定節能措施、提高節能效率、核定節能收益提供科學、有效的實時管控手段,是精細化、智能化、現代化的節能減排管理不可或缺的重要保障。廣州新能源管理優勢建筑能源管理降低建筑能耗。
節能管理系統是按用戶的需求,遵循配電系統的標準規范而二次開發的一套具有專業性強、自動化程度高、易使用、高性能、高可靠等特點的適用于低壓配電系統的電能管理系統。通過遙測和遙控可以合理調配負荷,實現優化運行,有效節約電能,并有高峰與低谷用電記錄,從而為能源管理提供了必要條件。同時對電能按照明插座用電、動力用電、空調用電、特殊用電進行分項計量,為企、事業單位電能節能審計提供依據。隨著經濟的飛速發展,能源緊張、環境惡化已受到全球的密切關注,能源是發展國民經濟的重要基礎,為了響應國家號召,走可持續發展的道路,節能降耗是首要任務。
企業能源管理:企業能源管理是企業生產經營活動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它直接關系到企業的成本控制、市場競爭力和可持續發展能力。有效的企業能源管理需要建立健全的能源管理制度,明確能源管理職責和流程;加強能源計量與統計,確保能源數據的準確性和完整性;實施節能技術改造,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開展能源審計與績效評估,持續改進能源管理水平。同時,企業還應注重能源文化的培育,提高員工的節能意識,共同推動企業的綠色發展。ISO50001能源管理:ISO50001是國際標準化組織(ISO)制定的能源管理體系標準,旨在幫助企業建立和實施有效的能源管理體系,實現能源效率的持續改進。通過遵循ISO50001標準,企業可以系統地識別和評價能源使用過程中的機會與風險,制定并實施節能措施,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同時,ISO50001認證還能提升企業的市場競爭力,增強客戶和利益相關方的信任。在追求綠色低碳發展的現在,ISO50001已成為企業能源管理的重要抓手。企業能源統計是能源管理的重要基礎工作。
智能建筑能源管理系統主要是由建筑設備管理系統(BAS系統)來實現的。BAS系統可以根據預先編排的時間程序對電力、照明、空調等設備進行較優化的管理,從而達到節能的目的。在工程中,通常采用如下節能措施:1、定時法:根據大樓工作作息時間按時啟停控制設備,如風機、照明等。2、溫度—時間延滯法:根據大樓內溫度保持的延滯時間,提前關閉空調主機或鍋爐達到節能之目的。3、調節供水溫度:根據室內外實際溫度調節空調系統的供水溫度,設定合適的供水溫度減少系統主機的過度運行,實現節能。4、經濟運行法:在室外溫度達到13℃時,可直接將室外新風作為回風;在室外溫度達到24℃時,可直接將室外新風送入室內。在這樣的情況下,系統可節約對送回風系統進行處理的能源。5、設備等壽命運行:對樓內冷熱源主機、泵機、風機等設備進行等時間交替運行,延長設備的運行壽命,節省維護費用。整個能源管理系統,分為上層用于監控、管理的系統以及下層用于現場采集、監控的系統。山東工廠能源管理平臺
能源管理系統可實現分類能耗(電、水、氣等能源類型)數據采集和分項計量、能耗在線監測及運行管理。浙江智慧園區能源管理信息系統
能源管理系統適用于公共機構、工礦企業、通信、交通、學校、園區、村鄉鎮、住宅群等實現全盤的能耗計量、監測、控制和管理,也能夠滿足各級國家的能源主管部門以及能源審計、評估、公正等第三方監管機構對加強用能管理、落實節能措施、開展節能工作、實現節能目標的需求。據統計,2010年只通信行業的耗電量就已超過350億度,如果全盤實施包含HNE200在內的節能改造及管控,那么只按18%的節能率計算,每年的行業總節電量可達驚人的60億度,相當于節約燃煤73萬噸,減少二氧化碳排放509萬噸,節能減排的效果十分明顯。浙江智慧園區能源管理信息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