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令營,換個說法就是保研提前面試,因為參加夏令營時,一般絕大部分還沒出保研資格名單,一般都是在大四上出保研名單。夏令營是收割offer很好的機會,一般夏令營遵循的是“嚴進寬出”的原則,甚至有些學校達標學員的比例可以達到60%-70%,所以夏令營一定要把握好,不要怕自己申請不上,多嘗試,當然,也不要過多,因為每個學校的復習重點可能不一樣,需要重點準備。建議多撒網,重點準備3-4所學校。
競爭是社會進步的動力,研究生招生考試旨在選拔的人才,而不是選拔完美的人才,所以在起初,考研一定是一種良性競爭,因為那條線就了。如果滿分是100分,那就是90分,這是一個合理且必要的標準??呻S著考研人數瘋狂增長,這條線從90分一點一點被推到93分、95分、甚至100分,這種從90分到100分的提升,對于學生而言需要花費巨大的精力,而帶來的對學生的實際知識增長、對整個大環境的人才培養提升微乎其微。
隨著保研的日益內卷,許多申請夏令營的同學除了績點和英語成績之外,往往在競賽和論文方面也有突出的表現,不少同學甚至發表了核刊。完成一篇論文,發表見刊,是一名本科生科研能力的體現,畢竟在研究生階段的學習總是要圍繞自主性論文研究展開,在保研競爭中,通過論文展現自身的科研實力是非常重要的,在老師這邊也很加分。一篇高質量的論文也是同學們獲得本校推免資格的加分項。很多院校在評測推免資格的時候,會有綜合素質評測。一般會綜合考慮學業成績、學術成果和社會實踐這幾個要素。所以,發表一篇高質量的論文會很大程度上增加獲得保研名額的幾率,特別是對那些專業排名不是很靠前的保研邊緣人來說,是個不錯的奮起直追的方式。
不會有太多屬于自己的時間用來放松自己一進實驗室深似海,進去容易,出來難。人生也不只是學習,還有生活。保研er們從大一奮斗到了大三,可以適當地多出去走走,體驗自己非常有興趣但是一直沒有時間體驗的事情,比較好能旅游個一兩次,去想去的地方,也許在以后五六年里都不會有這么大把的時間去過自己想過的生活。但要注意,放松可以,不能墮落。往往大四階段大家都沒有專業課了,這時候意志力不強的學生就會玩瘋了,因此我們可以讓自己有個事情做(例如英語學習),不至于太過放浪形骸。無法學習其他專業知識,知識面較窄從大一到大三,保研er們一直在不停地學習學習,但是仍然要珍惜這一年可以單純學習的機會,學習自己想要學習的非專業知識。進入到實驗室后,能去單純學習,以興趣為驅動去學習的時間就很少很少了。導師會讓你做各種實驗,也會有各種雜事,很難有那種一個月去專攻一本書,鉆研一個技能的大塊時間,很難感受到那種持續輸出,快速提高的感覺了。特別是有些不打算走學術道路的同學,可以大四選擇去進行實習,開始為以后的職場道路做規劃。保研培訓:在參加保研培訓時,要注意時間管理和任務分配,盡可能地保證每個任務的完成質量和效率。
在保研中,如果申請者擁有一篇發表在正規刊物上的論文或者是一次參與法學重大科研項目的經歷,那么這可以說是一個巨大的加分項目,甚至可以彌補外語與成績的劣勢。因為院校招收研究生本身就是希望其在未來能夠進行相關的科研活動,而上述經歷正好能直接體現出申請者從事科研工作的巨大潛力,這是所有院校都渴求的。因此,很多院校在夏令營或預推免招生通知中都會寫明,如果申請者有學術成果(特殊學術專長)或者科研經歷,可以放寬對于其成績和外語的要求。
保研經驗:在申請保研時,可以選擇多個目標學校,以增加被錄取的機會。廣東高效穩妥的名校保研培訓機構公眾號
可以看到,保研的優勢主要集中于兩個方面:一、更多的選擇保研的同學在申報階段,在39所985,100+所211中盡情選擇,相比于考研的“只能選擇一所學?!?,保研中有著大量的機會、自由度極高的選擇,下到末流211,上到清北復交,只要你有時間有精力,都可以去申請,考研生不敢報的學校,保研生隨便報,在海量的對比中,你總能選擇適合自己的那一個。二、必定上岸研究生考研可能失敗二戰,留學也有可能申請失敗,但是保研是必定上岸的。保研把“此處不留人,自有留人處”的精神貫徹到底,這個學校沒拿到offer,就去下一個,總會在一個985/211中拿到offer,差的情況就是保研本校(清北復交一檔的除外),因此在保研中,總能拿到一個offer,也必定能夠上岸。除此之外,還有更少的成本、更多的自由、更平滑的難度……這些特點讓保研注定擁有著其他升學手段無法比擬的高性價比。廣東高效穩妥的名校保研培訓機構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