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3a至圖3c示出了在弧矢(S)方向和(T)方向的MTF值被配置為滿足上述要求的情況下,被感光元件接收到的光斑的形狀。圖3a是被測物體在激光位移傳感器的best小量程處的情況下,感光元件接收到的光斑的形狀,OBJ:-2.1000mm,0.0000mm為物點在子午方向無偏離,在弧矢方向偏離-2.1mm,IMA:1.627,0.000mm為所成的像點在子午方向無偏離,在弧矢方向偏離1.627mm。圖3b是被測物體在激光位移傳感器的中間量程處的情況下,感光元件接收到的光斑的形狀,OBJ:0.0000,0.0000mm為物點在弧矢方向無偏離,在子午方向無偏離,IMA:-0.243,0.000mm為所成的像點在子午方向無偏離,在弧矢方向偏離-0.243mm。圖3c是被測物體在激光位移傳感器的比較大量程處的情況下,感光元件接收到的光斑的形狀,OBJ:2.1000,0.0000mm為物點在子午方向無偏離,激光位移傳感器可以實現微米級的位移測量。寧波激光位移傳感器工廠
要想在工作范圍內得到好的光斑質量,可采用柱面鏡或非球面實現,另外波前編碼和切趾法在延拓焦深方面也有很好的效果[3,4],但這樣的光學系統相對較復雜,元件較多,不宜裝調,成本也會增長。因此,在精度允許的情況下,可考慮全部采用球面鏡,不考慮焦深延拓,用變倍的方法實現在40、45、50、55、60mm物距處光斑大小盡量均勻一致。根據光譜分布,設定中心波長權重為3,邊緣波長權重為1。要消掉少量的色差,系統至少需要兩片鏡片。根據以上要求選定了一個初始結構,經過優化得到以下best設計結果。圖2為優化后的鏡頭結構(像距在50mm處)。表1為effective工作范圍內軸上視場的光斑大小分布。防護激光位移傳感器推薦廠家它可以用于測量建筑結構的變形和振動。
傳統的接觸式平面檢測精度低、穩定性差及對對象物檢測條件要求苛刻,已逐漸被現代非接觸式平面檢測所替代。非接觸式激光平面檢測系統以其高精度、高分辨率及不受對象物材質、顏色或傾斜度的影響等優點,可對任何對象物進行平面檢測。介紹系統結構和激光位移傳感器的工作機理,并進行平面定性檢測和定量檢測試驗,用OpenGI。繪制及擬合三維曲面。試驗結果表明,該系統平面檢測結果較好地反映出對象物平面起伏情況,并且達到系統的精度要求。
激光位移傳感器根據入射光角度的不同可分為直入射式和斜入射式兩種[1],本設計采用的是直入射式,其光路結構如圖1所示。整套光路可以分為兩部分,即整形系統和接收系統[2]。左邊部分是光束整形系統,其作用是將激光器發出的光束匯聚在工作范圍內,使匯聚的光斑盡量小而均勻。光源為半導體激光器(LD),它經整形系統在測量范圍50±10mm內形成均勻的光斑。后面則是光束接收系統,它將物體表面的漫反射光匯聚到光敏探測器上,使其精確成像。圖中α為被測面與成像透鏡光軸夾角,β為光敏探測器與光軸的夾角,do和di分別表示物距和像距。激光位移傳感器是一種非接觸式的測量設備,利用激光技術進行精確的距離測量。
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激光位移傳感器檢驗校準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電子測量儀包括一電子千分表以及一千分表夾持裝置;所述電子千分表夾持在所述千分表夾持裝置上,所述千分表夾持裝置一端抵接于所述延伸部,另一端抵接于所述橫向蝸桿上。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激光位移傳感器檢驗校準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傳感器夾持裝置包括一縱向螺桿以及一夾持器;所述夾持器套設在所述縱向螺桿上,所述激光位移傳感器夾持在所述夾持器上。aaaaaaaaa它可以用于測量物體的形狀和輪廓,以提供準確的幾何信息。青浦區激光位移傳感器制造廠家
無論是在工業生產、醫療診斷還是科學研究,它都發揮著巨大作用,為我們提供了準確而可靠的測量數據。寧波激光位移傳感器工廠
從圖3所示的成像光學系統結構圖可看出,在整個物面并不垂直于光軸時,經過系統成像以后得到的像面也不垂直于光軸,與光軸存在一定的夾角β,設計的lastβ優化值取為60.4628°,此時像面上可得到比較理想的光斑分布。在工作范圍內不同視場的散射光均能很好地成像于探測器。在圖4中可看到不同視場的成像光斑形狀,此點列圖表明成像光斑分布均勻,但還存在一定的剩余像差,主要為球差,光斑大小可見表2,光斑直徑在20μm左右。同時根據設計結果可得像距為33.092mm,經計算tanα/tanβ=0.6137,di/do=0.6145,此物鏡設計基本滿足于Scheimpflug理想成像條件。寧波激光位移傳感器工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