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骨粉為黃褐色或灰白色,部分顆粒呈蜂窩狀;而摻雜骨粉則呈灰白色,基本無蜂窩狀顆粒。 1.2焚燒法:把骨粉投入火中,真骨粉會散發燒毛發的氣味,且會產生較多的蒸氣;而摻雜骨粉所散發的氣味和蒸氣相對地淡而少;未脫膠的變質骨粉有異臭味;假骨粉無氣味和蒸氣產生。同時,脫膠骨粉燃燒后的骨灰黑色;蒸骨粉和生骨粉的骨灰呈墨黑色;假骨粉的灰粉則呈灰白色。 1,3浸泡法:將骨粉放在清水中浸泡,真骨粉始終不會分解,而有的假骨粉浸泡時間一長就會變成粉狀,靜置后還會出現沉淀。生骨粉和蒸骨粉在浸泡時其細粉漂浮于清水表面,攪拌也不下沉;而脫膠骨粉的漂浮物卻不少。 2魚粉 2,1焚燒法:將魚粉投入火中燃燒,有毛發...
分析和測定骨瓷原料的一些性能,主要包括化學成分、可塑性、結合性、燒結性、燒后白度和呈色、干燥收縮、干燥強度、燒成收縮、燒后殘余物、加熱過程中的變化(差熱分析)以及環境友好性等,以確定骨瓷原料的選用。根據現有的資料和經驗,對今后生產可能會出現的問題有初步的認識。(2)選擇初步配方①在掌握一手資料的基礎上,選擇初步的配方。首先參照前人經驗,確定骨粉、長石等用量,再根據黏土骨瓷原料的性能,初步確定3~5個配方進行成形以及燒成試驗,確定基本的配方②對初步配方進行比較對比好,反復試驗,有較理想結果后,轉入到小試。(3)進行小試和中試根據初步試驗的情況,優等好的配方,進行小試成功后,再加大量進行中...
骨瓷泥漿的流動性要好,也就是說黏度要小,這樣可以保證泥漿流到模型內腔的各個部位,保證器形的完整性和確性。骨瓷漿料從小孔中流出時應能連成不斷的細絲;用木棒浸入漿料中提起后,骨瓷泥漿應流成連續的直線。(2)穩定性(懸浮性)骨瓷泥漿固體顆粒能長期懸浮,能夠保持組分的長期不變,組分一致,使成形后各部分組成均勻,不會出現沉淀現象。(3)觸變性骨瓷泥漿要有適當的觸變。骨瓷泥漿靜止經過一段時間后黏度變化不宜過大,放漿后坯體內表面光滑、厚度一;同時,脫模后不至于受到輕微的振動就會軟塌變形。(4)疏水性疏水性要適度,或者說是過性要適度,也就是說,骨瓷泥漿中的水分能夠順利地通過附著在骨瓷模型壁上的層而被模...
坯料是骨瓷原料經過配料和加工后,制得的多成分混物,是骨質瓷生產的基礎。原料確定后,坯體配方的科學性決定著骨瓷制品的內外在品質、生產控制的難易程度以及生產成本等,直接決定骨瓷制品生產的成敗。骨質瓷(骨瓷)生產已經有200多年的歷史,骨瓷坯體配方已經非常成熟,一般配料范圍為:骨粉40%~60%,長石8%~15%,石英8%2%,黏土25%~45%。骨瓷坯料骨瓷坯體的配方是生產的前提和關鍵,通常在試驗的基礎上確定生產的配方。骨瓷坯料的特點與分類骨質瓷(骨瓷)坯料由于大量加入塑性差的骨粉,黏土量相對較少,所以泥料的可塑性比一般陶瓷的塑性要差。根據成形方法的不同,骨質瓷(骨瓷)坯料通常分為注漿料(...
骨瓷配方設計無鉛熔塊釉的設計目前尚沒有很好的經驗公式作參考。一般參照已有的成熟配方進行改進。除了對骨瓷釉面光澤、硬度、膨脹系數、彈性進行考慮之外,還要充分考慮熔塊的水溶性以及熔制溫度等。一個好的熔塊配方須是高溫易熔的但又是不溶于水的(或微溶的)。熔制溫度過高,將使鉛硼、氟等有效組分揮發散失;水溶性過高,不僅使骨瓷釉漿流動性變差,同時也失去制備的目的。骨瓷熔塊的加工工藝(1)工藝流程具體工藝流程為:骨瓷原料→配制→混合→熔制→水淬/軋制→濾水→包裝(2)骨瓷原料的質量控制骨瓷原料是基礎,原料質量是決定熔塊質量的先決條件。要選擇好的原料用于骨瓷釉料加工生產。對骨瓷原料的質量要求見表4-2。...
我們通常據說得骨粉是用不適于食用的家禽軀干、骨、肝臟等物作原料,經熬油后的干燥商品。除正常制造流程中奈何免除之少許雜質混入外,不得閑雜有毛、角、蹄、皮及大便 等物。商品的胃蛋黃酶不溶物應在14%以下。 骨粉營養成份因原料、拋光方式、夾雜物及貯存時間的變化等而有較大反差。原料中骨及結締組織量大則蛋黃質含量低,并且利用率低,而含有較多血、蹄角及頭發等物的原料出 產出的骨粉,雖蛋黃質含量高,但利用率低。普通骨粉粗蛋黃質含量在50%-60%,賴氨酸含量高,蛋氨酸、色氨酸含量低。氨基酸利用率變化大,易因炮煉過度而不易被動物吸取 。含有較多的B族維生素,維生素A、 D較少。鈣、磷含量高,磷為可利用磷。尤其...
骨瓷,是陶瓷的一種。因在其黏土中加入30%左右的食草動物骨灰(一般是牛骨粉)而得名,是由18世紀英國發明的。 由于骨灰的加入,骨瓷的硬度與透光度,強度高于一般瓷器,是日用瓷器的兩倍。由于獨特的配方和牛骨粉的加入,使瓷土中的雜質被過濾,骨瓷顯得更潔白、細膩、通透、輕巧,極少瑕疵,并且比一般瓷器薄,在視覺上有一種特殊的清潔感。骨粉的合量越高,黏土的成分就相對降低,在制作過程中就越易燒裂,在成形上需要更高的技術,增加了燒制難度,成品率較低,所以更加珍貴。 骨瓷餐具是以動物的骨炭、粘土、長石和石英為基本原料,經過高溫素燒和低溫釉燒兩次燒制而成的一種瓷器用餐器具。一般包括碗、盤子、湯勺、調羹、燉盅等。骨...
骨瓷配料比表示法用配方中所用原料的數量來表示配方組成的方法,叫做配料比表示法,又稱生料量配合法。這是常見的方法,也是骨瓷生產中直接、實用的方法,這種方法具體反映骨瓷原料的名稱和數量,便于直接進行生產或試驗,表3-1是用配料比表示的配料配方。這種方法直觀、簡單,便于稱量和記憶,適合一般工廠使用。因為骨瓷原料產地不同,成分有較大的差異,所以,這種方法一般有較大的地域性,骨瓷原料更換后,無法直接使用或對照?;瘜W組成表示法化學組成表示法是用骨瓷坯體中各化學組成的質量分數來表示其組成的方法,又氧化物質量分數表示法?;瘜W組成表示法的優點是能夠比較準確地示骨瓷坯體的化學組成,可以根據其成的含量估算出...
浸方式根據骨瓷產品形狀和大小而定??债a品和小件骨瓷產品可直接用手持上釉,較大的盤類可用金屬細鉤勾住上釉,如出現缺釉或薄釉,可用手蘸釉修補浸釉法釉漿密度一般為。采用浸釉法施釉要特別注意以下兩點:①骨瓷釉漿要不斷攪拌②骨瓷釉漿要過篩凈化后再使用。國外有些骨瓷廠家使用自動施釉機進行機械化施釉,效率較高,但對像杯子、碗等,施內釉時,容易出現回頭釉缺點。(2)骨瓷噴釉骨瓷噴釉是利用噴槍或噴霧器將釉漿噴成霧滴使之黏附坯上。骨瓷坯與噴槍的距離、噴釉壓力、釉漿密度、噴釉時間及坯體的溫度決定著釉層厚度,此法適用于大型、薄壁或形狀復雜的骨瓷坯體。噴釉法的特點是速度快、效率高、少量骨瓷釉料也可進行施釉,缺點...
骨瓷釉的彈性和抗張強度對坯釉適應性的影響具有較高彈性的釉,能適應骨瓷坯釉形變差所產生的應力,縱使骨瓷釉坯膨脹系數相差較大,骨瓷釉層也不相應碎裂。彈性的好壞與釉層厚度、骨瓷釉的化學組成有關。例如在精陶釉中引人MgO,它的抗張強度較之引人CaO、BaO、ZnO等明顯降低,然而坯釉的結合并不壞,無釉裂。這是因為MgO的引入降低了釉的膨脹系數和彈性模數,從而彌補了本身強度低的缺點,提高了骨瓷釉與坯的結合。如果引入CaO,骨瓷釉的抗張強度雖然明顯提高,然而軸裂反而增多,原因是釉的膨脹系數和彈性模數都明顯提高。但在一般生料釉中,鈣質釉能與鋁量高的坯很好結合。所以即使骨瓷釉的膨脹系數不變,是抗張強度...
取60~70份酶解液、30~35份二氯甲烷、13~15份聚乳酸、8~11份氯化鈣、3~6份十二烷基磷酸單酯及~,放入反應釜中,反應釜的溫度為110~120℃,壓力為~,在氮氣保護下攪拌反應7~9h,收集反應釜中的反應混合物;將反應釜中的反應混合物進行蒸餾回收二氯甲烷,再對蒸餾剩余物進行噴霧干燥,進口溫度為95℃,空氣流速為450~500L/h,收集干燥物;按質量比為8:3:2:1,將干燥物、氧化鈣、磷酸氫鈣和水進行球磨,得球磨混合物,并進行磁選除鐵,將磁選除鐵后的球磨混合物放入壓機中進行擠壓,得壓塊,將壓塊放入煅燒爐中進行煅燒,先以3℃/min升溫至70~80℃,保溫2~4h后,升溫至...
天然骨粉,使用的是食草動物的骨頭,經過蒸煮脫脂風干煅燒研磨等工序后所得。動物骨粉則以牛骨粉為比較好,因為以牛骨粉為原料燒制的骨瓷,骨瓷的色澤更加白,其他的燒制骨瓷顏色偏黃,當然牛骨粉為原料的骨瓷相對透明度和堅硬度更好。合成骨粉,是由氫氧化鈣和磷酸進行中和反應后,高溫煅燒后所致。用合成骨粉制作的瓷器,具有一定的通透性,又因為在其中含有骨粉的主要成分磷酸三鈣,就給它起名叫新骨瓷。山東淄博宇恒陶瓷原料有限公司,位于山東淄博博山經濟開發區,交通方便。我們已建成了年供應能力4000噸合成骨粉、天然骨粉,骨炭,骨質瓷原料。我們提供的骨粉是專門用于骨質瓷的主要原料,其天然骨粉是經過精選純牛骨炭,經高...
我們通常據說得骨粉是用不適于食用的家禽軀干、骨、肝臟等物作原料,經熬油后的干燥商品。除正常制造流程中奈何免除之少許雜質混入外,不得閑雜有毛、角、蹄、皮及大便等物。商品的胃蛋黃酶不溶物應在14%以下。骨粉營養成份因原料、拋光方式、夾雜物及貯存時間的變化等而有較大反差。原料中骨及結締量大則蛋黃質含量低,并且利用率低,而含有較多血、蹄角及頭發等物的原料出產出的骨粉,雖蛋黃質含量高,但利用率低。普通骨粉粗蛋黃質含量在50%-60%,賴氨酸含量高,蛋氨酸、色氨酸含量低。氨基酸利用率變化大,易因炮煉過度而不易被動物吸取。含有較多的B族維生素,維生素A、D較少。鈣、磷含量高,磷為可利用磷。尤其原料中...
進口溫度為95℃,空氣流速為470L/h,收集干燥物;按質量比為8:3:2:1,將干燥物、氧化鈣、磷酸氫鈣和水進行球磨,得球磨混合物,并進行磁選除鐵,將磁選除鐵后的球磨混合物放入壓機中進行擠壓,得壓塊,將壓塊放入煅燒爐中進行煅燒,先以3℃/min升溫至75℃,保溫3h后,升溫至343℃,保溫5h,再以8℃/min升溫至1150℃,煅燒2h,隨爐冷卻至室溫,收集煅燒物,即可得骨質瓷用合成骨粉。實例3先按質量比為1:3,取蠶絲和質量分數為10%磷酸溶液混合均勻,進行加熱,加熱溫度為42℃,再加入蠶絲質量6%的胃蛋白酶,酶解4h,得酶解混合物,使用氫氧化鈉溶液調節酶解混合物pH至,靜置50m...
而實心注漿成形則是泥漿全部充滿模型直至可以脫模為止。注漿成形適合多種器型陶瓷(骨瓷)制品的成形。大多形狀復雜、薄壁、不規則或體積較大的器形都可以采用注漿成形法。如骨瓷茶壺、骨瓷咖啡壺、骨瓷糖缸、骨瓷奶缸、骨瓷花瓶等空心制品,一般采用空心注漿法成形。而像骨瓷魚盤、筷子架等多采用實心注漿成形。注漿泥的制備(1)球磨制漿工藝球磨制漿工藝是簡單、基本的骨瓷泥漿制備工藝。其過程如下:經粗碎、中碎的硬質原料和軟質原料→配料→球磨→攪拌池→過篩除鐵→泥漿桶/池→注漿成形球磨制漿工藝的優點是所需設備少、周期短、工少、成本低、操作簡單缺點是骨瓷泥漿的注漿性能有較大的波動、穩定性不好,適合做要求不高的一般...
粉碎骨瓷原料的目的:首先是為了減小骨瓷原料的顆粒度,以便與塑性原料配合成各種坯泥:其次,原料的粉碎還能起混合均勻的作用。瘠性骨瓷原料如石英、長石、瓷石等研磨后的拉度,應根據骨瓷制品的要求予以適當的選擇,因為骨瓷坯料的顆粒度對成品質量有很大的影響,它可直接影響到骨瓷制品干燥和燒成后的性能。粒度越小,顆粒的比面積必然越大,在燒成過程中起作用的面積也就大些,有利于各種物理化學過程的進行,且易于燒成并獲得致密的結構,減低骨瓷坯體的氣孔率,增加骨瓷坯體燒成后的強度、硬度和密度。但是,如果顆粒度過小,則可降低骨瓷坯體的耐火度,增加骨瓷坯體的收縮率,增加能源消耗。因此,對顆粒度的要求不能過大,也不能...
而實心注漿成形則是泥漿全部充滿模型直至可以脫模為止。注漿成形適合多種器型陶瓷(骨瓷)制品的成形。大多形狀復雜、薄壁、不規則或體積較大的器形都可以采用注漿成形法。如骨瓷茶壺、骨瓷咖啡壺、骨瓷糖缸、骨瓷奶缸、骨瓷花瓶等空心制品,一般采用空心注漿法成形。而像骨瓷魚盤、筷子架等多采用實心注漿成形。注漿泥的制備(1)球磨制漿工藝球磨制漿工藝是簡單、基本的骨瓷泥漿制備工藝。其過程如下:經粗碎、中碎的硬質原料和軟質原料→配料→球磨→攪拌池→過篩除鐵→泥漿桶/池→注漿成形球磨制漿工藝的優點是所需設備少、周期短、工少、成本低、操作簡單缺點是骨瓷泥漿的注漿性能有較大的波動、穩定性不好,適合做要求不高的一般...
骨瓷泥漿的流動性要好,也就是說黏度要小,這樣可以保證泥漿流到模型內腔的各個部位,保證器形的完整性和確性。骨瓷漿料從小孔中流出時應能連成不斷的細絲;用木棒浸入漿料中提起后,骨瓷泥漿應流成連續的直線。(2)穩定性(懸浮性)骨瓷泥漿固體顆粒能長期懸浮,能夠保持組分的長期不變,組分一致,使成形后各部分組成均勻,不會出現沉淀現象。(3)觸變性骨瓷泥漿要有適當的觸變。骨瓷泥漿靜止經過一段時間后黏度變化不宜過大,放漿后坯體內表面光滑、厚度一;同時,脫模后不至于受到輕微的振動就會軟塌變形。(4)疏水性疏水性要適度,或者說是過性要適度,也就是說,骨瓷泥漿中的水分能夠順利地通過附著在骨瓷模型壁上的層而被模...
了解各種骨瓷原料對產品性質的影響是配料的基礎,陶瓷是多組分材料,每種骨瓷坯料中都含有多種骨瓷原料,不同的骨瓷原料在生產過程以及產品的結構中都起著不同作用。有的原料構成骨瓷產品的主晶相,有的是玻璃相的主要來源,還有少量的添物可以調節骨瓷產品的性質或有益于生產。在骨質瓷(骨瓷)產品性質中,有些能互相吻合推進,有些互相制約。采用多種骨瓷原料的配方有利于控制產品的性能,制造穩定骨瓷產品。④配方應滿足生產工藝的要求。骨瓷坯料要能適應成形、干燥與燒成的要求坯料要求組成和性能穩定,成形性能、干燥性能和燒成性能良好,便于生產。⑤采用的骨瓷原料希望來源豐富、質量穩定、運輸方便、價格合理。還應強調就地取材...
本發明屬于陶瓷領域,具體涉及一種骨質瓷用合成骨粉的制備方法。背景技術:骨質瓷器是高級日用細瓷,具有瓷質細膩、白度高、透明度、釉面光滑、機械強度高等優良特性。骨粉是骨質瓷的主要原料,用量可達整個坯料的40%~50%,骨粉的質量和用量對骨質瓷制品的色調、透明度以及燒成溫度、強度等有較大的影響。傳統的骨質瓷一般使用動物骨粉作原料,由于動物骨灰供應困難、質量低且不穩定,嚴重影響了骨質瓷器的生產和發展。目前在陶瓷生產中常用的骨粉只有兩種,一種是天然骨粉,即各種牛、羊、豬、狗、雞等雜骨,各種動物骨化學成分差異較大,導致天然骨粉化學成分波動較大,因而用天然骨粉配制的陶瓷坯體化學成分不穩定;另外一種是...
一般**骨粉為黃褐色或灰白色,部分顆粒呈蜂窩狀;而摻雜骨粉則呈灰白色,基本無蜂窩狀顆粒。 1.2焚燒法:把骨粉投入火中,真骨粉會散發燒毛發的氣味,且會產生較多的蒸氣;而摻雜骨粉所散發的氣味和蒸氣相對地淡而少;未脫膠的變質骨粉有異臭味;假骨粉無氣味和蒸氣產生。同時,脫膠骨粉燃燒后的骨灰黑色;蒸骨粉和生骨粉的骨灰呈墨黑色;假骨粉的灰粉則呈灰白色。 1,3浸泡法:將骨粉放在清水中浸泡,真骨粉始終不會分解,而有的假骨粉浸泡時間一長就會變成粉狀,靜置后還會出現沉淀。生骨粉和蒸骨粉在浸泡時其細粉漂浮于清水表面,攪拌也不下沉;而脫膠骨粉的漂浮物卻不少。 2魚粉 2,1焚燒法:將魚粉投入火中燃燒,有毛發...
反應釜的溫度為110℃,壓力為,在氮氣保護下攪拌反應7h,收集反應釜中的反應混合物;將反應釜中的反應混合物進行蒸餾回收二氯甲烷,再對蒸餾剩余物進行噴霧干燥,進口溫度為95℃,空氣流速為450L/h,收集干燥物;按質量比為8:3:2:1,將干燥物、氧化鈣、磷酸氫鈣和水進行球磨,得球磨混合物,并進行磁選除鐵,將磁選除鐵后的球磨混合物放入壓機中進行擠壓,得壓塊,將壓塊放入煅燒爐中進行煅燒,先以3℃/min升溫至70℃,保溫2h后,升溫至333℃,保溫4h,再以8℃/min升溫至1120℃,煅燒1h,隨爐冷卻至室溫,收集煅燒物,即可得骨質瓷用合成骨粉。實例2先按質量比為1:3,取蠶絲和質量分數...
進口溫度為95℃,空氣流速為470L/h,收集干燥物;按質量比為8:3:2:1,將干燥物、氧化鈣、磷酸氫鈣和水進行球磨,得球磨混合物,并進行磁選除鐵,將磁選除鐵后的球磨混合物放入壓機中進行擠壓,得壓塊,將壓塊放入煅燒爐中進行煅燒,先以3℃/min升溫至75℃,保溫3h后,升溫至343℃,保溫5h,再以8℃/min升溫至1150℃,煅燒2h,隨爐冷卻至室溫,收集煅燒物,即可得骨質瓷用合成骨粉。實例3先按質量比為1:3,取蠶絲和質量分數為10%磷酸溶液混合均勻,進行加熱,加熱溫度為42℃,再加入蠶絲質量6%的胃蛋白酶,酶解4h,得酶解混合物,使用氫氧化鈉溶液調節酶解混合物pH至,靜置50m...
骨瓷的聲音 骨瓷因為制作配方的原因還有個一個重要的外部特征就是骨瓷相撞的時候發出的聲音,將兩個骨瓷的碗放在平攤的雙手上進行碰撞,注意,骨瓷是高溫燒制的瓷器,堅硬度是非常高的,這樣的碰撞是不會出現破損的,請淘友們放心,你可以稍微的用點力的碰撞,骨瓷碰撞后發出的是和敲鐘一樣清脆 鐺~;的聲音,并且有回音,回音時間較長,而其他瓷種的發出的是暗啞的叮~聲,并且基本沒有回音。 天然骨粉,使用的是食草動物的骨頭,經過蒸煮脫脂風干煅燒研磨等工序后所得。動物骨粉則以牛骨粉為比較好,因為以牛骨粉為原料燒制的骨瓷,骨瓷的色澤更加白,其他的燒制骨瓷顏色偏黃,當然牛骨粉為原料的骨瓷相對透明度和堅硬度更好。 合成骨粉...
常將化學分析結果中的灼燒減量除去,計算為*含氧化物的質量分數。計算方法為:各組分含量=各組分數÷(各組分合計數一灼減數)如大同土的化學組成含灼減和不含灼減如下表所示。依次逐項分別計算。骨瓷坯式的計算由配方組成計算化學組成已知配方計算骨瓷坯體的化學組成可以按照以下步驟進行;①用各骨瓷原料的化學組成乘以所占百分比;②用各骨瓷原料的相應組成相加,并除以扣除灼減后的數值[例3-1]某骨質瓷(骨瓷)坯體配方為:骨粉45%,長石13%,石英11%,高嶺土等31%,各骨瓷原料的化學組成見表3-11,試計算其化學組成。解:把骨瓷坯料組成百分比乘以各原料的化學組成即得骨瓷坯料各氧化物的含量。由化學組成計...
骨質瓷的形成主要依靠氧化硅、氧化鋁和氧化鈣,其中氧化鈣的含量越高,色澤越好。在自然界中,氧化鈣的來源不多,所以選擇動物的骨粉作為氧化鈣的來源。 其制作過程經過到灌漿、模壓制胚、石膏模脫水,以及初燒、上釉燒、貼花紙烤制等工藝,經高溫燒制,成為白度高、透明度高、瓷質細膩的瓷器。骨質瓷在燒制過程中,對它的規整度、潔白度、透明度、熱穩定性等諸項理化指標均要求極高,由此廢品率很高。由于用料考究、制作精細、標準嚴格,所以價值高于其它瓷種。 獨特的燒制過程和骨碳的加入,使瓷土中的雜質被過濾,骨粉質瓷顯得更潔白、細膩、通透、輕巧,極少瑕疵,并且比一般瓷器薄,在視覺上有一種特殊的清潔感,強度高于一般瓷器,是日用...
骨瓷配方設計無鉛熔塊釉的設計目前尚沒有很好的經驗公式作參考。一般參照已有的成熟配方進行改進。除了對骨瓷釉面光澤、硬度、膨脹系數、彈性進行考慮之外,還要充分考慮熔塊的水溶性以及熔制溫度等。一個好的熔塊配方須是高溫易熔的但又是不溶于水的(或微溶的)。熔制溫度過高,將使鉛硼、氟等有效組分揮發散失;水溶性過高,不僅使骨瓷釉漿流動性變差,同時也失去制備的目的。骨瓷熔塊的加工工藝(1)工藝流程具體工藝流程為:骨瓷原料→配制→混合→熔制→水淬/軋制→濾水→包裝(2)骨瓷原料的質量控制骨瓷原料是基礎,原料質量是決定熔塊質量的先決條件。要選擇好的原料用于骨瓷釉料加工生產。對骨瓷原料的質量要求見表4-2。...
反應釜的溫度為110℃,壓力為,在氮氣保護下攪拌反應7h,收集反應釜中的反應混合物;將反應釜中的反應混合物進行蒸餾回收二氯甲烷,再對蒸餾剩余物進行噴霧干燥,進口溫度為95℃,空氣流速為450L/h,收集干燥物;按質量比為8:3:2:1,將干燥物、氧化鈣、磷酸氫鈣和水進行球磨,得球磨混合物,并進行磁選除鐵,將磁選除鐵后的球磨混合物放入壓機中進行擠壓,得壓塊,將壓塊放入煅燒爐中進行煅燒,先以3℃/min升溫至70℃,保溫2h后,升溫至333℃,保溫4h,再以8℃/min升溫至1120℃,煅燒1h,隨爐冷卻至室溫,收集煅燒物,即可得骨質瓷用合成骨粉。實例2先按質量比為1:3,取蠶絲和質量分數...
骨瓷,是陶瓷的一種。因在其黏土中加入30%左右的食草動物骨灰(一般是牛骨粉)而得名,是由18世紀英國發明的。 由于骨灰的加入,骨瓷的硬度與透光度,強度高于一般瓷器,是日用瓷器的兩倍。由于獨特的配方和牛骨粉的加入,使瓷土中的雜質被過濾,骨瓷顯得更潔白、細膩、通透、輕巧,極少瑕疵,并且比一般瓷器薄,在視覺上有一種特殊的清潔感。骨粉的合量越高,黏土的成分就相對降低,在制作過程中就越易燒裂,在成形上需要更高的技術,增加了燒制難度,成品率較低,所以更加珍貴。 骨瓷餐具是以動物的骨炭、粘土、長石和石英為基本原料,經過高溫素燒和低溫釉燒兩次燒制而成的一種瓷器用餐器具。一般包括碗、盤子、湯勺、調羹、燉盅等。骨...
取60~70份酶解液、30~35份二氯甲烷、13~15份聚乳酸、8~11份氯化鈣、3~6份十二烷基磷酸單酯及~,放入反應釜中,反應釜的溫度為110~120℃,壓力為~,在氮氣保護下攪拌反應7~9h,收集反應釜中的反應混合物;將反應釜中的反應混合物進行蒸餾回收二氯甲烷,再對蒸餾剩余物進行噴霧干燥,進口溫度為95℃,空氣流速為450~500L/h,收集干燥物;按質量比為8:3:2:1,將干燥物、氧化鈣、磷酸氫鈣和水進行球磨,得球磨混合物,并進行磁選除鐵,將磁選除鐵后的球磨混合物放入壓機中進行擠壓,得壓塊,將壓塊放入煅燒爐中進行煅燒,先以3℃/min升溫至70~80℃,保溫2~4h后,升溫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