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衛星遙感器的高頻次外場定標需求,結合熱紅外波段衛星遙感器的發展趨勢,中國計量科學研究院紅外遙感領域計量創新研究團隊設計并研制了具備自動化觀測能力的多通道自校準黑體爐(Multi-channel Self-calibration Thermal Infrared Radiometer,MSTIR),用于外場地表光譜輻亮度和輻亮度溫度的自動化長期觀測。將獲取的觀測結果結合地表溫度和發射率分離算法,可得到地表的光譜發射率數據和真實溫度,為衛星遙感器的外場定標實驗提供數據支撐。該研究成果已發表于《計量科學與技術-中國計量科學研究院專刊(2022)》。靶面式黑體爐的有效輻射面更大,但是散熱較快,不適宜和環境溫度相差較大。腔體式黑體爐BR1450
衛星遙感器在軌運行期間,除了利用星載黑體輻射源進行在軌輻射定標外,還需定期開展野外輻射校正場的替代定標工作。目前我國在野外輻射校正場的替代定標主要以人工現場測量的方式進行,所選取的輻射定標場一般為地物特征單一的偏遠地區,外場定標頻次較低(1~2次/年),難以準確反映衛星載荷的性能變化并對其及時進行校正。如何提高衛星遙感器外場定標的頻次和時效性,保證分析遙感器衰變的有效數據量,對提高衛星遙感器的外場定標精度具有重要意義。上海黑體爐現場測試在溫度計量領域,主要是利用黑體爐輻射和溫度的對應關系,因此要求黑體的發射率越高越好。
各國在《水俁公約》的承諾下逐步取消**體溫計的生產及使用,電子式體溫計應運而生,在這種社會責任背景下,作為****,參考《GB-T21417.1-2008醫用紅外體溫計***部分:耳腔式》《GB-T21416-2008醫用體溫計》等相關標準,通過刻苦攻關研發出的便攜式紅外體溫槍**黑體爐。主要用于各類電子式紅外耳溫槍,紅外額溫槍的校準,也可用于紅外體表篩查儀的校準工作。便攜式紅外體溫槍黑體爐,通過本公司自主研發的溫度循環系統,外加新型材料配套使用使黑體爐表面溫度更均勻,發射率可達到0.99以上,是校準紅外耳溫槍與額溫槍的比較好理想產品。
自2016年后,低溫空氣源熱泵產品發展迅速,***覆蓋各地熱水改造項目、北方煤改電清潔能源行動、南方分戶式冷暖供應,一躍成為受矚目的清潔能源利用方式。2018年曾面臨頹勢的空氣源熱泵采暖市場,2019年在期待中再次回歸增長。據《2019年度中國空氣源熱泵行業草根調研報告》介紹,空氣源熱泵采暖去年以30.3%的增長率畫上年終的句號。經歷2018年的黑體爐行業舉步維艱后,空氣源熱泵行業已經有部分品牌悄然退出,而2019年之后,退出以及站在十字路口的企業群體大幅更加。隨著低溫空氣源熱泵能效標準的發布,行業發展將迎來發展新趨勢,優勝劣敗趨勢進一步***。如果需要升至比較高,務必在**短時間內完成校準,然后對黑體爐進行降溫操作,否則容易造成腔心損毀。
黑體爐改變10℃以內的溫度需要的溫度穩定時間在60秒以內,無論是升溫或降溫情況下。HGH的黑體可以在任意時間設置成任意想要的溫度,不受步驟流程的約束,在降溫過程中(低于0℃)。例如,當把一個黑體從100℃降溫到25℃時,普通低溫黑體大概需要15分鐘;對于**黑體來說,它的典型冷卻速率為0.2℃/s,所以只需要6分鐘就可以從100℃降溫到25℃;而HGH的DCN1000黑體系列,*需要3分鐘。另外,對于雙溫應用(例如NETD),HGH研發了雙發射面黑體:TwiN1000黑體。它們有兩個**的發射面,溫度范圍0-150℃,可以滿足在兩種溫度下同時工作的應用需求,是比短升溫和降溫時間更好的選擇。CS120黑體爐控溫方便,升溫速度快,溫度均勻性好,性能優異。低溫黑體爐操作
黑體爐外型新穎設計,采用爐體和控溫儀一體化結構。腔體式黑體爐BR1450
黑體爐的定義:能全部吸收外部的輻射能量,同時能全部輻射出自身全部能量的物體。概述:黑體的主要技術指標:黑體的發射率,黑體腔口直徑,溫度均勻性和輻射溫度不確定度。因此為了確保黑體的產品質量,通常黑體都是按溫度分段設計。通常我們所說的黑體為人工黑體。人工黑體的發射率接近于1,但不等于1。黑體在工業上主要應用于測溫領域,十分主要的產品是黑體爐。對輻射溫度計的校準、檢定,通常采用比較法,就是通過高穩定度的輻射源(通常為黑體輻射源)和其他配套設備,將標準器所復現的溫度與被檢輻射溫度計所復現的溫度進行比較,以判斷其是否合格或給出校準結果。標準黑體作為標準輻射源,主要用于校準輻射溫度計、紅外溫度計和輻射溫度傳感探測器。我公司目前具有先進的黑體技術,產品種類全、溫度范圍寬的黑體系列產品。 腔體式黑體爐BR14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