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鄉村孩子們中間極大部分都是留守兒童,對他們來說「情感的依賴」和「圖書的渴望」幾乎永遠都得不到父母的回應。
當下鄉村圖書資源極其匱乏,一方面,家庭購買力不足;另一方面,書店、圖書館等相應資源高度集中于城市。很多鄉鎮都沒有書店,單一的書店只售賣教學考試輔導用書,孩子能接觸到課外書的機會非常少。無書可讀是制約鄉村兒童閱讀的極大瓶頸,與城市同齡兒童相比,鄉村兒童的閱讀資源緊缺是很長一段時間里不爭的事實。
教育心理學理論和實踐證明,6—12歲是孩子具體形象思維形成和發展的主要階段,在這一時期,豐富的色彩、圖形直觀形象與合適的表達對孩子思維發展具有積極作用,是孩子成長的一個關鍵期。「如果一個孩子的童年只有貧困匱乏、孤單留守、無書可讀的記憶,那他/她的未來會是怎樣?」
現在呢,我們決定正式開啟此項目:項目以全國貧困地區兒童為受益對象,通過社會公眾及各高校學生捐贈的閑置書籍,置換成置換成科學、歷史、文學、中外名著小說、繪本、漫畫等適合兒童的讀物,捐贈至各貧困地區小學。(1)服務時間:長期(2)幫扶地區:全國(3)受助對象:鄉村兒童、留守兒童 擁有更多的求知欲與好奇心,在閱讀中不斷追尋和探索更美好的生活。湖南性價比高二手教材就上青學漁書
「全球變暖」是近些年來全球范圍內非常熱門的話題,《京都議定書》《巴黎協定》等世界協議也都是圍繞著全球氣候變暖簽訂。近幾年我們一直在倡導的低碳經濟也是為了控制碳排放量,為緩解全球變暖做出努力。
口罩前后,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減少25%,意大利威尼斯河流變清,甚至可以看到魚群和海豚在其中游走!翻完這條新聞的時候我的心里長吸了一口氣。
地球帶給我們美好的生態,我們不該用無盡的污染毀壞去回饋,可持續的環保才是人類生存發展的迫切需要啊,面對全球變暖我們該如何做呢?
(1)堅持廢物利用,做好垃圾分類
(2)點外賣時減少一次性塑料和餐具
(3)把宿舍里的白織燈,換成節能燈泡
(4)拿出落灰的書籍,來青學,大膽循環地球只有一個,你也試著抱抱它吧。 很好的的二手教材就來青學漁書認可教材循環的價值,讓價值延續。
”青學漁書“是校園二手圖書循環品牌,成立于2019年,目標覆蓋全國高校,立志推廣校園閱讀”青學漁書“模式,幫助學生養成環保使用書籍的習慣,用行動助力校園環保閱讀,打造高校書籍新生態文化。我們倡導匠心營造,為學生提供高質量低價格的二手書籍。我們的使命是回歸初心,將每一本教材的使命發揮到比較大。2015,在校園創辦二手書店;2020年,青學漁書小程序以及倉儲系統正式上線,布局全國高校,覆蓋到全國15省市高校。截至目前參與二手書籍循環的用戶量高達40w+,總體營收額1500w+。
6.15,即將迎來漁書成立三周年。三周年,我們收獲了什么呢。循環二手書的想法,很快得到了浦東曹路相關部門及更多地方相關部門的支持,得到越來越多的機構和公益組織的關注。倡導“全員環保閱讀”的理念也從無人知曉,到被越來越多的大眾認可、接受和推崇。三年,我們的公司地點搬了又搬,從偏僻土路邊的廠房搬到了像家一樣的小別墅,伙伴們在這里辦公、吃飯、休息,陽光好的時候大家在院子里喝下午茶,院子一角有小伙伴們喂養的小黑,斑點和一只橘貓。三年,我們接到來自全國各地的回收書單越來越多,書的數目越來越多,我們的倉庫也越換越大,從小倉庫搬到了總面積16000平米的兩個大倉庫。被裝滿的不僅 是一個又一個倉庫,也有一顆又一顆我們的心。三年,我們從單刀匹馬的8名骨干,開始擴招和團隊搭建,直到如今成立了整齊的109人的漁家軍。三年,我們從無到有,現在全國擁有超過300家門店,循環圖書4600萬冊,會員830多萬人,成為上海比較大的環保閱讀平臺。青學漁書并不是只做二手書籍,更期待更多的青年更好地回饋社會。
青學漁書
社會責任報告讀書是一種文化,中國是歷史悠久的文化大國。在整個經濟社會進入消費升級的歷史階段,從宏觀上來講物質越來越豐富,我國國民對產品的質量要求和體驗逐漸提高。為了順應時代的發展,解決用戶們的需求,漁書正在努力成為一家不斷承擔社會責任、可持續經營的商業企業。參與圖書循環共享低碳生活可持續發展方面,作為一家共享閱讀平臺,漁書始終秉持“參與圖書循環,共享低碳生活”的理念,希望通過將社會上的閑置圖書用“交互、共享”的方式,來推動大家環保閱讀,實現書籍與人之間更好地連接,讓人們在緩解中產焦慮的同時也可以享受到低碳環保、可持續的生活。在2018年,漁書平臺幫助380萬用戶循環書籍1083萬冊。書籍每循環一次,意味著節省一份自然資源。據統計:青學漁書循環的圖書所節省的水量相當于西湖總蓄水量的1/3相當于種植可供8.2萬人每日呼吸的樹林相當于節省1.3萬個家庭日用電量總和因此,漁書一直致力于推動大家環保閱讀的發展! 回歸初心,將每一本教材都能發揮它的價值。江蘇很好的的二手教材青學漁書正版正規
書籍錄入系統利用大數據溯源功能,對不同品質的書籍進行分級存放。湖南性價比高二手教材就上青學漁書
毫無疑問,讀書需要教材課本。在每年發新書的時候,也都是學生比較高興的時刻。可令人遺憾的,伴隨著新書的發放,緊接著原來的教材都會成為過去史。有的被直接撕毀,有的被隨手扔掉,還有的干脆就當作廢品賣掉,看著著實令人心疼。教材循環使用的價值其實更多的是對環保的理念的認同,其實從回收到再次銷售的循環模式在國外其實已非常普遍了。西方國家,學生循環一本教材的平均使用壽命大約4到5年,可在我們國家只有不到1年左右。青學漁書立志推廣校園閱讀青學漁書模式,幫助學生養成環保使用書籍的習慣。湖南性價比高二手教材就上青學漁書
為什么要做青學漁書?
在當今社會,二手書籍資源的嚴重浪費已成普遍現狀,而一個正在飛速發展的中國,需要我們這樣一批青年共同守護低碳家園我們相信,并時刻提醒,青學漁書的每一位成員,青學漁書并不是只做二手書籍,更期待更多的青年更好的回調社會,通過每一次的回收,而讓每一位***青年擔起這份責任。正如我們的愿景所述:“打造一代具全國競爭力和社會責任感的青年***“由青年人領導,為青年社會服務,匯聚青年人的力量,實現青年不可估量的影響。青學漁書在全國高校已有189名青年合伙人,攜手共同參與圖書循環,青學漁書是每一所高校的環保符號,承載著每一位學子對校園情懷的傳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