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態冰80年代起源于日本,2000年后傳入中國,2008年正式在國內開始商用,截止目前動態冰案例百余個。經歷十幾年的發展和技術迭代,由早期的分體式動態冰系統,走向體積更小功能更全的冰蓄冷整體綜合設備,也由早期的單蓄冷發展為蓄冰蓄熱同槽蓄能系統,更好的適應了用戶...
由于充分利用了夜間低谷電力,不僅使中央空調的運行費用大幅度降低,而且對電網具有明顯的移峰填谷功能,提高了電網運行的經濟性。關鍵技術:(1)過冷卻水穩定生成技術。過冷卻水生成技術是冰漿冷卻及蓄冷技術的主要。過冷卻水是冰漿生成的基礎,只有穩定生成過冷卻水,才可以通...
建議廠家進一步提供冰晶式蓄冷技術風險控制的具體做法與實際項目的運營數據,并建議業主方考察具體項目案例并與物業管理方進行深度交流。動態冰蓄冷空調系統采用制冰機作為制冷設備,保溫水箱作為蓄冰設備,制冷機安裝在儲冰罐的上方,制冷劑作為蒸發器進入多個平行板,循環水泵不...
冰蓄冷技術原理:什么是冰蓄冷技術?冰蓄冷技術是一種新型的空調制冷方式,主要原理是通過利用低峰時段將水轉化為冰,然后在高峰時段利用冰的蓄冷效應來降低空調負荷。具體來說,當氣溫較低時,利用電力將水變成冰,存儲在蓄冰槽中,待氣溫回升時,冰與水進行換熱,使空調制冷機組...
冰蓄冷空調系統設計基礎知識有哪些?1、冰蓄冷技術之所以在空調工程中受到重視和應用,是因為它是一種平衡電網用電負荷,緩解高峰用電緊張和降低運行費用有效方法之一。2、冰蓄冷空調一次性投資較高,應通過技術經濟比較確定,一般認為:當地高峰電價為低谷電價的3倍以上,利用...
均衡負荷式:均衡負荷式是指在部分蓄冷系統中,制冷機組在設計日24小時內基本上滿負荷運行;在夜間滿載蓄冷,白天當制冷機組產冷量大于空調冷負荷時,將滿足冷負荷所剩余的冷量(用冰的形式)蓄存起來;當空調冷負荷大于制冷機組的制冷量時,不足的部分由蓄冷設備(融冰)來完成...
動態冰80年代起源于日本,2000年后傳入中國,2008年正式在國內開始商用,截止目前動態冰案例百余個。經歷十幾年的發展和技術迭代,由早期的分體式動態冰系統,走向體積更小功能更全的冰蓄冷整體綜合設備,也由早期的單蓄冷發展為蓄冰蓄熱同槽蓄能系統,更好的適應了用戶...
商場中間空調用來調節商場一年四季的溫、濕度和補充新鮮空氣,提高購物環境的舒適性其特點如下:1、商場內人員密度高(一般每天客流量峰值經常出現在上午10~11時,下午13~16時,顧客也較集中),尤其在節假日,新風處理量大,因而商場空調夏季制冷負荷大,冬季供暖負荷...
冰蓄冷空調系統具有以下主要特點:(1)利用低谷段電力,具有平衡峰谷用電負荷, 緩解電力供應緊張;(2)冰水主機的容量減少, 節省增容費用;(3)總用電設施容量減少, 可減少基本電費支出;(4)利用低谷段電價的優惠可減少運行電費;(5)冰水溫可低至1~4℃,減少...
冰漿蓄冷與盤管蓄冰相比的優點:維護簡單:a、制冰與融冰分離。冰漿系統的主要部件是可拆式板換,不會出現致命故障,出現故障后易檢修,每年只需定期保養即可。而盤管蓄冰、融冰全都需要經過盤管,而且盤管全部放置在1000立方的蓄冷罐中,一旦出現乙二醇泄漏,幾乎無法修復,...
中國也加大對蓄能技術的推廣力度,國家計委和經貿委特下達《節約用電管理辦法》,要求各單位推廣蓄能技術,并逐步加大峰谷電差價。全國采用蓄能技術的空調系統大幅度增加,2001年10月舉辦APEC會議的10萬㎡上海科技城,浙江大學紫金港新校區13萬㎡,廣州大學城500...
系統效果對比與經濟性分析:節能效果:冰蓄冷系統和水蓄冷系統均能實現節能效果,但冰蓄冷系統因蓄冷密度高、制冷溫度低且穩定,在相同條件下節能效果更為明顯。經濟效益:在峰谷電價差較大的地區,冰蓄冷系統的經濟效益尤為突出,能夠大幅度節省電費開支。相比之下,水蓄冷系統雖...
隨著分時電價政策的實施和節能需求的日益增長,空調蓄冷已成為社會發展的必然趨勢。目前,除了西藏等少數地區外,我國已普遍實施分時電價政策。以上海為例,其峰谷電價差異明顯,高峰、平段和低谷的電價分別為017元/kwh、646元/kwh和222元/kwh。在電力低谷時...
冰蓄冷的工作原理:冰蓄冷系統組成:冰蓄冷系統主要由制冰機組、蓄冰池、水泵、冷卻塔和冷水泵等組成。其中制冰機組是主要部件,負責將水冷凝成冰;蓄冰池則是儲存冰的容器,以備隨時使用;水泵、冷卻塔和冷水泵則負責將循環水送至制冰機組進行制冰和蓄冰。制冰和蓄冰過程:制冰過...
需要指出的是,這種刮刀擾動式動態制冰技術中的刮刀所起的作用是及時清理換熱壁面附近的過冷水,而非像一些傳統制冰機那樣用于刮除已經生長在換熱壁面上的冰層。因此這種制冰方式也避免了因冰層熱阻引起的傳熱惡化,而且還因為刮刀葉片的強烈擾動而大幅強化了對流換熱效果。刮刀擾...
制冷系統 COP 高、能耗降低。其制冷蒸發溫度可以繼續保持在-5℃~-8℃之間而且在整個蓄冰過程中保持穩定不下降。相對于冰球、盤管式冰蓄冷中-10℃以下的蒸發溫度(而且隨著蓄冰量的增加逐漸下降)可以顯著提高系統COP。融冰速度快、負荷響應靈敏。由于動態冰蓄冷制...
冰漿蓄冷系統現已被用于空調系統中,夜間低谷時蓄冷,白天高峰時供冷,冰漿蓄冷空調系統的容量一般只有高峰冷負荷的20%-50%,使其整個系統小巧、緊湊。由于冰漿蓄冷空調系統具有低溫送風特性,使得整個空調系統的風管、水管尺寸減小,冷量輸送的功耗也大為降低,運行成本減...
冰漿的其他潛在應用,冰漿溶液除了用于舒適性空調、工業生產過程、食品處理與保存外,還可用于以下方面:1用于管道和換熱器清洗,傳統的清理管道和換熱器污垢臟物的方法常采用機械方法,但對于形狀復雜的換熱器,該方法很難完成去污。采用10%的冰漿溶液能夠完成復雜幾何形狀管...
應用場景與優勢:冰蓄冷系統特別適用于需要短時間內大量冷量且溫度要求較低的場所,如商業建筑、辦公樓、廠房、醫院、學校等。在這些場所,特別是在峰谷電價差較大的地區,冰蓄冷系統能夠明顯減少白天電力高峰時段的空調用電負荷,平衡電網負荷,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同時,由于制冷...
一般情況,蓄冷設備優先式運行策略要求蓄冷系統應預測出當日24小時空調負荷分布圖,并確定出當日制冷機組在供冷過程中*小供冷量控制分布圖,以保證蓄冷設備隨時有足夠釋冷量配合制冷機組滿足空調負荷的要求。負荷控制式(限制負荷式):負荷控制式就是在電力負荷不足的時段,對...
動態冰蓄冷具有以下技術特點:1. 制冰 常規盤管蓄冰在蓄冰四個小時后,由于冰阻的影響,效率降低為空調工況的45%,后一小時只有不到30%。所以冰漿蓄冰總體效率比盤管高15%以上,主機選型可以更小 ;2. 冰漿機組為不銹鋼非運動部件,設備使用壽命30年以上、維護...
動態冰80年代起源于日本,2000年后傳入中國,2008年正式在國內開始商用,截止目前動態冰案例百余個。經歷十幾年的發展和技術迭代,由早期的分體式動態冰系統,走向體積更小功能更全的冰蓄冷整體綜合設備,也由早期的單蓄冷發展為蓄冰蓄熱同槽蓄能系統,更好的適應了用戶...
冰蓄冷空調是在常規水冷冷水機組系統的基礎上減小制冷主機容量、增加蓄冰裝置,利用夜間低谷低價電力時段將冷量通過冰的形式儲存起來,白天需要供冷時釋放出來。該技術在20世紀30年代開始應用于美國,在70年代能源危機中得到發達國家的大力發展。從美國、日本、韓國、中國臺...
冰蓄冷作為新世紀的重要節能手段發展方向之一,是造福人類并具有廣闊的發展前景的新技術,有著良好的社會效應和經濟效益,在世界能源和環保日益重要的這里,冰蓄冷將作為我國電力移峰填谷,提高電網用電負荷率,改善電力投資綜合效益和減少CO2、硫化物排放量來保護環境的重要手...
動態冰蓄冷空調節能系統,冰蓄冷空調概念,冰蓄冷空調即是在夜間電網谷荷(用電低谷)時段開啟制冷主機,以制冰形式儲存冷量,在白天電網峰荷(用電高峰)時段融冰放冷以滿足建筑物空調(或生產工藝)的需要。動態冰蓄冷空調節能系統,工作原理:動態蓄冰系統由壓縮機、冷凝器、蒸...
目前市場蓄冰形式介紹,冰蓄冷系統應用的原理是:通過增設蓄冰裝置,對具有峰谷電價的城市(一般白天電價高,晚上電價低)夏季利用晚上的低谷電進行蓄冷,并在白天高峰電價時將儲存的冷量釋放出來,從而為項目節省電費。蓄冰系統的系統組成基本相同,主機、冷卻塔、輸送設備、蓄冰...
冰漿是由微小的冰晶和溶液組成,而溶液通常是由水和冰點調節劑(如乙二醇、乙醇或氯化鈉等)構成。由于冰晶的融解潛熱大,使得冰漿具有較高的蓄冷密度;同時由于冰晶具有較大的傳熱面積,使其具有較快的供冷速率和較好的溫度調解特性。它不象傳統的盤管式(內融冰、外融冰)和封裝...
隨著動態冰蓄冷技術在我國的成功技術開發,將推動動態冰蓄冷技術在我國的推廣利用,進而對我國的電力負荷移峰填谷產生深遠影響。動態冰蓄冷技術是指用制冷劑直接與水進行熱交換,使水結成絮狀冰晶;同時,生成和溶化過程不需二次熱交換,由此較大程度上提高了空調的能效。冰漿的孔...
蓄冷的分類:蓄冷分水蓄冷、動態冰蓄冷以及靜態冰蓄冷。頭一代靜態冰蓄冷系統為上世紀八十年代技術,主要有盤管式或冰球式,有投資高、效率低、控制復雜、能耗高且放冷速度慢等缺點,屬于已經被蓄冷行業淘汰技術,第二代靜態冰蓄冷技術,主要為片冰式,效率較低且對安裝空間要求嚴...
冰漿蓄冷在中央空調領域的應用,中央空調蓄冷充分利用峰谷電價,夜間制冰蓄冷、白天融冰放冷,為各種中央空調和產業制冷系統提供冷量,為用戶節約運行費用的同時,實現電力負荷移峰填谷。一般情況下,在用戶現有中央空調系統基礎上,增加一套冰漿機組和相應的蓄冷/放冷設備,即可...