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市,2021年3月31日,“回歸自然 感知生命”2021年南京市生態葬公祭暨無煙陵園授牌儀式在南京雨花臺功德園舉行。江蘇省殯葬協會、南京市殯葬管理處、市屬各公墓表示及生態葬家屬表示200余人,參加了在雨花臺功德園舉行的生態葬公祭儀式。12位逝者家屬將扎有絲...
節地生態安葬方式有哪些?骨灰撒散,將骨灰緩緩撒進大海、大江,用花瓣寄托對親人的哀思,人從自然來,又回歸到自然中去。樹(花)葬、草坪葬,不需要大面積的土地來建造墓碑和墓園,只需要一個寬廣的綠色草坪,將逝者的骨灰埋葬植被下,就能實現樹(花)葬、草坪葬。壁葬,壁葬墻...
按照目前市級和區、縣(市)出臺的節地生態安葬獎補政策,實施江葬、壁葬、格位存放等方式的對象家庭,將獲得2千元至2萬元不等的獎補。草坪臥碑葬,相比傳統的殯葬方式,節地生態葬的經濟成本則很低甚至為零。如江葬為全程無償,此外杭州也有多家陵園推出多種全程無償的生態葬方...
“獨特的儀式感”什么樣?單璐舉了個例子,今年3月30日,“思念互聯·記憶重生”——“融”生態沉浸式追思禮在浙江安賢園舉行,通過數字孿生、人工智能技術、元宇宙等,讓生者和逝者穿越時空“重聚”。通過儀式現場的三面投影,原浙江麻紡織廠退休工人王富榮、林業科學研究員章...
法官表示,上述案件認定侵權并非源于其他家庭成員選擇了海葬這一安葬方式,而是基于行為人阻礙他人祭奠權的行使構成了侵權。雖然我國法律目前對祭奠權并未作出明確規定,但祭奠權是基于傳統習俗而產生的自然人為逝世親屬祭奠的權利。祭奠權正是公民基于與逝者的親屬身份關系,而享...
海葬,海葬是將骨灰撒入大海的一種葬法。骨灰撒海,沖破了傳統的“入土為安”觀念。人從自然中來,又回到自然中去。海葬是繼墓葬以后的又一次重大革新,是人類思想的一大飛躍,是社會文明的一大標志。海葬有利于節約土地、發展經濟,有利于移風易俗,有利于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
本案中,小甲作為于某之子對于于某骨灰安葬方式應享有優先決定權,骨灰安放證由小甲持有更為適宜,于某弟弟應向小甲返還。高某與趙某原系夫妻關系,二人育有一子小亮。1991年,二人離婚,小亮由趙某撫養。田某系高某同母異父之妹妹。高某于2019年9月20日死亡。小亮參與...
閩江入海口,是此行的目的地,也是船上96個家庭然后一次送行親人的終點。這是福州市今年舉行的第二場海葬儀式。64歲的劉雨澤在愛人和兒子的陪伴下走到船舷,隨著舷邊水光逐漸透出深邃的碧色,發動機停止了轟鳴,在聲聲道別中,他親手將父親的骨灰和花瓣一起撒進大海。“這是隨...
現實狀況,從老年人口的喪葬消費需求和公墓單位的現狀來看,有以下幾個方面的現象值得關注:一是老年人對后事要求到墓地安葬的比例偏大。對城市養老院500位老人進行了專項調查,統計顯示,有326位老人希望后事到公墓安葬,117位老人選擇生態葬,21位老人選擇骨灰撒海,...
按照目前市級和區、縣(市)出臺的節地生態安葬獎補政策,實施江葬、壁葬、格位存放等方式的對象家庭,將獲得2千元至2萬元不等的獎補。草坪臥碑葬,相比傳統的殯葬方式,節地生態葬的經濟成本則很低甚至為零。如江葬為全程無償,此外杭州也有多家陵園推出多種全程無償的生態葬方...
“生”與“死”的別樣選擇,他們為何以另一種方式回歸自然?“我父親退休前一直在植樹造林,非常重視環保。生前就一直跟我們科普生態葬能節約土地。這次為父母實行江葬,是完成他們的遺愿。”章先生說出了選擇江葬的原因。早在20多年前,章先生的父親章勝道就為自己的妹妹(章先...
近日,新京報記者從北京市朝陽區人民法院獲悉了多起與生態葬相關的案例,朝陽法院提醒,清明期間,要采取妥當的方式方法進行祭奠,避免引發不必要的法律糾紛。瞞著奶奶將父親骨灰海葬,老人得知后將孫女起訴獲部分賠償。2017年7月31日,張某因病去世。張某的母親李奶奶已經...
2022年,潮州市民政局印發了《潮州市生態安葬獎勵辦法》。生態安葬活動堅持以自愿為原則,潮州市戶籍居民、常住潮州市的外地戶籍居民均可在指定時間和地點,報名參加潮州市民政局組織的生態安葬活動,對于符合條件且不設立專位祭祀的潮州市戶籍居民,每份骨灰可享受1000元...
“網絡云祭掃”“代客祭掃”等也滿足了不同人群的祭掃需求。昨天(4日),全國共有1309個網絡祭掃平臺提供網絡祭掃服務,共為188.28萬人次提供網絡方式祭掃服務。天津市第二殯儀館業務一科負責人薛立霞:市民因各種特殊原因不能現場祭掃的,我們可以提供代祭服務,由專...
不同輩家庭成員合葬操作有難度,昨天,北京市殯葬管理辦公室相關人士表示,目前北京市的情況是,很多都是父母合葬。該人士表示,按照《意見》,如果家庭成員合葬,如子女與父母合葬,因為周期比較長,實際不好操作。該人士舉例說明,比如父母去世很多年后,兒子或者女兒才有可能去...
記者采訪中發現,目前節地生態葬不被更多人接受的原因集中在“生態葬是不愿意花錢,是隨便葬、薄葬,會被人說閑話”。似乎在很多人的認知中,傳統的“入土為安”就是“厚葬”,而生態葬等其他形式都是“薄葬”。對此,殯葬行業從業者、浙江安賢園副總經理單璐認為,“生態葬是隨便...
全國較早推行骨灰還林,政策補貼推動節地生態葬,在節地生態安葬方面,廣州走在全國前列。周韻介紹,早在上世紀八十年代末,廣州較早在國內開展骨灰撒海、骨灰還林服務。到了上個世紀90年代,則在全市推廣骨灰樓(堂),建設農村公益性安放地,目前,全市建有150多處骨灰樓堂...
在正果萬安園中,既有傳統墓地也有生態葬的玫瑰苑就在2022年已經飽和,為滿足市民需求,2023年正果萬安園規劃建設了聚福園節地生態葬示范區。4平米的花壇安葬200位逝者,配套大片廣場方便祭掃,近日,南都記者來到正果萬安園的聚福園看到,一渠清池旁,不少花壇、樹木...
在火葬區,積極推行不占或少占土地的生態化骨灰安葬方式,在人口密集區推行以樓、廊、堂、塔、墻等形式存放骨灰的立體安葬方式。倡導建設單人骨灰安葬或雙人骨灰合葬占地小于國家規定標準的節地型墓位,提倡地面不建墓基、地下不建硬質墓穴,墓碑小型化、微型化,較大限度降低硬化...
吉林大學社會學系博士包立峰認為,中國已步入老齡化社會,如果依然采用傳統的殯葬方式,將會使我們周圍的青山綠水越來越少。從這個意義上說,推廣樹葬等生態葬方式也是造福子孫后代的事情。社會意義,生態殯葬是經濟社會發展和人們生態意識增強的必然結果,我們要用科學的世界觀去...
如何領取獎補?逝者骨灰安葬(放)后,由經辦人持《紹興市節地生態安葬獎勵申請審批表》、經辦人身份證和有效銀行卡原件及復印件、逝者身份證、戶口簿原件及復印件、殯儀機構出具的火化證明原件及復印件、骨灰存放證(墓穴證)原件及復印件、生態葬法現場圖片等相關材料,向逝者生...
不同輩家庭成員合葬操作有難度,昨天,北京市殯葬管理辦公室相關人士表示,目前北京市的情況是,很多都是父母合葬。該人士表示,按照《意見》,如果家庭成員合葬,如子女與父母合葬,因為周期比較長,實際不好操作。該人士舉例說明,比如父母去世很多年后,兒子或者女兒才有可能去...
隨船同行的福州市民政局社會事務和區劃地名處處長裘旦紅告訴記者,今年福州市一共有209位逝者選擇海葬,他們選擇海葬的理由各不相同:有的心憂子女,囑托喪事一切從簡;有的自小離鄉,在生命終點選擇落葉歸根;有的則是一些南下干部,對這片大海有著難以割舍的感情,希望死后能...
壁葬,除了一些人熟知的江葬,節地生態葬還有樹葬、草坪葬、花壇葬、壁葬等。如花壇葬是用花壇代替墓穴,將特制的可降解的骨灰盒放入花壇中,花壇上種植花朵;樹葬則是以認養綠地的辦法,植一些樹木,將親人的骨灰撒在樹下,表示“落葉歸根”;壁葬,是一種將骨灰盒安置于墻壁內閣...
增城區正果萬安園副總經理孫志兵介紹,該園節地生態葬產品占比超50%,在園區主要地帶規劃有超8畝的綠色殯葬示范區,包括草坪葬、花壇葬、樹葬、壁葬等形式,公眾可選擇是否保留骨灰,園區將通過富有儀式感的落葬儀式,傳達對逝者的敬畏和尊重。“以前先人的骨灰是放在殯儀館里...
黨員干部違規土葬查處,《意見》要求,黨員干部要帶頭實行遺體火化,帶頭參與節地生態安葬,帶頭推行喪事簡辦,帶頭文明低碳祭掃,教育和約束直系親屬和身邊工作人員按要求舉辦喪事活動。主動協調有關部門把帶頭推動殯葬革新的要求納入對黨員干部的教育管理之中,積極宣傳典型人物...
樹葬:長青園骨灰林基地(朝陽區)、長安園骨灰林基地(海淀區)、景仰園骨灰林基地(昌平區)。花葬:豐臺區的思親園骨灰林。為深化殯葬革新,推行節地生態葬,即骨灰海葬和通過撒散、深埋等不保留骨灰、不留標識、不單獨留名的草坪葬、樹葬等生態葬式,深圳市民政局日前印發《深...
注意事項:1.以上申請材料缺一不可,遺失的請咨詢相關部門補辦或出示相關同等效力證明。2.中山市殯葬管理中心負責對申請材料進行審核,并將審核結果通知申請人。3.如有資料缺失的,申請人可自收到市殯葬管理中心通知之日起7個工作日內補交材料。逾期未補交材料,或經審核不...
南都記者發現,近年來,越來越多的人用更加開放的心態來看待“身后事”。不修墓穴、不立碑,而將逝者骨灰撒在汪洋大海之中、葬于綠樹紅花之下,生態葬這一新型安葬方式也在悄悄流行,甚至受到年輕人“追捧”。今年28歲的熊女士表示,幾十年后,如果到了離開的時候,希望能選擇生...
北京市民政局正在醞釀骨灰生態葬的獎補辦法,鼓勵市民對逝去親人的骨灰,采取樹葬、壁葬、花葬、海撒、深埋等方式安葬,以解決“死人與活人爭地”的困局,并希望在公眾中樹立新的生死觀。北京海撒、樹葬、壁葬、花葬等生態葬的數量,不足整體安葬方式的10%。市民政局殯葬管理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