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醫療器械生產過程中,根據不同的工序及質量要求,所用的不同要求的水的總稱。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醫療器械生產質量管理規范》等規定,參照《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關于發布醫療器械工藝用水質量管理指南的通告》(2016年第14號)要求,工藝用水是醫療器械產品實現過程中使用或接觸的水的總稱,以飲用水為原水,主要包括符合《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規定的純化水、注射用水和滅菌注射用水及其他方法產生的同等要求的注射用水,還包括體外診斷試劑用純化水、血液透析及相關診療用水、分析實驗室用水等。醫藥制水系統注射用水設備具有哪些特點。醫藥注射水設備維修方案
手術器械預處理臨床使用后,器械上的血液和其他物質的碎片會在器械表面迅速變干并凝固,增加了清洗的難度,及時合理的預處理可去除器械上的污漬,減少器械的銹蝕情況,保障器械的消毒滅菌效果并延長器械的使用壽命。根據消毒供應中心行業標準的規定,手術器械使用后預處理對于清洗質量,乃至消毒或滅菌質量都會產生影響。很多醫院一直采用生理鹽水進行手術器械的預處理,用滅菌注射用水作手術后器械的預處理,較用生理鹽水清洗,能夠提高器械的清洗效果,并明顯降低器械的銹蝕情況,減少器械損耗,延長手術器械的使用壽命,節約成本支出。醫藥注射水設備維修方案碩科注射水設備的設計人性化,操作簡單方便。
在醫藥制造過程中,注射用水是一個至關重要的因素。注射用水的質量對生產藥品的質量和安全性至關重要。因此,關于注射用水的生產和儲存應遵循一些嚴格的標準和規定,本文將介紹GMP對注射用水儲存的要求。GMP(GoodManufacturingPractice),即良好生產規范,是制藥行業必須遵守的國際標準之一。在GMP中,有關注射用水的生產和使用有明確的規定和要求。首先,儲存注射用水的條件必須得到有效的控制。GMP對注射用水儲存的要求注射用水儲存的環境應該保持潔凈,防止任何污染物和細菌進入水中。儲存過程中應定期檢測注射用水的微生物質量、化學性質等方面的參數,確保注射用水的質量穩定。此外,注射用水的儲存時間應符合規定,任何超時的注射用水都應及時淘汰。
注射水設備驗證: 注射用水系統驗證的周期(1)注射用水系統新建或改建后必須作驗證。(2)注射用水正常運行后一般循環水泵不得停止工作,若較長時間停用,在正式生產三個星期前開啟注射用水系統并做三個周期監控。(3)注射用水管道一般每周用純蒸汽消毒一次。消毒方法為用純蒸汽發生器產生的活潔凈蒸汽經輸水管道通入注射用水系統中, 一直到注射用水儲罐, 用儲水罐下排水口作排汽, 保持系統滅菌壓力為0.09~0.1MPa,溫度:121℃, 消毒1小時。注射水設備在維護過程中,應注意安全,遵循操作規程,避免發生意外事故。
注射用水設備標準規范:1、GMP法規(1)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品管理法實施條例(2)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2010版)(3)藥品生產質量管理規范(GMP)(2010版)2、行業標準(1)JB/T20093-2007制藥機械行業標準(2)TJ36-79工業企業設計衛生標準(3)GB50591-2010潔凈室施工及驗收規范3、國家標準(1)GB9706.1-1995醫用電氣設備di一部分安全通用要求(2)GB-52261-2002機械安全機械電氣設備di一部分:通用技術條件(3)GB20801.1-GB20801.6-2006壓力管道規范-工業管道.碩科智能化注射水設備生產,滿足制藥企業和醫療機構對注射水的需求。醫藥注射水設備維修方案
碩科注射水設備經過嚴格的質量檢測,確保使用安全可靠。醫藥注射水設備維修方案
滅菌注射用水為注射用水照注射劑生產工藝制備所得的水,其臨床用途屬于溶劑、沖洗劑,不單可直接用作臨床溶解注射用滅菌粉劑的溶劑和注射液的稀釋劑,還可以用于口腔護理、霧化吸入以及手術器械預處理等多種用途,現進行匯總綜述,以期使其在臨床發揮更大功效。在腸內營養診療中的應用。營養支持是診療手術患者及危重患者過程中一個重要環節。當患者在特殊情況下不能正常的攝取、消化、吸收營養,或攝入的食物不足以滿足人體生理需要,并且小腸吸收功能尚可耐受時,就可以采取腸內營養的方式對患者進行人工喂養。腸內營養中最常見的并發癥就是腹瀉,這直接影響腸內營養的效果和患者的身體康復進程。利用滅菌注射用水將腸內營養液稀釋后,可以明顯降低患者的腹瀉率,不但減少患者的痛苦,改善患者胃腸對腸內營養液的吸收,還極大減少護士的工作量。佳維體原液 500 mL用滅菌注射用水稀釋,比例分別為 1:0.4、1:0.7、1:1,腹瀉發生率由佳維體原液的88 %分別降低到70%、62%、52%,低濃度的營養液供給能夠降低患者腹瀉發生率,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醫藥注射水設備維修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