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陰高新區餐飲油煙集中治理“綠島”項目,正式通過省“綠島”項目形式審查和現場核查成為2023年度蘇南地區獨一個通過省級餐飲“綠島”項目審查的入庫項目,大氣污染一直以來都是人民大眾“心肺之患”的導火索。為集中解決影響人民大眾身心健康和環境質量的熱點、難點問題,江陰高新區結合本區域生態環境治理和城市環境綜合整治的雙重需求,針對分布在芙蓉路、文化中路沿街居民樓底的80余家中小餐飲服務企業所存在的問題,采用油煙氣統一收集、集中治理、集約管控、智慧運維的模式,打造形成可供多個市場主體共享的環境公共基礎設施“綠島”,形成若干深度減排、穩定達標的集中區,該項目還被列為省級服務業“綠島”試點示范項目。綠島模式強調預防為主、治理為輔的環境保護原則,有效降低了環境污染的風險。上海廢活性炭再生綠島模式投資
我們了解到,這些年我省共推進了28個環保“綠島”項目,其中17個項目已經建成。有了“綠島”,中小微企業就能騰出更多精力謀發展了。VOC綠島項目指的是一種環保設施項目,其主要在于實現污染物的統一收集、集中治理和穩定達標排放。這一項目由government各部門、各類機構團體組織多元投資或企業單獨投資,旨在為多個市場主體提供共享的環保設施,包括水、大氣等污染物的治理設施或廢物儲存場所。VOC綠島項目的實施,不只幫助中小企業解決在VOCs(揮發性有機化合物)綜合治理方面成本過高的問題,還通過集中噴涂和VOCs綜合治理等環保措施,減少企業VOCs無組織逸散排放,避免噴涂廢渣的二次污染和處置難題,從而有效提高區域環境治理水平。此外,這種模式還方便了government的監管,是管理模式和商業模式的創新。活性炭循環綠島模式業務在綠島模式的指導下,我們加強了對生物多樣性的保護和研究。
對于溶劑集中回收處置,欒志強認為是發展較好且效益較好的“綠島”模式, 近年來在江蘇省、浙江省、江西省,廣東省、山東省都建設了一批規模較大,效益非常好的相關項目。實踐表明,“綠島”建設在污染治理中發揮了補短板強弱項的重要作用,但是在建設和推廣過程中也會帶來更多的命題。這既考驗著項目開發者的格局眼光,也對管理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對于項目開發者而言,莊志鵬建議,“綠島”項目選擇要進行評估和前期調研,做好必要性分析,核算清楚污染減排、總投資、運維三個重要方面。其次,要避開“雜亂無章”。他解釋:“園區內企業產品、行業很雜的要慎重;園區內企業管理混亂的要慎重;未批先建、未驗先投、無相關手續的不能做;所在地方相關部門有無相關政策、文件的支持。”對于具體運營,莊志鵬表示,如果是投資方自己運營,重點考慮專業性能否滿足要求;如果是投資方與第三方單位聯合運營,要考慮好責權劃分;如果第三方單獨運營,要重點考慮資金保障與日常管理問題。
建立“綠島”,優化收處服務。開展失效活性炭再生利用項目“綠島”建設,配置回轉窯、蒸煮釜、沸騰爐等生產設施,添置流化床處理裝置,建立標準化倉儲車間,升級生產智能一體化控制系統,建成全市獨一活性炭集中再生中心。同時組建專業服務團隊,開展活性炭預約上門更換及回收再生業務。目前團隊已提供更換、提供回收再生服務340余次,涉及企業305家,大幅度減輕企業污染治理負擔。政銀合作,完善支付體系。探索政銀合作模式,通過開發活性炭資金支付監管系統,自創“企業預約換炭-預繳款至系統-團隊上門更換-企業確認交易-系統完成支付”的工作流程,有效保障用炭單位資金支付安全,實現活性炭使用-更換-再生-支付的全周期環節動態監管。企業對再生中心提供的換炭服務滿意度達100%,平均活性炭使用成本下降約48.5%,企業營商環境得到持續優化。綠島模式強調將城市規劃與自然環境保護相結合。
除了銅山區綠源鑫邦活性炭集中吸脫附中心再生項目,徐州市還建設了賈汪區駿發活性炭集中脫附中心項目,這兩個項目能夠滿足兩地及周邊地區500余家中小企業企業活性炭集中脫附需求,有效解決了中小企業活性炭不及時更換、流于擺設、監管難度大的問題。同時對脫附的VOCs等污染物進行妥善處置,提高VOCs治理水平,降低了區域危廢活性炭總產生量。初步測算,相對于分散治理,項目年可降低區域活性炭使用量1.2萬噸,可實現VOCs減排500噸以上。綠島模式著重城市建設過程中減少生態環境破壞。上海廢活性炭再生綠島模式投資
綠島模式強調科技創新與生態保護的融合,推動了環保產業的創新發展。上海廢活性炭再生綠島模式投資
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會長李壽生,工業和信息化部原材料工業司二級巡視員張文明,江蘇省工業和信息化廳副廳長張星,泰州市委副書記、萬聞華等領導出席大會并致辭。會議由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副會長傅向升主持。來自government、協會、化工園區、行業企業等近1200名表示參加了本次會議。在4月12日舉辦的“綠色燃料發展”專題論壇中,國家環境保護有機化工廢水處理與資源化工程技術中心主任張煒銘教授以“基于有機廢水能源化的工業綠島模式開發及應用探索”為主題,介紹了南大環保通過集約建設、共享治污、資源化能源化的“綠島模式”,分類收集、分質處理,建立不同功能定位的水處理分中心,采取不同工藝針對性解決園區水污染治理管控痛點問題的初步探索。上海廢活性炭再生綠島模式投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