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囊壓力監控儀軟件”設計研發的主要目的是克服當前使用的間斷手捏充氣測壓表實時檢測程度不高,手工操作等缺陷。本產品通過與氣管相連,通過壓力傳感器實時采集數據,判斷患者氣管內壁與氣囊之間的壓力程度,輔助患者產生的痰不進入肺內,減少肺炎的滋生。作為系統提供的組件軟件,其主要功能:氣囊壓力傳感器數據實時采集、氣囊壓力智能控制、數據實時顯示等。無錫華耀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氣囊壓力監控儀”性能優越,產品實現智能化控制、智能調節氣囊壓力在預設范圍內,使氣囊壓力始終保持在壓力范圍,運行穩定、經久耐用,適用于醫院ICU等場所,輔助醫護人員臨床監護。設備工作時氣囊壓力穩定狀態下(電磁閥關閉、氣泵不啟動的狀態下)每分鐘系統壓力下降小于2cmH20。北京連接管路氣囊壓力監控儀
氣囊充氣測壓的方法間斷壓力測量(實測法)實測法,較常見于臨床的是使用手持式氣囊壓力表(CPM)測量。完全抽出氣體,將導管充氣接口連接套氣囊壓力表充氣閥。在測壓表檢測下慢慢擠壓球囊逐漸充氣,每次以0.15ml左右的增減。直至囊內壓達15~25cmH2O(11.4~19mmHg)。同時聽取呼吸機送氣聲音,直到漏氣音剛好消失。觀察壓力表,此值為基準值,每次測量的衡量標準。使用方法正確的前提下,氣囊壓力表測量數據準確。不足之處:無法持續、需人工測量、撤下必減壓、并需定期校準。因分離測壓管時會有2~3cmH2O的氣體泄漏,因此需在理想壓力值上+2cmH2O,以補償漏氣。可連續監測氣囊壓力在臨床應用中,具有迫切的需求,對氣道管理具有十分中藥的意義,采用無錫華耀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產的“氣囊壓力監控儀”,可將氣囊壓力控制在指南要求的25~30mmH2O范圍內,可降低VAP發生率并防止氣壓過高導致對氣道的損傷,無需定時對囊壓進行補償。江西氣管插管氣囊壓力監控儀視頻減少病人ICU留治時間與機械通氣時間。
理想氣囊壓力:保持有效封閉氣囊與氣管間歇的合理壓力,又可防止氣囊對黏膜的壓迫性損傷。正常值范圍壓力:25~30cmH2O容積:5-8ml氣囊壓力是通過監測外露的指示球囊內的壓力來反映氣道內氣囊的壓力狀態。氣囊壓力監測值是由氣囊本身的彈性回縮力、氣管壁對氣囊的擠壓力及氣道壓產生的沖擊力組成。2013年發布的中華醫學會呼吸病學組「人工氣道氣囊的管理共識」推薦:機械通氣患者應定期監測氣管內導管的套囊壓力;持續控制氣管內導管套囊壓力可降低VAP發生率。2018年版「中國成人醫院獲得性肺炎與呼吸機相關性肺炎診斷指南」“在氣管導管的氣囊上方堆積的分泌物是建立人工氣道患者誤吸物的主要來源,應用裝有聲門下分泌物吸引管的氣管導管,可降低VAP發生率并縮短住ICU的時間,推薦在預測有創通氣時間超過48h或72h的患者使用。氣管導管氣囊的充盈壓應保持不低于20cmH2O(1cmH2O=0.098kPa)。”無錫華耀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產的“氣囊壓力監控儀”,可連續監測氣囊壓力,并將壓力控制在指南要求的25~30mmH2O范圍內,可降低VAP發生率并縮短住ICU的時間。
氣囊充氣方法及選擇1.手動氣囊測壓法操作簡便,而在臨床中較為常用,但此法憑個人經驗和指感來判斷氣囊充氣程度,準確率低。2.氣囊壓力監測表可直接測量囊內的壓力,科學性強,精確度高,有明確的警戒范圍,可操作性得到廣大的醫護工作者認可。氣囊壓監測時機每4小時監測氣囊壓力1次,反復抽吸分泌物后應注意監測氣囊壓力,及時調整氣囊壓力,以保證較好的氣囊壓力,工作量依然很大。氣囊壓力大小的選擇氣囊壓力維持在25-35cmH2O為宜。既可有效封閉氣道,又不高于氣管黏膜血管灌注壓,可預防氣道黏膜缺血性損傷及氣管食管瘺。無錫華耀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產的“氣囊壓力監控儀”,將氣囊壓力控制在25~30mmH2O范圍內,有效的降低了VAP的發生率,縮短了撤機時間,對氣道黏膜缺血性損傷及氣管食管瘺起到了保護作用,減少VAP的發生和拔管后氣管狹窄等并發癥。壓力值通常是指接受有創機械通氣的患者,經口或者經鼻氣管插管,或者氣管切開導管外氣囊的壓力。
氣囊充氣測壓的方法間斷壓力測量(估算法)固定充氣法:臨床常在高容量低壓導管時選用。氣囊充氣一般5~10ml。操作簡便快捷,適應于緊急搶救。因病人個體和導管型號不同而充氣量不一。不能精確控制氣囊壓力的大小。指觸法(TJM):手捏壓力感覺“比鼻尖軟,比口唇硬”為適宜。因不同的個體感覺存在很大差異。適用于有豐富臨床經驗者。操作簡便易行,適用于緊急判斷。無明確參照標準,有欠準確。目前臨床上大部分病房還是用手觸摸氣囊,來感受壓力大小。用手觸摸,估計氣囊壓力,通常會導致壓力過大。「人工氣道氣囊的管理共識」推薦意見:不能采用根據經驗判定充氣的指觸法給予氣囊充氣(推薦級別:C級)設備連續工作時間:網電源供電時連續工作時間大于8h,內置電池單獨供電時連續工作時間不小于1h。安徽ICU氣囊壓力監控儀怎么樣
氣囊壓力過高,可能會導致氣道粘膜供血,將導致氣管黏膜缺血性損傷甚至壞死,嚴重時可發生氣管食管瘺。北京連接管路氣囊壓力監控儀
防控指南:中華醫學會重癥醫學分會發布的VAP防控指南第八條明確指出:對機械通氣患者進行每4小時套囊壓力監測發現,與不監測相比,VAP發病率有所降低。研究發現,與間斷監測氣管套囊壓力相比,持續監測套囊壓力并使壓力控制在25cm-30cmH2O范圍之間,可有效降低VAP的發病率。中華醫學會呼吸病學分會呼吸學組推薦:應使氣囊充氣后壓力維持在25-30cmH2O(推薦級別:D級)。可采用自動充氣泵維持氣囊壓(推薦級別:B級)。采用氣囊壓力監控儀是明智的選擇,無錫華耀生物生產的“氣囊壓力監控儀”HPC-1,能幫助醫護人員減輕工作負荷,降低VAP的發生率。北京連接管路氣囊壓力監控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